金融抑制与深化逻辑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定位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融抑制与深化逻辑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定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与发展蕴含着“金融深化-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循环影响的深层逻辑。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是金融深化的一种表象,对于打破金融抑制有着积极的影响。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变革,小额贷款公司成为我国民间金融活动正规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其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间金融的阳光化,可以疏导民间资本流动,抑制民间高利贷行为,引导民间资本投向资金缺口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同时,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对缓解中小企业、三农群体、个体工商户以及城市低收入者的融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高了金融体系配置资金的效率,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金融深化初级阶段的产物,小额贷款公司又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抑制的反作用。如市场定位不清晰、准入门槛高、监管主体不明确、转制村镇银行受限等问题,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效用的发挥埋下了隐患。尤其是法规、监管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制度性因素对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银行体系的限制,是促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失位”的重要原因,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作用的发挥以及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在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过渡阶段所特有的矛盾与冲突的现实背景下,对小额贷款公司再定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合理的市场定位入手,对于公益性小贷与非公益性小贷进行区别对待,在维持前者经营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非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逐级“转板”的金融顶层制度设计,可以实现金融普惠与盈利的相互融合。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并在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认真考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建议,进而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指明总体方向。本文共分6章。第1章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研究的理论背景,主要包括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功能金融理论,最后对理论做总结,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小额贷款公司起源与国际比较。在上一章确立了理论背景基础上,本章从起源、定位和现状角度介绍小额贷款公司概况,然后比较国外小额贷款公司并总结经验启示。第4章金融抑制中小额贷款公司的“功能错位”。首先介绍金融抑制及其现实表现,然后从功能错位、监管错位角度分析小额贷款公司错位表象,最后分析小额贷款公司错位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并做总结。第5章金融深化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再定位。先介绍金融深化过程中国内金融体系的新变化,再介绍金融深化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定位的多重选择,最后对重新定位小额贷款公司提出政策建议。第6章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总结全文,提出未来展望。本文主要的创新有三点: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论文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为背景,以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为研究对象,以金融功能观为研究视角,有别于以往其他小额贷款公司定位方面的论文。第二,在研究逻辑方面,论文遵循“金融深化-金融抑制-金融深化”螺旋递进的深层逻辑。以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金融深化的表象,并以此为起点,研究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与发展中金融抑制的表现,最后提出在金融深化中为小额贷款公司再定位。第三,在研究结论方面,把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为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体系的前哨站和桥头堡,并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的逐级“转板”金融制度设计来实现,以求金融普惠与金融资源配置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 金融深化 功能金融理论 转板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7
- 1.2.1 关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方面13-15
- 1.2.2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及其定位方面15-16
- 1.2.3 关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小额贷款公司关系方面16
- 1.2.4 简要评价16-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方法17
- 1.4 创新点与不足17-19
- 第2章 理论基础19-24
- 2.1 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19-21
- 2.2 机构与功能理论21-22
- 2.3 本章小结22-24
- 第3章 小额贷款公司起源与国际比较24-33
- 3.1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概况24-28
- 3.1.1 小额贷款公司起源与定位24-26
- 3.1.2 小额贷款公司现状26-28
- 3.2 国际比较与启示28-32
- 3.2.1 福利主义模式28-29
- 3.2.2 制度主义模式29-30
- 3.2.3 市场主义运作模式30
- 3.2.4 启示30-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金融抑制中小额贷款公司的“功能错位”—以山东省为例33-40
- 4.1 金融抑制与现实表现33-35
- 4.2 小额贷款公司的功能错位:山东案例35-37
- 4.2.1 服务对象转移35-36
- 4.2.2 服务范围收窄36-37
- 4.2.3 转型意愿强烈37
- 4.3 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错位37-38
- 4.4 错位与金融资源浪费38-39
- 4.5 本章小结39-40
- 第5章 金融深化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再定位40-52
- 5.1 金融深化过程中国内金融体系的新变化40-46
- 5.1.1 金融制度变化40-42
- 5.1.2 金融结构变化42-43
- 5.1.3 金融规模变化43-44
- 5.1.4 融资模式变化44-46
- 5.2 小额贷款公司再定位的多重选择46-48
- 5.2.1 公益性小额贷款组织46
- 5.2.2 专业放贷机构46-47
- 5.2.3 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47-48
- 5.2.4 民营银行48
- 5.3 小额贷款公司再定位的政策建议48-51
- 5.3.1 予以精准定位48-49
- 5.3.2 建立转板制度49-50
- 5.3.3 实施分类监管50-51
- 5.4 本章小结51-52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52-53
- 6.1 研究结论52
- 6.2 未来展望52-53
- 主要参考文献53-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经良;运用小额信贷拓宽就业渠道——对柳州市小额信贷扶持下岗女工再就业试点工作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3年S1期
2 乔瑜华,韩更章;我国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J];理论导刊;2005年11期
3 胡战,勇谢,华模,丁朝志;浅谈小额贷款运作与信用社区建设的[J];武汉金融;2005年11期
4 俞小平;聂影;;福建省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问题探讨[J];林业经济;2007年11期
5 林丽琼;;小额信贷:近期文献述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杨威;;浅析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7 张浩;;以广元试点为例探索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J];消费导刊;2007年08期
8 李贤;;小额信贷的创新性特征对改进传统金融产品的启示[J];技术与市场;2007年10期
9 何晓玲;;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商业时代;2007年35期
10 穆林;;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在中国的实践及其启示[J];西部金融;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芳;于树胜;;小额信贷与金融创新问题探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2 王敏;;对陕西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典型调查[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3 程恩江;Abdullahi D.Ahmed;;信贷需求:小额信贷覆盖率的决定因素之一——来自中国北方四县调查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4 陈肯界;张少辉;;基于小额贷款效率视角下小额信贷促进农户增收的非线性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刘云昭;杨金柱;吴兴勇;庆建奎;陈建昌;;中国特色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潍坊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案例[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6 戴亮;漆明春;;贵州省农信社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与防范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苏彤;卢颖;;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业的模式选择[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朱建芳;;普惠金融体系下小额信贷绩效内涵及其评价的理论模型构建[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青年基金获得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汪锋;;开发性金融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模式研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文硕;;小额贷款公司“银行化”的法律思考[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武锐;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聂振平;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3 姜美善;小额信贷:影响、持续性和推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宁兰;基于小额保险的小额信贷风险防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梁巧慧;股东构成与小额贷款公司多重目标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6 鲍岱钦;中国林业发展的小额贷款支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冯希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执行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唐文萍;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甘肃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吴循;小额信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刘苇;小额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刘俊;小额信贷引入小额保险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朱新玲;金融性财务公司小额贷款监管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治鑫;小额诉讼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7 魏春华;深圳市小额信贷创新发展及规范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8 黄芸芸;小额旅游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胡雨斌;关于改善小额贷款行业经营状况的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5年
10 范周隆;小额贷款公司非现场监管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金融抑制与深化逻辑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定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4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