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12:48
稳定的金融市场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它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流动性。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其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走向都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增速减缓,与此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步完成,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强度也不断上升,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净息差水平持续走低的问题。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等于银行净利息收入与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根据净息差的高低可以判断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其也是判别我国金融环境状况的重要依据。以往的研究表明,不论是商业银行的内部个体因素,还是外部的行业和宏观经济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而且每个国家各个时期的经济环境有所不同,其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当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时,有必要结合我国银行个体经营指标、银行业整体状况和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来对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净息差研究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因素进行...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占比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图 1-1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占比数据来源:wind 数据库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相对于我国,即其对于利息收入的依赖性较低,如图 1-2 所示,但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后,美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净息差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如表 1-1 所国的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还要高。
会对净息差造成影响,当前,我国银行业净息差的现状主要有两大特点:(一)净息差整体水平有所下滑从图3-1中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一直维持在2.5%到 2.8%之间,虽与美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相比略低,但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从 2016 年开始,我国银行业整体净息差出现了大幅下滑。根据我国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分析,银行净息差趋势性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银行业竞争加剧。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虽然一直在稳步推进,但从 2012 年开始,开启了改革的加速阶段。在贷款利率方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净息差对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J]. 刘晓瑞,郑其敏. 海南金融. 2018(12)
[2]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研究——与美国银行业的比较分析[J]. 陈卫东,张兴荣,熊启跃. 金融监管研究. 2018(01)
[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J]. 单增建.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7(12)
[4]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探究[J]. 孟志芳,罗琳. 新金融. 2017(08)
[5]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分析——基于2011—2015年中国银行业面板数据[J]. 管征,赵永清.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7(05)
[6]新形势下银行做好息差管理的三重境界[J]. 仇高擎. 金融经济. 2017(07)
[7]“负利率”与大型银行的净息差管理策略[J]. 熊启跃,王书朦. 金融监管研究. 2017(02)
[8]上市银行净息差分化的深层原因及启示[J].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连平,周昆平,仇高擎,武雯,鄂永健. 中国银行业. 2017(01)
[9]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基于中国银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2006-2015)[J]. 郑志丹,项慧玲. 南方金融. 2016(08)
[10]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利差缩窄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 彭建刚,王舒军,关天宇. 金融研究. 2016(07)
硕士论文
[1]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沈净.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分析及压力测试[D]. 王雪飞.东北财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1634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占比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图 1-1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占比数据来源:wind 数据库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相对于我国,即其对于利息收入的依赖性较低,如图 1-2 所示,但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后,美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净息差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如表 1-1 所国的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还要高。
会对净息差造成影响,当前,我国银行业净息差的现状主要有两大特点:(一)净息差整体水平有所下滑从图3-1中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一直维持在2.5%到 2.8%之间,虽与美国银行业净息差水平相比略低,但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从 2016 年开始,我国银行业整体净息差出现了大幅下滑。根据我国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分析,银行净息差趋势性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银行业竞争加剧。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虽然一直在稳步推进,但从 2012 年开始,开启了改革的加速阶段。在贷款利率方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净息差对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J]. 刘晓瑞,郑其敏. 海南金融. 2018(12)
[2]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研究——与美国银行业的比较分析[J]. 陈卫东,张兴荣,熊启跃. 金融监管研究. 2018(01)
[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J]. 单增建.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7(12)
[4]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探究[J]. 孟志芳,罗琳. 新金融. 2017(08)
[5]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分析——基于2011—2015年中国银行业面板数据[J]. 管征,赵永清.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7(05)
[6]新形势下银行做好息差管理的三重境界[J]. 仇高擎. 金融经济. 2017(07)
[7]“负利率”与大型银行的净息差管理策略[J]. 熊启跃,王书朦. 金融监管研究. 2017(02)
[8]上市银行净息差分化的深层原因及启示[J].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连平,周昆平,仇高擎,武雯,鄂永健. 中国银行业. 2017(01)
[9]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基于中国银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2006-2015)[J]. 郑志丹,项慧玲. 南方金融. 2016(08)
[10]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利差缩窄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 彭建刚,王舒军,关天宇. 金融研究. 2016(07)
硕士论文
[1]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沈净.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因素分析及压力测试[D]. 王雪飞.东北财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1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46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