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加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15:26
  中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发展,中国财富仍然不断增长。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它以向高净值人士提供综合财富管理为目标。“互联网+”时代给传统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因此,根据我国市场的现状,开辟出一条“互联网+私人银行”的新道路就变得十分迫切。国外私人银行的发展历史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传统的私人银行正由金钱管理模式向着全民化的财富综合管理模式进行转变。我国私人银行的供求双方的失衡使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陷入困境,但是“互联网+”技术却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下,“互联网+”与私人银行的融合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产品需求金字塔,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在组织模式、盈利模式、战略模式等三个层面提供全新发展模式,以此达到我国“互联网+私人银行”模式下的供需平衡。而影响私人银行发展的因素分析也为“互联网+私人银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高净值人士增长
        1.2.2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困境
        1.2.3 互联网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影响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互联网+私人银行”内涵及发展趋势
    2.1 私人银行的内涵
    2.2 私人银行的特点
        2.2.1 客户群体单一
        2.2.2 定制化产品及服务
        2.2.3 非金融增值产品
    2.3 国外私人银行发展历史
    2.4 我国私人银行发展趋势
        2.4.1 产品服务的多样化和差异化
        2.4.2 全权委托模式
        2.4.3 与互联网的融合
第3章 “互联网+私人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马斯洛需求层次下的“互联网+私人银行”
    3.2 “互联网+私人银行”市场供给分析
        3.2.1 私人银行市场供给状况
        3.2.2 供给方产品和服务特点
        3.2.3 供给方盈利模式
        3.2.4 供给方市场渗透程度
    3.3 “互联网+私人银行”市场需求分析
        3.3.1 需求方市场规模
        3.3.2 高净值人士需求
        3.3.3 新富人群特点
        3.3.4 中低收入人群潜在需求
    3.4 “互联网+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技术支持
        3.4.1 虚拟网络平台
        3.4.2 大数据
        3.4.3 云计算
        3.4.4 DLT(分布式账簿技术)
        3.4.5 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私人银行”的逻辑关系
第4章 影响“互联网+私人银行”发展的因素分析
    4.1 影响私人银行发展模式的因素
    4.2 样本选取及变量设计
    4.3 模型设定与统计性描述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5章 “互联网+私人银行”阶段性发展模式分析
    5.1 “互联网+私人银行”阶段性发展模式综述
    5.2 第一阶段模式分析:组织模式分析
        5.2.1 职能型模式和综合事业部模式分析
        5.2.2 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模式分析
    5.3 第二阶段模式分析:盈利模式分析
        5.3.1 手续费模式和管理费模式
        5.3.2 免费增值模式
        5.3.3 双方收费市场模式
    5.4 第三阶段模式分析:战略模式分析
        5.4.1 全民化战略的形成基础
        5.4.2 广告经济战略模式
        5.4.3 互联网市场细分战略模式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互联网+私人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6.2.1 制定私人银行客户财产保护制度
        6.2.2 完善个人税收制度
        6.2.3 建立混业经营制度
        6.2.4 加强互联网金融合规管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资私人银行产品线存在很大短板[J]. 秦丽萍.  中国外资. 2016(21)
[2]影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因素的实证研究[J]. 周毓萍,杨开凤.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6(06)
[3]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新业态[J]. 吴炜.  福建金融. 2016(05)
[4]杰里米·里夫金谈第三次工业革命[J]. 谢云.  国际融资. 2016(05)
[5]免费体验的功能与价值:基于价值理论范式分析[J]. 孙端,杨自辉,张世兵.  管理学刊. 2015(06)
[6]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基于在线个人借贷市场的实证分析[J]. 邱甲贤,聂富强,童牧,胡根华.  管理科学学报. 2016(01)
[7]互联网是私人银行发展的机遇[J]. 薛瑞锋.  银行家. 2015(09)
[8]网络经济下免费的盈利模式分析[J]. 王进.  知识经济. 2015(18)
[9]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盈利模式分析[J]. 洪心欣,闫文晶.  金融发展研究. 2015(05)
[10]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难题及化解[J]. 巴曙松,徐小乐.  中国外汇. 2014(20)

博士论文
[1]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D]. 陈应龙.武汉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平安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 徐秋玮.广西大学 2015
[2]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 余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3]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 赵琨.云南财经大学 2013
[4]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 赵殊一.吉林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32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532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