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币发行国际债券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对人民币国际化和货币回流机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1-09 11:50
本文从国际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借鉴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本国居民以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跨国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惯性效应和网络效应对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债券币种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危机前后币值对外稳定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尽管惯性效应、网络效应以及币值稳定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显著性依次递减,但控制金融结构后各变量的结果仍较为显著且稳健。由此表明发展中国家并不必然受到货币错配"原罪"的困扰。目前,过于依赖贸易结算和离岸中心的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制约了人民币价值储藏职能的发挥。应大力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以丰富人民币回流机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文章来源】:金融评论. 2017,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概况
三、指标数据与计量结果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二) 计量结果
四、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稳健性检验
(一)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 稳健性检验: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作为币值稳定性代理变量
(三) 稳健性检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类回归
(四) 惯性效应的内生性:广义矩估计 (GMM)
五、结论性评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入SDR后的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基于货币功能和储备货币供求的视角[J]. 陆磊,李宏瑾. 国际经济评论. 2016(03)
[2]离岸市场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J]. 丁一兵. 东北亚论坛. 2016(01)
[3]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互动[J]. 乔依德,李蕊,葛佳飞.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2)
[4]人民币国际化:“贸易结算+离岸市场”,还是“资本输出+跨国企业”?——以日元国际化的教训为例[J]. 殷剑峰. 国际经济评论. 2011(04)
本文编号:3578662
【文章来源】:金融评论. 2017,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概况
三、指标数据与计量结果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二) 计量结果
四、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稳健性检验
(一)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 稳健性检验: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作为币值稳定性代理变量
(三) 稳健性检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类回归
(四) 惯性效应的内生性:广义矩估计 (GMM)
五、结论性评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入SDR后的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基于货币功能和储备货币供求的视角[J]. 陆磊,李宏瑾. 国际经济评论. 2016(03)
[2]离岸市场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J]. 丁一兵. 东北亚论坛. 2016(01)
[3]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互动[J]. 乔依德,李蕊,葛佳飞.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2)
[4]人民币国际化:“贸易结算+离岸市场”,还是“资本输出+跨国企业”?——以日元国际化的教训为例[J]. 殷剑峰. 国际经济评论. 2011(04)
本文编号:3578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57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