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已经成为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同时世界经济的波动也影响着国内经济的发展。2008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改变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如何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成为了国内经济更上一层楼的台阶。作为国内经济主要组成力量的银行业更需要将风险管理纳入核心竞争力的范畴。要努力提升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就要努力提升贷后管理水平。因此研究分析银行业的贷后管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商业银行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信贷风险管理的压力更多地体现在贷后管理环节。目前,我国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关注于如何增加存款和拓展贷款市场。对于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做的很严格,贷款获得审批后将贷款发放下去就不再给予重点关注。而实际上对于贷款客户动向的监管和跟踪,以及贷款回收仍然是同等重要甚至是更加重要的流程。现行的重贷轻管现象大行其道说明我们的银行业管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线缺失了贷后管理和信贷资产质量,是事关生死存亡的生命工程。这也是为什么当前银行业有大笔贷款无法收回,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对贷后管理的相关理论,认为贷后管理是影响银行业信贷业务的重要因素,并以农行C分行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行在公司业务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造成问题结果的重要诱因,并积极探讨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方案,这不仅对农行C分行提高贷后管理工作认识并认真履行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希望给国内银行业开展贷后管理工作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贷后管理 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 预警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5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1-13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3-15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7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第2章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17-22
- 2.1 银行贷后管理的概念与内容17-19
- 2.1.1 贷后管理的概念17-18
- 2.1.2 贷后管理的内容18-19
- 2.2 银行贷后管理理论分析19-22
- 2.2.1 信贷风险信息不对称理论19
- 2.2.2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19-21
- 2.2.3 银行内部控制理论21-22
- 第3章 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现状分析22-35
- 3.1 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现状22-26
- 3.1.1 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经营现状22-24
- 3.1.2 贷后管理在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4
- 3.1.3 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内容及要点24-26
- 3.2 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制度26-35
- 3.2.1 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实施标准31-32
- 3.2.2 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操作规程32-33
- 3.2.3 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考评体系33-35
- 第4章 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35-39
- 4.1 重贷轻管现象严重35
- 4.2 贷后管理制度不明晰35
- 4.3 贷后管理风险预警信号有待完善35-37
- 4.4 贷后管理人员考评制度不完善37-38
- 4.4.1 贷后管理的激励制度不够健全37
- 4.4.2 贷后管理问责弱化37-38
- 4.5 授信占比结构不合理增加了贷后管理的难度38
- 4.6 银企信息不对称38-39
- 第5章 完善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对策39-50
- 5.1 转变贷后管理理念39-41
- 5.1.1 贷后管理始于客户营销阶段39
- 5.1.2 认识贷后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风险管理过程39-40
- 5.1.3 加强对公信贷从业人员的贷后管理业务水平40-41
- 5.2 加强贷后管理制度的建设41-44
- 5.2.1 加强对公信贷业务的贷后检查力度41-42
- 5.2.2 建立扁平化流程图模型,完善重大事项反馈制度42-43
- 5.2.3 加强贷后管理信息化建设,拓宽银企沟通渠道43-44
- 5.3 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完善贷后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44-46
- 5.3.1 授信客户信用风险检查44
- 5.3.2 信用风险信号识别44-46
- 5.4 完善贷后管理考评制度,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46-47
- 5.4.1 考评制度46
- 5.4.2 激励与问责制度46-47
- 5.5 优化授信结构、分级管理授信客户47-48
- 5.5.1 科学分配授信占比,将贷后风险关口前移至贷前47
- 5.5.2 分类认定授信客户,实施一户一策47-48
- 5.6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48-50
- 5.6.1 利用征信系统,了解信用记录48
- 5.6.2 收集公共信息,了解状况48
- 5.6.3 同业互通信息,畅通信息渠道48-50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50-53
- 6.1 结论50-52
- 6.2 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美华,杨兆刚;自律,他律与对公存款[J];中国城市金融;2001年01期
2 张萍;对公存款工作“六字”诀[J];中国城市金融;2004年08期
3 陈增熙;;扁平化后县支行拓展对公存款的难点与对策[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4 ;农行恩施分行对公存款实现突破性增长[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2年08期
5 张胜显;狠下功夫 以优取胜——区分行营业部抓好对公存款工作的经验介绍[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9年11期
6 郑升;对公存款机制探索[J];福建金融;1991年08期
7 王鳌;对公存款应实行科学管理[J];中国城市金融;1991年04期
8 滕晓波;;浅析影响对公存款的若干因素[J];浙江金融;1991年10期
9 刘太平;;建立对公存款机制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2年07期
10 王丽萍;论对公存款的适度问题[J];中国城市金融;199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月章;祝世东;;实施“五项工程”大力组织对公存款[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贾广惠;;论传媒消费主义对公共性的瓦解[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今又;农行邯郸分行精心做大对公存款[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 王潇 雷宏;黔西南分行多举措促对公存款增量提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3 建明;丰富网点对公功能要有的放矢[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4 曾韵佼;银行对公理财提速[N];经济日报;2013年
5 ;对公存款缘何同比少增[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6 记者 白林 通讯员 王庆利;东光支行吸 收低成本对公存款[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7 周美玲;黑龙江嫩江支行对公存款增2130万[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8 驻站记者 史亚东;喀旗工商行两项对公存款增加额双双突破亿元大关[N];赤峰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孙翠双;工行唐山分行对公存款创历史新高[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10 谢风华;不宜推广小额对公账户收费[N];证券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顺;农业银行J市直属支行对公信贷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王芳;佛山农商银行对公客户忠诚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孙倩倩;中国M银行对公放款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刘庆;平舆县信用社对公客户信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周伊;A银行昆明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后管理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6 胡永明;中国银行Y分行对公客户经理激励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7 郭远坤;A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于德龙;兴业银行吉林市分行对公客户开发与管理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9 李治龙;农行C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马辰骅;JT银行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62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56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