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互联网时代中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9:41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零售业务 发展策略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由于银行零售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能够在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的同时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全球范围内,商业银行都集中发展银行零售业务。目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零售业务的利润比例高达50%。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使用,逐渐出现金融企业和互联网相互结合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而迅速发展起来,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模式、在线融资平台模式以及MMF资产管理模式这三种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主要借助互联网的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分析优势、操作便捷优势、并且确立了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对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需要改变经营战略与经营模式。因此,研究互联网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就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方向以及趋势进行系统研究下,对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本文共6个章节:第1章是前言;第2章主要是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理论以及金融服务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整理,以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第3章主要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章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环境;第5章梳理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国外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经验,并阐述了各国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第6章着重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零售业务 发展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前言10-17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5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15-17
  • 1.4.1 技术路线15
  • 1.4.2 主要创新之处15-17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7-25
  • 2.1 相关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理论17-18
  • 2.1.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内涵17
  • 2.1.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特征17-18
  • 2.2 相关金融服务理论18-24
  • 2.2.1 金融中介理论18-19
  • 2.2.2 网络消费者行为理论19-20
  • 2.2.3 服务质量管理理论20-21
  • 2.2.4 顾客满意度理论21-22
  • 2.2.5 顾客忠诚度理论22-23
  • 2.2.6 企业战略及营销策略理论23-24
  • 2.3 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24-25
  • 第3章 互联网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25-46
  • 3.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25-31
  • 3.1.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25
  • 3.1.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25-29
  • 3.1.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29-31
  • 3.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31-39
  • 3.2.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影响的定性分析31-33
  • 3.2.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影响的实证分析33-39
  • 3.3 互联网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39-43
  • 3.3.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负债业务发展现状39
  • 3.3.2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资产业务发展现状39-41
  • 3.3.3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中间业务发展现状41-43
  • 3.4 互联网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43-46
  • 3.4.1 经营理念落后43
  • 3.4.2 在线业务种类单一43-44
  • 3.4.3 在线客户关系管理落后44-45
  • 3.4.4 缺乏系统的在线渠道建设45-46
  • 第4章 互联网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46-53
  • 4.1 优势分析46-48
  • 4.1.1 商业银行的风控机制更加严密46
  • 4.1.2 商业银行的信用体系更为合理成熟46
  • 4.1.3 商业银行具有更加先进的专业技术46-47
  • 4.1.4 商业银行拥有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47
  • 4.1.5 商业银行拥有广泛的线下渠道47-48
  • 4.2 劣势分析48-49
  • 4.2.1 忽视了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营销策略48
  • 4.2.2 市场响应速度相对迟缓48
  • 4.2.3 信息整合能力不够深入48-49
  • 4.3 机遇分析49-51
  • 4.3.1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具有发展空间49
  • 4.3.2 商业银行线上业务客户资源方面具有拓展空间49-50
  • 4.3.3 商业银行在线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具有发展空间50-51
  • 4.4 威胁分析51-53
  • 4.4.1 支付脱媒51
  • 4.4.2 融资脱媒51
  • 4.4.3 中间业务脱媒51
  • 4.4.4 信息脱媒51-52
  • 4.4.5 客户脱媒52-53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时代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经验借鉴53-57
  • 5.1 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经验53-55
  • 5.1.1 美国商业银行近期较畅销的零售新产品53-54
  • 5.1.2 其他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新特点54-55
  • 5.2 国外发展经验对本文研究的启示55-57
  • 第6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策略57-71
  • 6.1 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市场定位57-59
  • 6.1.1 市场细分57-58
  • 6.1.2 市场定位58-59
  • 6.2 互联网时代中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营销策略59-71
  • 6.2.1 产品策略59-63
  • 6.2.2 服务策略63-65
  • 6.2.3 渠道策略65-67
  • 6.2.4 促销策略67-69
  • 6.2.5 客户资源管理策略69-71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5
  • 致谢75-7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洁;关于互联网产业风险投资的经济学思考[J];南方金融;2000年12期

2 谭克;我国互联网业的问题、影响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0期

3 王华莹,罗嗣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5期

4 顾纪瑞;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崛起、特征和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03期

5 张西明;“入世”后中国互联网业发展需要新的战略思路[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9期

6 王志东;互联网:泡沫还是黄金[J];改革先声(新视点);2000年04期

7 方兴东;互联网与中国未来[J];经贸导刊;2000年11期

8 方兴东;互联网与中国未来[J];开放导报;2000年08期

9 黄培,陈俊芳;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年10期

10 ;网信评述:谁在操纵互联网企业?[J];网络与信息;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林青;;互联网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闫彦;;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张先祥;;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综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邸菁;贺博;汤刚;;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5 郑宏剑;;我国无线互联网发展策略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汪旭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新模式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许泽聘;郑会颂;;一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演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郗杰英;;深入研究“网络一代”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王红梅;;移动互联网现状与趋势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张思宁;;第二十一讲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分析[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楠;互联网产业100强首次诞生[N];人民日报;2005年

2 ;中国互联网即将遭遇投资危机[N];经理日报;2006年

3 耀文;深圳:出资35亿元扶持互联网产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维依;深圳大力布局互联网产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记者 杨阳腾;深圳大力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N];经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钟良;深圳勾勒2000亿互联网产业蓝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记者 朱宏印;西北首家互联网协会成立[N];人民邮电;2001年

8 本报记者 邓淑华;人大代表关注互联网 首提产业立法议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天鸿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暨南大学副校长) 冯建华 采访整理;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胡延平;互联网:让平庸投资者走开[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宇;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胡志兵;互联网生产和消费三个模式的微观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王婷;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梁美妍;话语民主与微观权力:虚拟公民社会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王延青;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及其在我国互联网电话产业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杨庆丰;互联网骨干网互联互通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8 林翔;互联网时代媒体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董正浩;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老年人应用互联网的动因、特征及中国老年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超群;互联网产业的税收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3 赖世茜;我国互联网产业的溢出效应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闫梦晓;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的案例分析[D];暨南大学;2015年

5 耿志昊;包商银行互联网金融渠道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刘楠楠;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信息查寻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李强;中国互联网电视行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8 鄢仁鑫;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程琳;我国互联网电视网络状产业链整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王求名;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8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688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f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