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本文关键词: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电子货币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基于流动性偏好动机的视角
周光友
复旦大学
摘邵锦萍金融研究院,上海200433要:以电子货币发展为背景,以流动性偏好为视角,尝试性地将凯恩斯的货币
需求理论引入到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影响的分析框架,从而构建基于电子货币的流动性需求理论模型;同时选择相关的数据和变量,通过建立VAR模型,检验电子货币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产生会使商业银行交易性流动性需求的备付金需求减少,同时会增加对预防性流动性需求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需求,减少对投机性流动性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电子货币;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625(2014)01-0027-10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在中国网络经济初显繁荣的背景下,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效果越来越明显,电子货币的存在一方面会使得各级货币层次的划分界限变得模糊(周光友,2006)[1],使商业银行在结算领域的地位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又使得商业银行融资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融资成本。这不仅对央行传统的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控形成巨大的冲击,也在逐渐改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传统模式。如何在当今网络金融繁荣的现实条件下实现银行盈利的安全性是商业银行在今后的经营中值得追求的一个恒久目标。电子货币既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又随之产生了一系列流动性管理相关的问题。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货币的替代,不仅仅只停留在货币形态变化收稿日期:2013-11-05
2013年度复旦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11BJB001)、
能力提升项目(人文社科)。
作者简介:周光友(1971-),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理男,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
论;邵锦萍(1988-),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理论。女,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它已经使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同时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和生活方的层面上,
式,甚至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经济发展的方式。把货币作为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电子货币的发展对其经营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
在国外,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对经济金融领域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Su-priya(1999)[2]认为从消费者视角的研究分析能够较好地研究电子货币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运用特征,同时给供给方提供了较好的政策参考。Staffanetal.(2004)[3]的研究发现,银行一般不会内生化由应急措施引起的社会成本,竞争性的银行间市场会引致银行将准备金维持在合理水平,从而减少流动性风险。RuthandRoksana(2009)[4]认为要获得电子货币的成功发展必须使消费者对电子货币有信心,短期内可通过已有的知名机构发行电子货币,长期内可参照信用卡发行的模式。Michiru(2010)[5]对日本的研究发现银行在应对流动性危机时会选择在金融市场上出
[6]售证券等来获得持有现金,而不会选择清算银行贷款。Marciaetal.(2011)的研究
结果表明是拥有较多资产组合的银行偏向于在危机时增加流动性资产减少放贷行为,拥有更多稳定资产来源(如核心存款等)的银行在危机中继续保持放贷行为。
相比国外,中国对电子货币的研究特别是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还相对
[7]滞后,但近年来有了可喜的进展。孙浩等(2010)在比较分析若干国家现阶段所采
就电子货币对经济体系运营问题提出相关的监管调取的电子货币运营模式的基础上,
[8]控建议。周光友(2010)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作用减少了M1在M2中
的比重,减少了公众持有现金的比率从而有更多的活期存款,这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
[9]降低了货币的流动性。周光友(2010)的研究也表明,电子货币也会通过改变商业
[10]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王潇颖和冯科(2011)则从微
观主体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假设(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入手,分别分析了考虑电子货币后的货币需求理论。
综上所述,虽然已有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但遗憾的是,国内外研究中,在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同时,很少考虑到电子货币因素,并且缺乏定量分析。然而,随着电子货币使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电子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上。因此,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电子货币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备付金需求?较之现金支付条件下的需求是否会减少?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需求又是怎样变化?这些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商业银行流动性偏好为视角,引入电子货币因素在对传统流动性需求理论进行改进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揭示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机理。
二、理论分析
本文尝试性地引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来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并试图从凯恩斯的微观主体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入手,将商业银行看作是经济中的微观主
,体。一是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盈利机构也会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必然会考虑自身
电子货币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必须维持自身经营的持续性。这利益的最大化。而商业银行若想保持盈利的持续性,
就要求商业银行必然要保证自身经营的流动性,只有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既然商业银行可以看作是微观主体,就可以利用经典的理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分析,根据流动性需求的不同目的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分为三个方面具有可操作性。
凯恩斯在分析货币需求理论的时候,继承并强调了剑桥学派对人们主观性货币需求。凯恩斯也是在继承剑桥学派关于人们主观性货币需求假设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货币需求分为三个动机:交易、预防和投机动机,并着重分析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重要性。在凯恩斯看来,微观主体的交易和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跟交易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并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可以归入交易性货币需求,两者都与微观主体的实际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凯恩斯关于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模型是一个纯投机性需求模型,该模型中预期利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投机者基于利率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进行投机获利,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是呈反向相关的,利率高时,减少货币需求,利率低时,增加对货币的持有。以上关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可用以下方程式来表示,并将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分为两个部分:
M=M1+M2=L1(Y)+L2(-r)(1)
L1(Y)表示微观主体基于交易性以及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部分,这部分其中,
L2(-r)表示微观主体的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部分,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Y正相关,
这部分与利率r是负相关的。
本文主要参考的理论模型即是上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的理论模型,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商业银行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特征,所以需要对以上经典货币需求理论进行改进,使之更符合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引用凯恩斯对流动性偏好的三个动机假设,将商业银行看作是微观主体,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进行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满足客户提现需求、缴纳存款准备金以及满足正常的贷款要求所需的流动性。假设商业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为L,基于交易性流动性需求部分主要与商业银行的备付金有关,用BFJ表示,而商业银行的备付金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存放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超额准备,另一部分是商业银行以库存现金形式保留的流动性。这两部分构成商业银行交易性流动性需求的主要部分,可将这部分流动性需求表示为L1(BFJ)。商业银行基于预防谨慎动机的流动性需求主要与央行要求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有关,而法定准备金额的基础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率,可以用L2(FD)表示。中国从2008年开始对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分大小机构分别实施,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小型金融机构,这也正是出于预防性动机的考虑。商业银行基于投机性所需的流动性主要与存贷款利率有关,假设商业银行与微观主体相似,对利率产生预期,,由于有了预期因素。不过,此时商业银行对投机性动机的需求是基于流动性需求和商业银行的投资活动之间的权衡,也就是流动性需求与贷款或者投资活动投入的权衡,投机性流动性需求可以用L3(-r)表示。所以,本文中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式子可表示为:
(2)L=L1+L2+L3=L1(BFJ)+L2(FD)+L3(-r)
商业银行的交易性流动性需求备付金部分是随着电子货币使在电子货币条件下,
用规模增大而减少的,由于电子货币的使用成本低,交易速度快,使得商业银行可以保留更少的现金准备等就可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法定存款准备的基础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电子货币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吸收更多更稳定的存款,而电子货币所派
“电子存款”生的不需缴纳电子存款准备金,因而所需缴纳的存款准备金会相对减少。商业银行投机流动性需求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是负相关的,当利差大时,商业银行投机性流动性需求减少,而将更多的资产进行放贷或投资,而当利差较小时,商业银行会选择持有相对较多的货币。所以,对(2)式进行调整,加入电子货币因素,模型将变为以下形式:
L=L1(BFJ')+L2(FD')+L3(-r')(3)
FD'、r'分别表示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的备付金、BFJ'、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
利差。所以,本文中的商业银行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的流动性需求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
L=F(BFJ,FD,r,E)(4)
L表示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BFJ代表商业银行交易性动机的备付金需(4)式中,
FD表示商业银行出于谨慎考虑的预防性流动性需求,求,商业银行投机性流动性需求与
E表示电子货币。利差r呈反向关系,
三、实证检验
接下来本文将选取样本数据进行建模与实证分析。首先选取2005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3季度的时间序列季度数据,样本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和外资行等银行金融机构。其次,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在确定数据平稳或者具有相同单整阶数之后选择适合的数量模型进行建模,本文选取的是VAR模型,可以分析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可用来分析某一变量受到其他变量冲击后的反应,即某一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刻画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可靠的结论。
(一)模型的设定
本文主要研究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通过前面的分析,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看作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然后将微观主体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假设引入理论进而分析电子货币条件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变化,因此本文分别从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动机三个角度来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从而确定以下基本模型:
(5)M1/M2=F(BFJ,FD,r,E)
M1/M2表示商业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BFJ表示商业银行交易流动性需其中,
FD表示商业银行预防性动机的流动性需求,r表示商业银行投机性动机流动性需求,
E表示电子货币因素。求的指标,
(二)数据与变量
本文选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以及外资银行的样本数据,样本区间为2005~2012年,数据频率为季度数据,各类
电子货币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2006~对于2005、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来自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货币银行)。其中,
2009、2010~2012年鉴对各类银行资产负债表统计分类的调整均作了相应的归类和整理,使得指标前后口径一致。
1.法定准备金(FD)。本文选取法定准备金指标作为商业银行预防性动机的流动性需求指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央行基于谨慎动机考虑要求商业银行等机构对吸收的存款所提的一定比例。商业银行必须足额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国从2008年10月开始对大型金融机构和小型金融机构实施两种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所以,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在计算2008年第3季度以后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时候,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纳入广义货币存款部分加总,按照法定的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计算,而将其他中小型金融机构纳入广义货币存款部分加总,按照中小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单季度内有多次调整法定准备金情况的取季度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均值,再将两部分计算的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中小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加总为样本中的存款准备金总额。本文在实证过程中选取的是法定准备金的季度同比增长率。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其他数据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2.备付金(BFJ)。本文选取备付金作为商业银行交易流动性需求的指标是因为备付金是商业银行用来应付正常的客户提现以及自身经营所需的流动性准备。本文所指的备付金包括超额准备金和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两部分,前者是存放央行储备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部分。关于超额准备金的计算是将样本中的各类银行存放央行的准备金存款总额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总额,之后再加上库存现金。即备付金=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实证过程中选取的是备付金的季度同比增长率形式,数据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3.电子货币余额(E)。本文选取银行卡业务金额作为电子货币因素的指标是因为中国电子货币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中国电子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银行卡,而银行卡交易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倍数越来越大,这说明以银行卡为主的电子货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银行卡业务总额包括银行卡的存款、取款、消费和转2007~2012年的银行卡业务的季度数据来自于中央银行近年间发布的支付体系账,
运行总体情况季度报告。而2005~2006年期间的银行卡业务金额季度数据是用1990~2012年年度数据采用Eviews软件进行变频所获得的,采用的变频方法是Quad-ratic-matchSum插值法,数据来自历年金融年鉴。实证过程中选取的是银行卡业务季度同比增长率形式。
4.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隔夜期末利率(r)。本文选取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期末隔夜利率为商业银行投机流动性需求的指标,一方面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隔夜期末利率可以灵活反应商业银行资金需求的流动性状况,当利率较高时反映的是银行间资金需求较紧张,此时的商业银行流动性成本也上升;另一方面,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隔夜利率的可得性以及数据公布的时间跨度由于其他利率等指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频率是日度数据,故取季度内利率均值,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资格考试、教学研究、经管营销、人文社科、高中教育、工程科技、农林牧渔、表格模板以及电子货币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_基于流动性偏好动机的视角_周..._图文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0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8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