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17:36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信用社 省联社 改革模式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国外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也历经了60余年的发展壮大,在强化支农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50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在政府主导下充当着农村地区支农主力军的角色,甚至大多是乡镇及以下地区唯一合法的正规金融机构。60余年来,农村信用社虽经历数次制度改革,但效果始终差强人意。自2000年开始,农村信用社陆续开始新一轮制度改革。此轮改革诞生了代表该轮改革的一个重要机构--省联社。省联社成立十多年来,改革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省联社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所以省联社今后改革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新一轮省联社的改革自然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接着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对目前河北省联社模式进行了效果评价,指出问题所在,然后对当前国内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三种改革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适宜河北省联社选择的改革模式。最后对省联社构建省级金融控股集团这一战略目标提出改革建议和举措,并对省联社改革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省联社 改革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1;F832.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3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
  • 1.2 文献综述8-11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8-11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4 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创新点12-13
  • 2 我国农村信用社建设回顾13-15
  •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回顾13-14
  • 2.1.1 基层行政组织管理时期13
  • 2.1.2 多变管理时期13-14
  • 2.2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14-15
  • 2.2.1 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交替管理14
  • 2.2.2 地方政府接管农村信用社时期14-15
  • 3 当前省联社主要运行模式15-20
  • 3.1 省级农商银行模式15
  • 3.2“省联社”管理模式15-20
  • 3.2.1“省联社”模式概述15-16
  • 3.2.2 河北省省联社模式实践效果评价16-18
  • 3.2.3“省联社”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18-20
  • 4 省联社未来几种可能的改革模式分析20-26
  • 4.1 全省统一法人模式20-22
  • 4.1.1 模式概述20
  • 4.1.2 选择省级统一法人模式的优劣势分析20-22
  • 4.2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22-24
  • 4.2.1 模式概述22
  • 4.2.2 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优劣势分析22-24
  • 4.3 联合商业银行模式24-26
  • 4.3.1 模式概述24
  • 4.3.2 选择联合商业银行模式的优劣势分析24-26
  • 5 国外合作金融模式的经验借鉴26-29
  • 5.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26-27
  • 5.1.1 德国的农村合作金融26
  • 5.1.2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模式26-27
  • 5.1.3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模式27
  • 5.1.4 荷兰农村合作银行模式27
  • 5.2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国外经验的借鉴27-29
  • 5.2.1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27
  • 5.2.2 建立完整的农村金融组织法律体系27-28
  • 5.2.3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8
  • 5.2.4 建立完整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28-29
  • 6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建议29-36
  • 6.1 改革发展原则29-30
  • 6.1.1 服务三农的原则29
  • 6.1.2 满足三农资本需求的原则29
  • 6.1.3 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相分离的原则29-30
  • 6.1.4 参与市场竞争性的原则30
  • 6.1.5 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原则30
  • 6.2 筹建河北省级金融控股集团30-33
  • 6.2.1 总体目标30
  • 6.2.2 总体原则30-31
  • 6.2.3 改革步骤31-32
  • 6.2.4 组织架构32-33
  • 6.3 构建河北省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举措33-36
  • 6.3.1 组建河北省金融控股集团,全面改革农村信用社33-34
  • 6.3.2 扩大金融控股集团业务范围,化解农村信用社历史问题34
  • 6.3.3 集中优势资源,,多方推动系统风险化解34
  • 6.3.4 通过省联社产权改革,带动县联社股份制改造34-35
  • 6.3.5 利用地域法人地位,改善支农服务水平35
  • 6.3.6 加大各级政府的扶持力度,助推农村信用社完成改革35-36
  • 总结与展望36-38
  • 参考文献38-4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再清;略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 李建建;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1期

3 陈燕添,陈伟波;谈谈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及建议[J];南方金融;2000年03期

4 史永安,王春生;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0年05期

5 蓝波,丘海民;改革创新是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J];南方金融;2000年12期

6 人民银行新野县支行课题组;归并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刘改勤,聂喜旺;农村信用社要加强支农服务[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魏敏,李瑞军;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0年01期

9 许正超;对高风险农村信用社的治理建议[J];经济师;2000年02期

10 陈平;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脉伏;;农村信用社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2 刘颖;;深化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若干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侯文阁;;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国力;环佳燕;郦书松;;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行性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建忠;;力促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磊;;构建农村信用社新型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斌;阮红新;郑艺;吴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基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李波;;湖北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宋文tD;;农村信用社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红玲;;我国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小兰;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改革方向[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张建平 戴灿涛;我州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平稳推进[N];大理日报(汉);2005年

3 沈赤兵;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努力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N];贵州日报;2004年

4 正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N];甘肃日报;2004年

5 杨世智;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会议召开[N];甘肃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邓萍;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稳步推进[N];广西日报;2005年

7 记者 邓萍 实习生 余宗飞;采取果断措施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N];广西日报;2005年

8 记者 周卫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始试点[N];湖南日报;2004年

9 石素坤;城区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对策[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 杨家才;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若干问题〈下〉[N];金融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双伦;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孟晓霞;我国农村信用社多元化经营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方金兵;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志勇;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夏品俭;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张宁;我国农村信用社法律规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禹宗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楠;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内部治理结构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赵汉卿;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鲁;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8 谢云峰;浙江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海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杨瑞芳;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8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918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a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