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生态文明构建的淮安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城市生态文明构建的淮安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城市生态文明构建要求下的淮安市公共设施设计方法。方法以生态文明的内涵与要求为基础,通过对比淮安市公共设施的现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得出基于城市生态文明构建的公共设施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结论提倡通过交互设计提高公共信息系统的公共设施在市民的参与性方面的设计,在公共休闲系统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应用模块化设计。
【作者单位】: 淮阴工学院;
【关键词】: 城市生态文明 公共设施 设计
【基金】:淮阴工学院青年基金项目
【分类号】:TU984;TU992.02
【正文快照】: 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基于维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室外空间的产品设置和设计即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公共设施与城市生态文明1.1公共设施的内涵与外延公共设施又称“城市家具”,包括小到果皮箱、交通标志,大到公交站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宗鸣镝,蔡颖,刘旭东,李湘媛;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的多角度、分级模块划分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李海龙;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3 王智勇;李洋;;合理化设计观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年24期
4 臧勇;汤洪泉;;公共空间中信息导识设计的识别性研究[J];包装工程;2014年2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蓉莉;我国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宏,黄清;模块化管理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管理模式[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2 侯淑萍;杨庆新;陈海燕;闫荣格;刘素贞;杨文荣;;新型高性能电工材料应用特性建模的模块化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10期
3 颜恩祝;吴浩云;贺笑颜;;基于WEB组件的防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J];中国防汛抗旱;2008年03期
4 赵铭岩;杨勇;周至明;张永全;;基于模块化设计的Teamcenter PLM配置管理应用[J];工程机械;2012年03期
5 杨茗;;低碳经济时代全州县的林业发展途径探索[J];古今农业;2012年01期
6 杨忷裕;;广西全州县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J];古今农业;2012年01期
7 陈晓晶;孙婷;赵迎雪;;深圳市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及实施路径[J];规划师;2013年01期
8 刘戈;尤涛;;基于结构方程的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9 杨茗;;农村城镇化的绿色生态路径探索[J];古今农业;2013年02期
10 姜立勇;赵长生;;基于分类和模块化的工程机械BOM构建[J];工程设计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凯峰;;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昆明市产业发展战略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谌炎辉;周德俭;;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产品模块划分方法[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易洪斌;廖文龙;;基于模块化的高效产品开发[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应用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明虎;宋裕喜;王恩田;庞桂仓;刘高怀;;舰艇用核辐射仪器模块化设计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5 汪劲柏;;关于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及若干概念辨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亮;陈晓晶;俞露;;深圳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7 龚毅;段宁;;基于城市局域循环的规划策略研究——以长沙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8 李慧栋;张平;郜鹏;;边疆生态地区的城镇化策略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1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璇;面向特种机器人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曦泽;面向复杂机电产品的模块化产品平台设计方法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4 李国喜;快速研制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周开俊;敏捷化开发环境下产品装配建模与可装配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贡智兵;基于产品平台的快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孔凡凯;大型定制产品模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王伟东;面向复杂地面环境的作业型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龚大利;有杆抽油系统经济运行措施优化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龚京忠;基于FPBS的机械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年晓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冬明;基于模块化气动元件性能测试平台开发[D];浙江大学;2011年
3 廖海伟;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冲;宝石刻面加工机器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5 朱英睿;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特大城市发展思考[D];复旦大学;2010年
6 张开运;基于UG的机车车体模块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黄利民;面向复杂产品的配置设计方案评价[D];宁波大学;2009年
8 刘晖;外资工程EPC合同模块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胡君君;基于模块化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变型设计方法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10 王晨旭;集装箱船改装远海补给船方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牧,江小浦,熊兴福;大象无形 大道至朴——关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思考[J];包装工程;2003年04期
2 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3期
3 仇保兴;;加快实施生态城市建设战略[J];中华建设;2009年10期
4 顾传辉,陈桂珠,何晋勇,桑燕鸿;可持续城市及其生态可持续性辨识[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4期
5 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6 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7 仇保兴;;城镇化的挑战与希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8 谢鹏飞;周兰兰;刘琰;张爱华;庞涛;宋芳晓;;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9 李迅;;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J];城市;2008年11期
10 黄肇义,杨东援;未来城市理论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凤国;;公共设施设计在城市生命中的价值体现[J];美与时代(上);2012年11期
2 史洪;;公共设施设计教学方法初探——将实地考查融入教学过程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3期
3 谢静;;居住社区公共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学报;2007年04期
4 张彪;凌菊;;浅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3期
5 张辉;安秀;;材料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10期
6 冯志;;从“精微”到“广大”:公共设施设计对象的延伸[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7 张辉;陈炜;项崇益;;杭州湖滨国际名品街公共设施设计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11期
8 何晓利;丁宁;赵磊;;浅谈公共设施设计原则[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9 王威;;城市特色公共设施设计的探索[J];生态经济;2010年11期
10 刘海英;;公共设施设计中人性化的表达[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锋;;以公交候车亭为例浅议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人性化与地域化[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焱;我国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区域文化差异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2 邓定;论城市形象战略中的公共设施设计[D];苏州大学;2008年
3 陈为;长沙市户外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4 杨帅;基于设计伦理学的街道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谢天仕;校园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6 张双;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7 苏广婷;基于凉山彝族装饰符号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李宝玉;体现地域性文化的城市户外公共设施设计研究—潍坊风筝广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谢如红;省会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年
10 郭曼曼;生态视野下的共青城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8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1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