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23:12

  本文关键词: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型钢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矩形螺旋箍筋 抗震性能


【摘要】:为研究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SRHC)柱的抗震性能,设计12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1个为配普通箍筋的对比试件,主要考虑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揭示配矩形螺旋箍筋SRHC柱的破坏机理,并分析各变化参数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矩形螺旋箍筋SRHC柱随剪跨比的增大,破坏模式依次表现为剪切斜压破坏、剪切黏结破坏和弯曲破坏;配矩形螺旋箍筋SRHC柱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随剪跨比的增大,其受剪承载力降低,耗能能力和延性提高;随轴压比的增加,受剪承载力提高,但延性降低;随配箍率的增加,受剪承载力增大,后期变形能力增强,延性提高。采用配矩形螺旋箍筋的构造措施能有效提高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且具有更优的抗倒塌能力,其综合抗震性能指标优于配普通箍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广西大学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矩形螺旋箍筋 抗震性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8004) “八桂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12118023-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AA053203)
【分类号】:TU398.9;TU352.11
【正文快照】: 引言高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变形小、耐久性好等特点,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重载、高耸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高强混凝土脆性大、延性差,限制了其在抗震性能要求严格的结构工程中的应用[1-2],尤其是在高烈度地震区。如何克服高强混凝土脆性,提高其延性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忠贤,刘志鸿,车晓;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柱配有方形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单元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1年01期

2 闫长旺;贾金青;余芳;姜睿;;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S1期

3 郑山锁;张亮;李磊;胡义;胡长明;;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5期

4 姜维山,白国良;配复合箍、螺旋箍、X形筋钢筋砼短柱的抗震性能及抗震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1994年01期

5 柯晓军;陈宗平;薛建阳;应武挡;;不同增强措施的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S1期

6 李俊华;王新堂;薛建阳;赵鸿铁;;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宇平,王清湘;高层建筑下部重载柱的研究与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2 柳会红,何益斌,沈蒲生;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中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3 杨勇;聂建国;郭子雄;;核心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应用前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4 石启印;马亚楠;李爱群;;新型完全剪切连接钢筋混凝土组合扁梁受力性能试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5 孙华勇;邵永健;刘凡;殷志文;;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理论研究(Ⅰ)——有限元计算程序编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6 方有珍;邵永健;谢剑学;;SRC组合梁剪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Ⅰ)——荷载变形和裂缝发展过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7 谢剑学;方有珍;邵永健;;SRC组合梁剪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Ⅱ)——破坏模态和设计参数影响规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8 陈宗平;薛建阳;赵鸿铁;;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剪切开裂的试验与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9 曾磊;查春光;郑山锁;;基于混合惩罚函数法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优化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10 佘热兵;邵永健;翁晓红;白明杰;;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剪切粘结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小兵;张绍武;吴建伟;;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承载力设计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何松林;徐亚丰;;T形钢骨混凝土柱单向偏心荷载作用的有限元分析[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3 李忠辉;;变电站等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短柱问题及其改善措施[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4 郭忠贤;杨志红;;配有方形螺旋箍筋柱箍筋受力性能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5 顾士坦;赵同彬;;SMW工法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抗弯性能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来;王琦;尹燕霞;;十字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毛志伟;郑廷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和展望[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廷银;陈志军;林沂祥;蔡万军;;蜂窝状钢骨混凝土L柱低周往复荷载试验[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崔U_刚;;浅谈型钢混凝土柱的发展及特性[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忠献;;钢筋混凝土分体柱理论与技术——第十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关宏波;GFRP套管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阿林;钢骨-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组合柱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王琨;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钧;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郭震;新型钢结构小高层住宅抗震耐火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仵建斌;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基本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亮;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品乐;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损伤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群;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凤莲;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佘俊;预压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性能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芳芳;钢骨-FRP管混凝土结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汤德亮;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昆;某跨郑石高速立交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王鹏;弹性剪切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宾恩富;新型剪切连接件的受力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秋华;新型抗剪连接件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淑杰;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偏压短柱和中长柱的受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波;;管材包裹预应力混凝土方形柱优化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2期

2 李向民,张誉,陈宗梁;钢骨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J];建筑结构;1999年07期

3 压弯剪构件抗震性能专题研究组;钢筋砼压弯剪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2年02期

4 叶列平,丁大钧,程文p<;高强砼框架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2年04期

5 叶列平,方鄂华,周正海,刘凤阁;钢骨混凝土柱的轴压力限值[J];建筑结构学报;1997年05期

6 贾金青,赵国藩;高强混凝土框架短柱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1年03期

7 赵世春,黄雄军,路湛沁;劲性钢筋混凝土柱基本抗震行为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6年03期

8 史庆轩;杨文星;王秋维;田园;张兴虎;姜维山;白力更;赵群昌;;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9期

9 尧国皇;陈宜言;郭明;赵群昌;;内配方钢管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轴压工作性能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3年02期

10 于峰;牛荻涛;;PVC-CFRP管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金青;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及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张国军;大型火力发电厂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李俊华;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苍柏;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鑫;阎石;李兵;赵乃志;;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损伤模型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S1期

2 谢涛,陈肇元;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1998年12期

3 陈宗梁,张誉,李向民;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合理用钢量的研究[J];建筑结构;1999年07期

4 谢剑,刘明学,赵彤;碳纤维布提高高强混凝土柱抗震能力评估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李云云;杨包生;;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敏感性因素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25期

6 李向民,张誉,陈宗梁;钢骨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J];建筑结构;1999年07期

7 朱思懿;朱美春;郑丽兰;杨静桦;王绿仪;;钢骨-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火性能试验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8 赵彤,刘明国,谢剑,张晨军;碳纤维布改善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4期

9 冯九斌,刘雪雁;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温度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1年04期

10 李斌;闻洋;李云云;;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春霖;刘考学;章万弘;;高强混凝土柱在爆炸荷载下的反应[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鑫;阎石;李兵;赵乃志;;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损伤模型试验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3 关萍;;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王苏岩;刘磊;;应用ANSYS分析CFRP约束高强混凝土柱轴心受压约束机理[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吉忠;王苏岩;赵海波;;CFRP持载加固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俊华;赵鸿铁;薛建阳;姚侃;王新堂;;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周熠;易伟建;林立岩;沙镇平;;以圆钢管为钢骨的劲性高强混凝土柱的弯矩曲率关系的数值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张苗;庄奕;季静;;核心圆钢管的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偏压加载全过程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齐岳;核心高强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吉忠;CFRP-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朱伟庆;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俊华;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冠新;钢棒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陆;超高强混凝土柱力学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黄治宇;新配筋模式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孙苍柏;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磊;碳纤维布约束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计算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窦志明;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7 金健;轴向约束非均匀受火高强混凝土柱抗火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8 胡钟;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在轴压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郑林;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余文华;CFRP增强高强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3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33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1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