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五个度”在水泥水化进程中的影响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8:42

  本文关键词:“五个度”在水泥水化进程中的影响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化程度 入模温度 养护温度 水化速度 成熟度


【摘要】:通过试验,模拟多年冻土区低负温环境,完成了低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的宏观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入模温度、养护温度、水化速度对水泥水化程度和成熟度的影响,以及在这样的影响因素下其水泥水化随龄期的变化规律,进而为在多年冻土地区的混凝土施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持续低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定龄期内,受其入模温度以及养护温度的影响较大,水化程度以及成熟度越小,其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越低。本文通过对以上五个因素的研究,得出了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水泥水化打下坚实的理论支撑,为研究多年冻土区灌注桩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水化程度 入模温度 养护温度 水化速度 成熟度
【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68032)
【分类号】:TQ172.1
【正文快照】: 1引言多年冻土又称永久性冻土,指的是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是在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时,含有水分的土壤呈冻结状态的一种现象。根据对冻土地区的温度分布不同,将冻土分为低温冻土和高温冻土。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1,2],会受温度影响发生冻胀融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方光秀,李发千,郑文忠;混凝土成熟度新论及新成熟度准则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2年02期

2 余松柏,胡利民,曹中海;减少水泥水化热测定误差的探讨[J];水泥;2002年09期

3 施惠生;黄小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的研究及其进展[J];水泥;2009年12期

4 牛永红,刘永智;桩基施工对冻土区地温影响的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5 王旭;蒋代军;刘德仁;何菲;;低温多年冻土地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未回冻状态承载性质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国军,胡绍全,郭长青,陈振富,石建军,孙德纶,陈俊杰;羧基丁苯胶水泥混凝土阻尼值的探索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2 吴成福;浅谈海工耐久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J];安徽建筑;2005年02期

3 张军伟;马巍;王大雁;原喜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3期

4 张金喜;金珊珊;张江;王德志;;聚合物乳液改性水泥砂浆基本性能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5 侯运炳,曹文虎,王炳文,赵冉,傅毅;高活性阿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及其水化反应[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吴进良,梁乃兴,马权华,陈泰浩;聚合物改性水泥砼路面经济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吴进良,彭定燮,刘明维;水泥砼路面面板开裂与断板的深层次原因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朱北平;;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11期

9 马振珠;岳汉威;宋晓岚;;水泥水化过程的机理、测试及影响因素[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匡亚川;欧进萍;;混凝土的渗透结晶自修复试验与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增智;道路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於昌荣;砂砾地层盾构施工注浆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杨林虎;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微观解析及其结构理论的探索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屠柳青;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碳化行为与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郑木莲;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6 尚建丽;传统夯土民居生态建筑材料体系的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桂明;化学转换型裂缝自修复材料及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孙道胜;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及其在道面工程中的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9 魏风艳;高性能水泥中低Ca/Si的C-S-H凝胶形成及其抑制ASR机理[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徐江萍;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抗裂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佳丽;海水环境对水泥加固粉煤灰强度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伟芳;箱梁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周宛谕;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杨志全;水泥浆液在小粒径砂石体中注浆理论及模拟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秀勇;金川二矿区废石—全尾砂高浓度料浆泵压管输充填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冉景太;粘土水泥浆液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苑雪超;金川矿山废石—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搅拌方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许闽;超细活性粉石英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苏雷;纤维素醚改性水泥浆体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汤佳;基于CFD的旋流喷射式水泥净浆制浆装置的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军伟;马巍;王大雁;原喜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3期

2 阎培渝;郑峰;;水泥水化反应与混凝土自收缩的动力学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钮长仁,王剑,朱卫中;广义度时积概念的提出及其与冻结损伤关系的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01年03期

4 项玉璞;关于施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若干问题说明[J];低温建筑技术;1998年03期

5 朱洪波;王培铭;;矿渣粉、高钙灰及其改性材料对水泥早期水化进程的影响(英文)[J];硅酸盐学报;2008年04期

6 朱伯芳;杨萍;;混凝土的半熟龄期——改善混凝土抗裂能力的新途径[J];水利水电技术;2008年05期

7 牛永红,刘永智;桩基施工对冻土区地温影响的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8 王旭,蒋代军,赵新宇,刘德仁;多年冻土区未回冻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质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寒星;中国水泥标准的来龙去脉[J];四川水泥;2000年02期

2 刘秉金;水泥标准趋向国际化[J];四川水泥;2000年06期

3 马林聪;我国水泥标准即将同国际接轨[J];中国建材科技;2001年02期

4 郁金华;做好水泥标准平稳过渡工作是一件当务之急的大事[J];中国建材;2001年04期

5 袁凤;英国将新的欧洲水泥标准转换为国家标准[J];中国标准化;2002年01期

6 张苹;21世纪的水泥标准[J];中国标准化;2002年07期

7 崔源声;;《世界水泥标准》最新版本问世[J];建材工业信息;1987年05期

8 张大同;赵福欣;颜碧兰;陈萍;;英、美等国最新水泥标准简介[J];水泥;1991年11期

9 乔龄山;新修定的德国水泥标准简介[J];水泥;1995年08期

10 王元祥,陈艳;对实施现行国家水泥标准的几点看法[J];安徽建筑;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抗生;;也谈现代混凝土对水泥的诉求及两者的协调发展[A];2011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天勇;王栋民;;中国与欧美水泥标准的区别[A];2012年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娜;巩运丽;杨广亮;;水泥安定性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改善措施[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4 武洪明;;水泥矿产资源有效利用及启示[A];2010水泥矿山开采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论坛文集[C];2010年

5 赵介山;;中小水泥企业技术改造与低投资改造适用技术[A];2007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颜碧兰;;我国水泥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A];中国水泥协会六届二次理事大会会议文集[C];2009年

7 颜碧兰;;我国水泥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A];第二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水泥总工程师联合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韩仲琦;;水泥粒度的表征与评价[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颜碧兰;;《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修订情况综述[A];首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水泥总工联谊会成立大会文集[C];2008年

10 杨南如;;在水泥中提高混合材料掺量的措施[A];2006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山东记者 张运科;32.5等级水泥能不能取消?[N];中国建材报;2012年

2 林宗寿;水泥假凝的原因及避免措施[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招商证券;西部水泥行业景气度或恶化[N];东方早报;2013年

4 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颜碧兰;国内外水泥标准发展动态[N];中国建材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嘉;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水泥行业景气度回升[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华天;水泥行业需要盘整[N];中国矿业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卢金增 通讯员 孙运双 杨丹;一年半磨出6万吨“山寨水泥”[N];检察日报;2013年

8 记者 王梅 通讯员 郑权;华北十大水泥企业联手低碱水泥优质优价有望[N];建筑报;2000年

9 熊玉章;关于欧美与坦桑水泥标准的比较及应用[N];建筑时报;2013年

10 刘玉峰 刘远 温艺晗;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仍为主题[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忠远;微纳粉体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兰明章;重金属在水泥熟料煅烧和水泥水化过程中的行为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基于路面基层稳定用水泥的组成、设计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安子良;硅酸盐类水泥非常早期水化特性与凝结机理的讨论[D];广西大学;2002年

3 冯宣;水泥颗粒特性对路面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李双来;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董延安;水泥立式螺旋窑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雒亚莉;新型早强磷酸镁水泥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周喜艳;利用铅锌尾矿作掺料制备水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张卫国;不同窑型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水化机理影响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9 贾祥道;水泥主要特性对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影响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2年

10 张彦林;PC和CSA复合体系水泥的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47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47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4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