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冷热电三联供在城市能源供应中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大型冷热电三联供在城市能源供应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以北京京能未来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在北京未来科技城区域能源集中供应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新技术应用介绍及方案优化,从技术性与经济性两方面对城市能源三联供技术的应用及推广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用于城市综合体有效实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是我国发展分布式能源的一种重要途径,符合国家政策及发展要求,综合能源利用率可以高达80%以上。城市能源三联供技术路线可行,节能环保,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环保效益,为城市能源供应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作者单位】: 北京京能未来燃气热电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天然气 三联供 城市区域 能源供应
【分类号】:TU99;TM611.31
【正文快照】: 城市综合体的广义定义为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1]。我国横跨五个时区,纵向分为五个温度带,各地区根据用能习惯对于能源需求趋于多样化。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工业与居民对能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小坚;张雪梅;蔡路茵;;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CHP)的优化研究进展[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文俊;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及价值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传胜;华生萍;董达鹏;贾晓希;;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研究[J];华东电力;2012年03期
2 赵海涛;贺晓;王欢欢;;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技术的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1年02期
3 唐正艳;王勋;李诚;;冷热电联产(CCHP)技术的研究[J];绿色建筑;2012年06期
4 许金星;杨晖;刘芳;李恒松;;不同一次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及相关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5年01期
5 张松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研究[J];当代化工;2015年04期
6 冯洁羽;;浅谈典型建筑应用三联供系统的优化[J];企业技术开发;2015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城市商业形态演进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徐锦颢;山地城市综合体竖向空间复合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谭鹏;热电冷三联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关键技术指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闫晓娟;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及运行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5 赵娜;基于使用者行为模式的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初探[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6 涂维;赣州中航城城市综合体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婷;城市专业市场综合体功能区布局规划实证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王晓丹;城市综合体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李瑞玲;城市空间的复合利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巍巍;基于物联网的冷热电联供集散控制系统[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丽;魏敦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6年01期
2 刘凤强,曹家枞,朱冬林;BCHP系统中余热锅炉结构参数的热经济学优化[J];燃气轮机技术;2005年02期
3 李朋;臧向东;刘聿拯;刘丽红;;分布式热电联产中热电比的确定[J];燃气轮机技术;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青松;基于燃气轮机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优化模拟[D];天津大学;2004年
2 刘长军;楼宇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节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力;;试论如何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形势[J];中国能源;1991年06期
2 ;中国能源政策应当采取以较低成本获取持续能源供应[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4期
3 宋金波,陈利顺;我国能源依赖型城市的能源供应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4年01期
4 刘晓波;向军;;增加能源供应主要应靠核电[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年03期
5 杨庆舟;王立杰;;中国能源供应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6 李连德;王青;刘浩;宋阳;;中国国内一次能源供应多样性计算与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常冰;;低油价可能影响未来的能源供应[J];国外核新闻;2009年02期
8 ;保障能源供应 促进经济发展[J];群众;2010年04期
9 ;太阳能电池厂急速向能源供应企业转变[J];中外能源;2010年05期
10 尼古拉斯·格沃斯杰夫;;能源供应影响美国未来大战略[J];中国三峡;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邦初;;从能源供应紧张谈我省能源政策[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tq;;基础数据编码在企业信息化实施中的重要性[A];广西烟草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韩菲菲;巴吾尔江;孙慧;吕志佳;;基于AHP的热力能源供应企业竞争力评价——以新疆为例[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子烨;钟水库;;上海市能源供应安全性及战略储备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何敬德;;序[A];煤矿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与机电一体化装备论文集[C];2007年
6 赵兴学;;我国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战略选择[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君;立足传统能源 确保能源供应和安全[N];中国工业报;2013年
2 小虹;欧盟启动能源供应预警机制[N];中国煤炭报;2007年
3 林繁晶 刘亚南;能源供应由偏紧转为相对宽松[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英国《金融时报》马尼鲁兹曼;亚洲应进入能源供应合作时代[N];中国石化报;2005年
5 记者 刘莹清;天津开发区 率先建立能源供应环评体系[N];滨海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莫艳萍 本报通讯员 李冠霖;能源供应吃紧,广西如何“破局”?[N];广西日报;2012年
7 记者 毛振华;日本海底“破冰”之举或将影响全球能源供应格局[N];经济参考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鲍丹;“禁区”建起能源供应“稳定器”[N];人民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李向阳;关爱一线员工 保障能源供应 创造一流业绩[N];中国石油报;2013年
10 记者 罗猛;未雨绸缪增强能源供应能力 着眼长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N];广西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蕾;中国加快沿边开放与能源供应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海;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能源供应方案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魏汉英;基于生态位的区域能源供应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陈利顺;基于3R理论的城市能源供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张宁;城市能源供应的生态化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侯红岩;上海典型村镇用能现状分析及供能方案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5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08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