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本文关键词:强夯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摘要】:为了更加深入研究在强夯过程中夯锤与地基土的相互作用,运用有限元法模拟了整个强夯过程。在模拟过程中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同时将材料的非线性、大变形等因素考虑到模拟过程中,得到强夯过程中土体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曲线,并总结其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施工现场的实验数据基本一致,可以为强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关键词】: 弹塑性模型 强夯 有限元法 土体动力特性
【分类号】:TU435;TU472.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强夯法是利用了夯锤的冲击能将土体进行压密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强夯法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强夯的加固机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朱建凯等[1]认为在强夯过程中,夯锤与土体是共同作用的,应当把两者看作一整体,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健;史旦达;贾敏才;崔积弘;;低能量强夯法加固粉质黏土地基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茅镇;;强夯法在水池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08年04期
2 徐敏生;;低能量强夯结合轻型井点降水地基加固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0年S1期
3 林佑高;林国强;;井点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在某码头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11年05期
4 许绮炎;楼晓明;徐士龙;;强夯法施工工艺发展综述及对各种吹填土的适用性[J];福建建筑;2013年01期
5 刘宝臣;谢艳华;张炳晖;向志坤;吴名江;;管井降水预压联合“轻夯多遍”软土地基处理试验[J];建筑结构;2011年01期
6 闫鸿浩;刘智远;李晓杰;;沉箱在近距离强夯下的振动安全探索[J];山西建筑;2012年03期
7 王红红;刘相宜;宋修广;;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粉土地基的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5期
8 刘伟;陈慧刚;李平;陆海;;水气分离集成井降水强夯法试验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9 刘庆梅;张磊;孙承学;孙成山;;强夯法加固软土路基施工及监测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徐敏生;项培林;陈伟宏;施广焕;;低能量强夯联合真空降水加固粉土地基施工参数研究[J];施工技术;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敏生;项培林;陈伟宏;施广焕;;低能量强夯联合真空降水加固粉土地基施工参数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梅源;湿陷性黄土高填方地基处理技术及稳定性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丹;粗粒土强夯加固效果及关键参数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红娟;高填方饱和地基土强夯处理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3 窦志刚;强夯法加固无粘性土的动应力传播规律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黄磊;山区高填方地基强夯试验及加筋土挡墙工作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吴周明;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6 吴浩宁;吹填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及其工程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吴高权;强夯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但慧娟;某航空大部件装配厂房地基强夯处理效果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9 李蕾;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弱地基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10 乔流;强夯处治粉煤灰路基的显式动力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关慧敏,,廖振鹏;局部透射边界和叠加边界的精度分析与比较[J];力学学报;1994年03期
2 郑颖人,陆新,李学志,冯遗兴;强夯加固软粘土地基的理论与工艺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3 周健,曹宇,贾敏才,黄茂松;强夯-降水联合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4 邹维列,吴国高,安骏勇,肖海斌;强夯加固软土上覆填海砂层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黏性土充填的碎石类填土强夯处理适宜性评价[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9期
2 黄晓波;周立新;杨志夏;;强夯处理红粘土沉降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3 朱晓曦,叶兴永;降水强夯结构填石处理大面积软弱粉土地基试验研究[J];浙江地质;1998年02期
4 马冬梅;闫寒冰;章广斌;;徐-宿高速公路强夯施工及雨季施工所遇到的技术问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冯迪;;强夯处理地基参数的设计[J];河南科技;2011年21期
6 武斌;周峰;;软基处理强夯施工工艺及原理解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07期
7 彭冬梅,张惠明,赵有明;强夯处理软基的工后沉降[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徐华;;钦州港果鹰大道路基软基强夯处理效果检测[J];南方国土资源;2006年03期
9 左宏;;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23期
10 朱红兴;张国林;;青山嘴水库一期基础工程强夯效果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致安;明曼玲;;试论强夯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A];广东省岩土工程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2 常璐;朱炳明;张咏梅;史光金;;强夯处理地基在深圳地区的应用与发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3 陈奕柏;;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的综合检测[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4 王铁宏;水伟厚;高广运;王亚凌;;高能级强夯工程实践与发展述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王希源;张德玮;;强夯施工工法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分析[A];山东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山东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设计及电算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孔令伟;袁建新;;强夯施工参数对其加固效果影响的分析新方法[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张留俊;王福胜;;连云港至徐州高速公路可液化砂土地基强夯处理[A];中国公路学会’2000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0年
8 黄志鹏;肖本职;;强夯施工地面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研究与工程实践[C];1998年
9 蒋鹏;郑伟锋;;某沿海软基处理工程中强夯工艺分析及优化[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晓波;周立新;邓长平;;碎石桩加强夯处理饱和软弱地基试验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永红;低能强夯与真空降水联合法机理探讨及在深圳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罗来芬;真空降水与强夯联合处理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水伟厚;冲击应力与10000kN.m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4 杨建华;碎石土高路堤的强夯处理与沉降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牛志荣;土体动力压密问题及其工程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勇;高能级强夯处理填土地基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松凯;强夯动态模拟及性能监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滕忻利;强夯引发的环境振动效应分析与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彭进宝;强夯引起的地层与建筑物振动特性及其控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武玉龙;大夯击能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葫芦岛地区深厚碎石填土中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王洋;强夯地面变形与夯后地基性状估算[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7 籍延青;填土的强夯机理与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8 贺伟;高能级强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鲁克宇;饱和盐渍土地区强夯加排水桩法变形场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年
10 史慧杰;强夯施工振动监测与夯后地基处理效果振动测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19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1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