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受压粉煤灰混凝土构件徐变系数研究
本文关键词:轴心受压粉煤灰混凝土构件徐变系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粉煤灰混凝土 修正B模型 徐变系数 修正CEB-FIP 模型
【摘要】:为了研究粉煤灰混凝土构件在轴向压应力作用下的徐变效应,自制了试验加载装置,对不同质量分数(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徐变开展了试验研究。根据徐变B3模型的特点,考虑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等参数,利用试验结果修正了混凝土徐变B3模型。此外,针对中国现行桥梁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名义徐变系数未考虑粉煤灰参数影响的事实,在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对不同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各国已有徐变试验数据,对中国现行桥梁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名义徐变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15%和30%,经养护至28d加载时,混凝土徐变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减小;经修正后的规范徐变系数计算模型可提高粉煤灰混凝土徐变的预测精度。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粉煤灰混凝土 修正B模型 徐变系数 修正CEB-FIP 模型
【基金】: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1 318 494 160)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3.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0引言粉煤灰混凝土由于具有水化热低、抗渗性强及节约水泥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粉煤灰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到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和微集料效应三类基本效应[1]。由于粉煤灰对水泥熟料的替代,使得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与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氰萍,陈顺治;粉煤灰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2 罗许国,钟新谷,戴公连;高性能混凝土梁长期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3 秦鸿根,潘钢华,孙伟;掺粉煤灰高性能桥用混凝土变形性能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4 罗许国;钟新谷;戴公连;;无粘结预应力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桥梁收缩与徐变变形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7期
5 赵庆新;孙伟;郑克仁;陈惠苏;秦鸿根;刘建忠;;粉煤灰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6年04期
6 谢友均;马昆林;刘宝举;石明霞;;复合超细粉煤灰混凝土的徐变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7年12期
7 邹建喜,李显金,迟培云;粉煤灰混凝土的变形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3年06期
8 孙伟;;现代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服役特性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世界;2009年07期
9 惠荣炎,黄国兴;粉煤灰混凝土依时性变形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2年08期
10 赵庆新;孙伟;缪昌文;;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宽权;粉煤灰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的性能研究及应用技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2 张育智;李乔;唐亮;罗刚林;;双索面斜拉桥主梁剪力滞效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3 崔颖波;龚德华;贾山;赵人达;杨永清;向天宇;;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结构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4 曾莉;雷霖;邹志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牛腿开裂及加固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5 郭毅;文华斌;占玉林;;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6 彭玉明;;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肋拱桥的计算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彭增刚;;关于消除公路桥预制板(梁)支座脱空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张运涛;;预应力T形梁产生变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郭东海;胡成;;连续箱梁施工控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肖玉德;;系杆拱桥的吊杆索力测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游日;胡少伟;;超大拱式变截面渡槽收缩徐变影响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郑愚;钟永刚;;对GFRP筋混凝土桥梁面板内压缩薄膜效应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旭明;戴公连;龚雪芬;;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疲劳性能试验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赵卓;;旧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加固破坏荷载试验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吴刚;;纪念碑式桥墩造型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秦鸿根;孙伟;张亚梅;潘钢华;刘小琴;;苏通大桥不同结构部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与应用研究[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8 刘培贤;;浅谈卫河特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吉增晖;;钢筋混凝土桁架桥梁受损修复技术初探[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10 王荣霞;郑刚;李建军;;预制倒T截面组合箱形梁的抗弯性能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灿;横向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远臣;再生骨料/水泥复合材料干缩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时变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孙炳全;碱性活化水混凝土工艺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衡治;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计算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祝明桥;混凝土薄壁箱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冲;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受力机理与节点加强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志威;钢结构平面拱桁架屋盖的支撑系统效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武建中;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备用束设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渠昱;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及应力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亮;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施工期船撞风险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孙维;辅助胶凝材料对水泥石微结构形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廖兴;斜交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韩非;长春市前进大街立交桥异形箱梁桥计算与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益进,周士琼,尹健,高英力;掺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郑克仁,孙伟,贾艳涛,郭丽萍;水泥-矿渣-粉煤灰体系中矿渣和粉煤灰反应程度测定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吴彬,张璐明,张美玲,吴英俊;100MPa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J];粉煤灰;2002年03期
4 秦鸿根,孙伟,潘钢华,李松泉,万珊珊,姜阳;桥用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2年05期
5 杨全兵;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0年S1期
6 赵庆新,孙伟,郑克仁,姜国庆;水泥、磨细矿渣、粉煤灰颗粒弹性模量的比较[J];硅酸盐学报;2005年07期
7 赵庆新;孙伟;郑克仁;陈惠苏;秦鸿根;刘建忠;;粉煤灰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6年04期
8 赵铁军,冯乃谦;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J];混凝土;1994年02期
9 蒋正武,孙振平,王新友,王玉吉,张冠伦;国外混凝土自收缩研究进展评述[J];混凝土;2001年04期
10 徐亦冬,周士琼,李益进,肖佳;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碧华,秦鸣;关于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的早期推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夏燕,李洪新;用理性法设计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J];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刘心中,董凤芝,杨新春,岳成林;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2期
4 余学芳;粉煤灰混凝土的特性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王福元;粉煤灰混凝土应用现状及发展[J];河南建材;2001年02期
6 张建民;;钢渣粉煤灰混凝土发展前景广阔[J];陕西建材;2002年01期
7 丁宏;用工业灰渣配制粉煤灰混凝土建筑砌块的研究[J];粉煤灰;2002年01期
8 李景民;试论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年01期
9 栾元重,盛月法,孙晋亮,王华生;离层注浆中粉煤灰混凝土气渗性能测试[J];矿山测量;2002年02期
10 张金山,候殿昆;粉煤灰混凝土用于农田渠道砌筑现场工业试验[J];矿产综合利用;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水下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相豪;周金岩;赵多苍;;石灰粉对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刘翠兰;张风臣;陈拥军;;兰州市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信刚;马保国;王凯;李相国;;粉煤灰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艳臣;;浅谈粉煤灰混凝土的优越性[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6 尹继伟;岳秋云;;高掺量优质粉煤灰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7 李瑞t,
本文编号:1120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2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