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

发布时间:2017-11-01 01:24

  本文关键词: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


  更多相关文章: 陆路交通 可达性 城市空间联系 丝绸之路经济带


【摘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联系进行分析是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推进沿线区域合作共赢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栅格可达性空间格局,并依托陆路交通网络进行了城市空间联系状态模拟。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城市可达性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走廊"空间特征。城市节点平均可达性时间为16.25 h,可达性在2 h以内的区域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0.60%,可达性最差的区域大都为荒漠地区,最差可达性高达171 h;西安作为门户城市,承担了中国西北五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地区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中亚国家内部及其与外部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较为薄弱;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发育形成4条轴线,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过程中,应实施"点—轴"带动,协同推进重点发展走廊和中心城市培育工作。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陆路交通 可达性 城市空间联系 丝绸之路经济带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13B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39,41130747)
【分类号】:TU982.2
【正文快照】: 1引言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了“丝绸之路”概念(郭爱君等,2014)。“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历史概念,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通道和桥梁(胡鞍钢等,2014)。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亚、欧、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战略大通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振波;徐建刚;朱传耿;祁毅;徐璐;;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J];地理学报;2010年04期

2 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3 潘竟虎;从忆波;;中国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空间可达性测度[J];地理科学;2012年11期

4 王姣娥;王涵;焦敬娟;;“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5 郭爱君;毛锦凰;;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高新才;杨芳;;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冉淑青;;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空间分异[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贵艳;王传胜;肖磊;金凤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体系演化时空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2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湖北“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层级结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3 江进德;赵雪雁;张方圆;;安徽省合肥和芜湖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4 唐娟;马晓冬;朱传耿;钱程;;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经济联系格局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5 孟德友;赵文亮;;基于时间距离的河南城市经济联系及其空间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6 车冰清;朱传耿;杜艳;沈正平;;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定量测度与对策分析[J];城市;2009年07期

7 王宝平;徐伟;黄亮;;全球价值链: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视角[J];城市问题;2012年06期

8 罗震东;何鹤鸣;耿磊;;基于客运交通流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结构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9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10 宋吉涛;赵晖;陆军;李铭;蔺雪芹;;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巧宏;刘维超;孟静;;基于客运流量分析杭州都市经济圈功能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居阳;陈静;马勤;;生态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韩峰;;基于空间关联效应的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覃成林;熊雪如;;中国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柯敏;;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省域城市协作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6 吴旗韬;张虹鸥;叶玉瑶;苏泳娴;;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网络——基于港珠澳大桥的分析[A];广东可持续发展研究2012[C];2013年

7 张耀军;岑俏;何茜;;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布局及协同研究[A];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展望与思考——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春林;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映慧;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玉英;城市休闲功能扩展与提升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王哲;晚清民国对外和埠际贸易网络的空间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8 卢海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规划中的空间决策支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仙德;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来逢波;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修志;山东省城市体系济—青双核结构空间关系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r,

本文编号:1124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24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