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区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02:13

  本文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区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降雨入渗 黄土边坡 稳定性 含水量 安全系数


【摘要】:降雨是诱发土质边坡失稳的主导因素之一,研究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以青海西宁盆地黄土边坡为例,结合野外现场试验和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降雨入渗对坡体含水量和抗剪强度的影响,采用FLAC2D软件模拟分析了降雨前后边坡的应力、位移分布特征,并通过计算安全系数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雨水入渗150 min内边坡表层土层含水量急剧增加,150 min后其变化趋势逐步变缓,较深层土层含水量随雨水入渗时间呈持续缓慢增加的趋势。对于同一层土体而言,雨水入渗深度随降雨历时的增大而增加,且表层土体中雨水入渗速度先快后慢。表层土体含水量每增加1.01%,其粘聚力减小13.53 k Pa,土体抗剪强度降低16 k Pa,说明土体抗剪强度对含水量的变化极为敏感。二维有限元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重应力作用和雨水入渗条件下,研究区坡脚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且降雨后边坡位移量、应力集中范围及应力大小明显大于降雨前,而降雨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比降雨前降低了21.6%,说明降雨入渗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作者单位】: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关键词】降雨入渗 黄土边坡 稳定性 含水量 安全系数
【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2011-QGY-10,2012-QGY-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2010) 青海大学“1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青海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降雨是诱发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最普遍的自然因素之一[1],降雨入渗常导致土质边坡失稳,从而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影响[2]。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地质灾害均发生在降雨期间或降雨后[3~5],尤其在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地区,其气候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植被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尚国;;黄土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J];地质与勘探;2007年02期

2 张明;胡瑞林;谭儒蛟;崔芳鹏;;降雨型滑坡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工程勘察;2009年03期

3 范严伟;赵文举;冀宏;;垂直一维入渗土壤水分分布与入渗特性数值模拟[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任永胜;西宁市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青海国土经略;2004年03期

5 李传生;张树恒;于漂罗;;西宁市北山寺滑坡成因分析[J];青海国土经略;2006年01期

6 李萍;张毅;房明;;土质高边坡的降雨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J];建筑科学;2009年01期

7 吴海艳;郭抗美;王超;;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破坏面的形成及滑动机理研究[J];路基工程;2011年05期

8 包含;侯立柱;刘江涛;李蕾蕾;;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9 牛越先;马俊;;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4期

10 王颖华;张鑫;;西宁市降水量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美峰;冯锦艳;王金安;;露天高陡边坡三维固流耦合稳定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陈丽华;刘秀萍;宋维峰;高振林;张超波;;降雨条件下刺槐林边坡稳定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3 沈世伟;佴磊;徐燕;;不同权重条件下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吴启红;李文渊;明承林;;基于折线形滑动和SLOPE/W模拟的滑坡稳定性对比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周俊;刘晓平;林积大;周千凯;凌威;;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左岸二期围堰稳定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1期

6 张邦通;郑东明;胡明亮;晏俊;;裂隙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7 冯冰;俞木兵;;降雨入渗时土钉支护稳定性可靠度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6期

8 黄福明;韩同春;郑俊清;;降雨入渗及蒸发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1期

9 韩日美;;西安地铁黄土隧道工程特性分析及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10年06期

10 李俊业;曾蓉;;降雨对工程弃土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宗佶;乔建平;田宏岭;黄栋;王萌;;强震后降雨诱发条件下区域性地质灾害预警报方法[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奇;基于GIS的泥石流预测预报[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日勖;抚顺西露天矿北帮滑坡监测预报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苏涛;砒砂岩地区EN-1固化剂固化边坡抗冲稳定性的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帮树;滑坡预测的水文—力学耦合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卓;泄洪雾化影响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预测[D];天津大学;2005年

7 刘秀萍;林木根系固土有限元数值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杨成忠;陡坡上高填石路堤稳定性和沉降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胡启军;长大顺层边坡渐进失稳机理及首段滑移长度确定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伍毅敏;软基隧道支护机理与病害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福明;降雨入渗诱发滑坡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泉;玄武岩斜坡水岩化学作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丁勇;人工降雨模拟作用下的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钱璞;陕北黄土地区公路排水型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曾磊;优势渗流通道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李青青;充填结构包气带水分运动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俊业;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工程弃土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8 贾建博;降雨条件下松散粉砂边坡静态液化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屈建军;裂隙砂岩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试验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三峡大学;2010年

10 聂闻;基于传感器的山体滑坡实时监测系统的实验室实现[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元福;田辉春;;青海省共和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2 彭满华,刘东燕,汪东云;受污染土体滑坡破坏的微观机理初探[J];地下空间;2000年04期

3 矫滨田,鲁晓兵,王淑云,陈晓清,崔鹏;土体降雨滑坡中细颗粒运移及效应[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4 宋连春,张存杰;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03年02期

5 燕华云,贾绍凤;近50a来青海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03年02期

6 吴月茹;王维真;晋锐;王建;车涛;;TDR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标定研究[J];冰川冻土;2009年02期

7 严飞,詹美礼,速宝玉;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参数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5期

8 李亮;刘兴旺;赵炼恒;杨小礼;;降雨入渗对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9 陈冬冬;戴永久;;近五十年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强度变化特征[J];大气科学;2009年05期

10 张宗祜;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J];第四纪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士诚;土质边坡稳定的可靠度分析及其土性参数的敏感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忠;;人工模拟降雨入渗试验方法介绍[J];勘察科学技术;1985年04期

2 陈南春;确定岩溶裸露区降雨入渗滞后补给量的一种新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1991年03期

3 陈南春;湖南斗笠山煤矿岩溶裸露区降雨入渗的补给特征[J];中国岩溶;1992年01期

4 鲁荣安;;地中渗透仪测定的降雨入渗值研究[J];地下水;1985年02期

5 王建新;王恩志;王思敬;;降雨入渗条件下交河故城土质崖体渗流场计算及稳定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3期

6 孙冬梅;朱岳明;张明进;;降雨入渗过程的水-气二相流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02期

7 张绪涛;张强勇;李术才;;降雨入渗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人民长江;2008年01期

8 谭文辉;璩世杰;高丹青;李亚亮;张鹏飞;;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5期

9 韩佳明;苏三庆;;降雨入渗下渭北地坑黄土窑洞稳定性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10 李宁;许建聪;;无限长均质斜坡降雨入渗解析解[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岳明;孙冬梅;;考虑空气阻力影响的降雨入渗过程分析研究[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范秋雁;黄海龙;王明晓;;考虑降雨入渗条件下膨胀性泥岩边坡稳定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颜斌;倪万魁;刘海松;;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许翼;龙艳玲;徐向舟;;城市透水面铺装降雨入渗试验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晓峰;王铁行;;考虑降雨入渗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沈振中;林伟斌;杨海林;;考虑降雨入渗的非连续性岩体边坡稳定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王延霞;李鹏;;基于DEM的城市降雨入渗条件调控模型的设计——以康居小区为例[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黄文胜;严文群;;降雨入渗对土坝渗流及其稳定性的研究[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建华;查旭东;秦志斌;;降雨入渗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马崇武;刘忠玉;;降雨入渗时无限边坡的水平位移与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继华;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坡水土作用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臧亚君;山区矸石山降雨入渗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唐正光;降雨入渗影响因素与滑坡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东;浅层非饱和带降雨入渗规律的试验与数值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唐慧云;强降雨入渗的高边坡稳定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汪仕旭;降雨入渗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黄福明;降雨入渗诱发滑坡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童龙云;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降雨入渗作用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6 韦武昌;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坝渗流和稳定性影响分析[D];南昌大学;2014年

7 董红彪;降雨入渗对某滑坡地下水渗流及滑坡稳定性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褚飞飞;非饱和土坡降雨入渗规律的试验与数值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黄海龙;考虑降雨入渗条件下泥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10 张春阳;降雨入渗对土钉支护稳定性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4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24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a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