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砾土的破坏机理与动强度
本文关键词: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砾土的破坏机理与动强度
更多相关文章: 砂砾土 循环液化 循环失效 动强度 骨架结构 孔隙比 含砾量
【摘要】:不同研究者对砂砾土动强度影响因素的认识存在相互冲突之处。针对含砾量、相对密度、初始有效固结应力和固结比4个主要因素,对10组不同含砾量的饱和砂砾土开展了系列循环三轴试验,提出了砂砾土破坏评价准则;引入二元聚集模型,研究了饱和砂砾土的不排水动力特性及其动强度的量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砂砾土存在两类破坏机理,即均等固结条件下表现为达到零有效应力状态的循环液化,非均等固结条件下表现为过大累积轴向变形的循环失效;引入砂砾土骨架结构孔隙比概念,砂砾土动强度CRR随砂砾土骨架结构孔隙比的增大而降低,且其降低趋势呈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省土木工程防震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258,5143800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6002-010-15)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0引言砂砾土具有压缩性低、抗剪强度高等特点,且作为原材料又具有储量丰富、取材方便经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土石坝、软土地基处理、人工筑岛及近海沉管隧道垫层基础等。砂砾土的渗透性大、排水性好,一般认为不会发生液化破坏。然而,在日本1948年福井Ms7.3级和1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滕志国;关于尾矿坝地震稳定性的分析及评价(续)[J];河北冶金;2003年02期
2 王明洋,国胜兵,赵跃堂,杨海杰,赵毅;饱和砂土动力液化研究进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宫继昌;王宁;葛明明;黄培杰;;砂土液化判别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李能;卿三惠;;碎石桩加固处理铁路路基液化地基设计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12年04期
5 王星华,周海林;砂土液化动稳态强度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6 李刚,陈正汉,王权民;最大往返剪切作用面上应变破坏标准的应力条件[J];岩土力学;2002年01期
7 王桂萱;周金领;赵杰;郑洋;;导流堤地基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8 王星华,周海林;固结比对饱和砂土液化的影响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宇亮;岩土构筑物抗震动力特性及地震动土压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邓龙胜;强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机理和动力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曹友杰;河南郑东新区可液化土的特征及抗液化措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丰土根;饱和砂土不排水动力特性及多机构边界面塑性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田景元;土石坝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及相关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6 陈存礼;饱和砂土体有效应力物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兆焱;基于巴楚地震调查的液化判别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8 李华明;高速铁路饱和粉土液化地基抗震加固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宋焱勋;毛乌素沙漠风积砂力学特性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克绪;饱和非粘性土坝坡地震稳定性的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振中;袁晓铭;王维铭;孙锐;;汶川地震砂砾土液化分布及土性特征初步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2 洪小星;陈国兴;孙田;王炳辉;;砂砾土动力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进展[J];世界地震工程;2011年01期
3 曹振中;陈龙伟;袁晓铭;王维铭;侯龙清;徐红梅;;汶川地震砂砾土液化现象及现场确认实验[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S1期
4 黄永红;黄春鑫;孟兆丽;;一种浅层砂砾土加密处理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8期
5 陈光;;白灰砂砾土基层在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09年04期
6 ;[J];;年期
,本文编号:1174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7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