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框架-两边连接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反应修正系数分析
本文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钢板组合剪力墙 两边连接 结构反应修正系数 抗震性能 出处:《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CFST-CSPSW)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采用Open 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CFST-CSPSW结构体系分析模型,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法(IDA法),评估了CFST-CSPSW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了结构层数、跨数、自振周期等参数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其结构反应修正系数R和位移放大系数C_d随结构自振周期、层数、跨数的增大略有减小,结构性能系数变化趋势均随结构高度的增大逐渐减小趋于平缓。基于本文分析模型,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框架-两边连接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结构反应修正系数R平均值为3.27,位移放大系数C_d平均值为3.05,为基于性能的组合结构体系设计提供参考。
[Abstract]:CFST-CSPSW) has good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ability, and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In this paper, Open See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CFST-CSPSW structural system analysis model. Based on the incremental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method,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CFST-CSPSW structural system is evaluated, and the number of stories and spans of the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FST frame-steel plate composite shear wall structure system is a dual lateral force resistant structure system with excellent seismic performanc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R and displacement magnification factor C d decrease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atural vibration period of the structure, the number of layers and the number of span, and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coefficient graduall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height of the structu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R is 3.27 and the displacement magnification factor C _ d is 3.05,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composite structure system based on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167、51578187)
【分类号】:TU39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文渊;何若全;冷捷;;单层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年02期
2 李成;徐柏荣;顾强;;抗弯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研究[J];建筑结构;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戎芹;侯健;郭兰慧;张素梅;;钢管混凝土框架-两边连接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反应修正系数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2 马瑞国;王树和;;强度折减系数研究综述[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 陈伟宏;姜绍飞;崔双双;吴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4 王伟;周青;陈以一;童乐为;;梁贯通式支撑钢框架体系的强度折减系数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1期
5 张伟莉;李钢;;多层钢框架结构强度折减系数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3年05期
6 孙涛;马克俭;陈志华;王其明;;多层石膏墙体钢网格式框架结构影响系数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9期
7 贾鹏刚;郝际平;郑江;蒋路;房晨;;钢梁翼缘开孔补强技术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3年05期
8 杨文侠;顾强;宋振森;李东;方有珍;;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地震反应折减系数和超强系数[J];工程力学;2012年10期
9 杨文侠;顾强;宋振森;李东;;基于IDA的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地震反应折减系数和超强系数[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李东;苏恒品;;基于Pushover方法的钢框架结构超强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Z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翟长海;谢礼立;;抗震规范应用强度折减系数的现状及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2 顾强,何若全,苏明周;钢结构的地震作用[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2期
3 何若全,顾强,孙国华;关于钢结构抗震设计中结构影响系数的讨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卫波,侯朝胜;钢管混凝土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2年03期
2 喻临新,薄凤丽;钢管混凝土脱空问题的技术对策[J];公路;2004年01期
3 倪训松,倪伟;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的研究[J];钢结构;2005年04期
4 王晓锋;郭长青;张喜娥;;钢管混凝土应用与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3期
5 许奇;;钢管混凝土综述[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6 李俊华;王正中;王立青;;钢管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J];路基工程;2007年05期
7 陈联盟;;钢管混凝土中钢管和混凝土共同工作问题讨论[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1期
8 王焕林;;钢管混凝土的受力特性及其应用中的优缺点[J];江西化工;2008年04期
9 黄用军;尧国皇;宋宝东;彭肇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项目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07期
10 徐艳梅;;钢管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要彬;刘学辉;;钢管混凝土施工[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2 王来永;陈宝春;孙潮;;钢管混凝土设计方法比较[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尧国皇;黄用军;;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项目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理论与设计关键问题的系列研究[A];200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查晓雄;叶福相;陈艳;钟善桐;;超声波法在钢管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梅洋;吴斌;赵俊贤;郝贵强;杜永山;;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斌;梅洋;张家广;赵俊贤;郝贵强;杜永山;;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及其工程应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8 夏建国;;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的计算公式[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王宇;何广汉;杨永清;蒲黔辉;王炳灵;;钢管混凝土肋拱的横向稳定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10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吴兆良,,浙江宏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高,浙江广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楼大明;钢管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N];建筑时报;2012年
2 ;C100级混凝土技术成功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3年
3 王玉银;优势互补 完善组合[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记者蔡崇金 通讯员李明春;钢管混凝土桁架连续梁工艺破解施工难题[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晖;考虑徐变的预应力约束混凝土承载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许开成;基于界面损伤的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刘珂铭;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压弯性能实验与支护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4 何晓升;压弯状态下钢管混凝土圆弧拱的工作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5 熊锐;钢管混凝土界面状态试验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徐腾飞;钢管混凝土非线性稳定承载能力与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玉芬;复式钢管混凝土轴压性能及节点抗震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许成祥;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刘威;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10 何珊瑚;三肢钢管混凝土弦杆—钢管腹杆桁架抗弯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冼嘉浩;基于整体结构的新型钢管混凝土分叉柱—钢梁节点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任宏伟;钢管混凝土边框连接装置及力学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武立伟;钢管混凝土边框与剪力墙结合面抗剪承载力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王剑阁;海洋平台摇摆柱体系摇摆柱构造研究及抗剪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5 曹晓波;黄土公路隧道新型初期支护结构选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刘永超;复式钢管混凝土轴压及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7 高爽;基于声发射的FRP钢管混凝土损伤过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苏晓春;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9 李博;不同形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10 景惠民;钢管混凝土抛物线桁拱平面内稳定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3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51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