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迁移性阻锈剂的优化及渗透阻锈性能

发布时间:2018-07-03 08:45

  本文选题:迁移性阻锈剂 + 阻锈性能 ; 参考:《硅酸盐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研究了迁移性阻锈剂(MCI)在氯盐溶液中的阻锈效果和在混凝土中的传输阻锈性能,基于阻锈效果和传输性能对MCI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MCI(PCI-2015)在1%(质量分数)氯盐溶液中添加2%PCI-2015 1 d后,可使钢筋腐蚀电流密度(Icorr)降低到0.02μA/cm2以下,并维持至28 d以上;其在立方体试件中渗透5 d的质量吸收率是优化前的6.78倍,在棱柱体试件中渗透5 d时,在70 mm高度处的氮含量为702 mg/kg;在含氯盐混凝土中渗透12 h后,可使钢筋Icorr降低到0.1μA/cm2以下。表明PCI-2015在混凝土中具有优异的传输阻锈性能。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在氯盐溶液中添加PCI-2015后碳钢的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MCI分子可排除碳钢表面的氯离子,从而有效抑制碳钢锈蚀或使锈蚀碳钢修复。
[Abstract]: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ect of mobile rust inhibitor (MCI) in chloride solution and its transport resistance in concrete were studied. The composition of MCI was optimized on the basis of rust inhibition effect and transport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Icorr) of steel bar decreased to below 0.02 渭 A/cm2 after adding 2PCI-2015 to 1% (mass fraction) chloride solution for 1 d, and maintained to more than 28 days after the optimized MCI (PCI-2015) was added to 1% (mass fraction) chloride solution. The mass absorptivity was 6.7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optimization, and the nitrogen content at 70 mm height was 702 mg / kg at 70 mm height, and 12 h after penetration in chloride concrete, and the mass absorptivity was 6.7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optimization, and the nitrogen content at 70 mm height was 702 mg / kg at 70 mm height in the prism specimen for 5 days. The steel bar Icorr can be reduced to less than 0. 1 渭 A/cm2. The results show that PCI-2015 has excellent transmission rust resistance in concret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 of carbon steel after the addition of PCI-2015 in chloride solution and the elimination of chloride ions on the surface of carbon steel by MCI molecule. Therefore,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or repair of corroded carbon steel can be effectively inhibit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443) 烟台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01075)资助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文俊;王哲;;表面应用迁移型阻锈剂研究新进展[J];结构工程师;2009年06期

2 耿春雷;刘艳军;;一种环保型钢筋阻锈剂的研制及机理探讨[J];商品混凝土;2011年10期

3 杨圣和;田惠文;侯保荣;李伟华;;海洋环境友好型阻锈剂的筛选和快速评价[J];海洋科学;2012年08期

4 周华林,望树岑,胡达和;一种新型渗透、迁移、复合型钢筋阻锈剂[J];公路;2002年01期

5 兰明章;孙启华;;无机阻锈剂的组分设计[J];混凝土;2010年12期

6 王昆;屈文俊;张俊喜;鲁进亮;;阻锈剂改善碳化混凝土再碱化效果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洪乃丰;钢筋阻锈剂的应用和长期有效性[J];工业建筑;1993年05期

8 袁原;莫文贺;;介绍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阻锈剂[J];华南港工;1999年02期

9 潘崇根;杨小草;徐强;盛建松;詹树林;杨辉;;阻锈剂在海洋工程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21期

10 郑靓;余其俊;杨墨;韦江雄;荣炜;;阻锈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作用研究[J];广东建材;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艳军;李崇智;;混凝土钢筋阻锈剂阻锈机理的试验探讨[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大全;高立新;李玲玲;;复合混凝土钢筋阻锈剂的研究及应用[A];第15届全国腐蚀与表面保护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全国腐蚀与表面保护技术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孟庆娟;高建岭;白玉星;;阻锈剂在石化结构基础中应用的几个问题[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慧瑛;;阻锈剂在海工混凝土中应用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郑靓;余其俊;杨墨;韦江雄;李荣炜;;阻锈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作用研究[A];南方七省(区)硅酸盐学会第25届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庆;张小冬;邵东波;许艳红;;钢筋阻锈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C];2004年

7 洪定海;王定选;黄俊友;;电迁移型阻锈剂[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王元;张大利;康勇;吕晶;;不同浓度盐环境对阻锈剂在电化学快速测量试验中的影响[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孙红尧;李森林;;混凝土用钢筋阻锈剂的现状及展望[A];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下册)[C];2014年

10 费飞龙;余其俊;韦江雄;;阳离子型咪唑啉阻锈剂的合成及其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的防蚀性能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盖爽;我国研发成功迁移型防腐阻锈剂[N];建筑时报;2007年

2 晓赵;北京建研院研发成功迁移型防腐阻锈剂[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记者 赵凤华邋通讯员 盖爽;我国首次研发出迁移型防腐阻锈剂[N];科技日报;2008年

4 邹若敏;中高温水性金属阻锈剂亮相[N];中国冶金报;2001年

5 江镇海;瑞士开发出新型防锈剂[N];中国建材报;2005年

6 武汉市江夏区江南实业有限公司专家组;冷轧板带防护防锈包装技术[N];中国冶金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启华;钢筋混凝土阻锈剂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2 罗颖;钢筋混凝土中阻锈剂的评价以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洋;海洋环境钢筋阻锈剂的防腐蚀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李涛;无机阳极型混凝土防腐阻锈剂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思;有机钢筋阻锈剂的研制及其阻锈机理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

6 陈明实;钢筋阻锈剂作用机理及效果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7 肖毅;阻锈剂作用下混凝土早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航;适用于海水海砂混凝土的阻锈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杨磊;高分子钢筋阻锈剂阻锈效果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章思颖;应用于双向电渗技术的电迁移型阻锈剂的筛选[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93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93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