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艺术在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中的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地艺术在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中的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许多传统工业生产及其相关的运输仓储用地,因其功能性的衰退而沦为工业废弃地。虽然这些废旧的生产用地已经无力负荷新时代背景下生产力发展要求。但是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光辉见证,这些土地被赋予了极高的文脉价值和人文情怀。未经推敲就草率取缔,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工业废弃地这种徘徊在去与留间的尴尬,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巨大阻力。欧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世纪6、70年代便因深受后工业问题的困扰,而萌生了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大地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化解了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间尖锐的对立关系。时移境迁,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我国也带入了后工业社会。工业废弃地何去何从成为我们亟须直面的设计命题。笔者认为大地艺术这一艺术形式对我国的工业废弃地景观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特殊的历史机缘使我国设计师对于二者结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将会借助SWOT模型,从大地艺术的艺术特质和美学特征出发,系统分析大地艺术在解决我国工业废弃地问题上具备的优势,存在的劣势,拥有的机遇,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的成功案例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最终提炼出自己的设计观点,并做出自己的设计尝试。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 大地艺术 景观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13-15
- 第2章 工业废弃地研究概述15-21
- 2.1 工业废弃地的定义及产生原因15-16
- 2.1.1 工业废弃地的定义15
- 2.1.2 工业废弃地产生的原因15-16
- 2.2 工业废弃地的类型及其特征16-17
- 2.2.1 工业废弃地的类型16-17
- 2.2.2 工业废弃地的特征17
- 2.3 进行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的必要性17-19
- 2.3.1 社会价值17-18
- 2.3.2 经济价值18
- 2.3.3 生态价值18-19
- 2.3.4 历史价值19
- 2.4 本章小结19-21
- 第3章 大地艺术研究概述21-32
- 3.1 大地艺术的含义及产生背景21-22
- 3.1.1 大地艺术的含义21
- 3.1.2 大地艺术的产生背景21-22
- 3.2 大地艺术的艺术特点22-27
- 3.2.1 以巨大体量来显示自然的力量22-23
- 3.2.2 采用自然材料作为创作素材23-25
- 3.2.3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5
- 3.2.4 采用基本几何型25-26
- 3.2.5 强调在艺术创作过程或作品中表达时间因素和生态演化过程26-27
- 3.3 大地艺术的美学特质27-30
- 3.3.1 重塑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28
- 3.3.2 反传统的美学思想28-29
- 3.3.3 无中心的游观方式29
- 3.3.4 保持自然原生态29-30
- 3.4 大地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共通性30
- 3.5 将大地艺术引入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30-31
- 3.6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大地艺术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具备的优势32-43
- 4.1 大地艺术形式在我国拥有广泛深远的认知基础32-36
- 4.1.1 我国的历史遗迹启发了大地艺术32-34
- 4.1.2 我国的传统思想为大地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前提34-35
- 4.1.3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景观设计师率先进行了对两者结合的尝试35-36
- 4.2 大地艺术为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提供新的创作语言36-39
- 4.2.1 为我国的工业遗产景观的地形塑造提供新的艺术语言36-37
- 4.2.2 为我国的工业遗产景观提供抽象的几何语言37-38
- 4.2.3 为我国的工业遗产景观提供崭新的设计元素38-39
- 4.2.4 第四维度时间概念的引入39
- 4.3 大地艺术有助于我国工业废弃地生态的修复与改善39-41
- 4.3.1 对水质的修复39-40
- 4.3.2 对土壤的恢复40-41
- 4.4 我国工业废弃地发展要求为大地艺术提供创作土壤41-42
- 4.4.1 我国所处的时期具备创作土壤41
- 4.4.2 先进学者已经率先进行了尝试41-42
- 4.5 本章小结42-43
- 第5章 大地艺术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43-46
- 5.1 理论基础不完善43
- 5.2 工业环境复杂43
- 5.3 工业遗产保护意识薄弱43-44
- 5.4 大地艺术到景观设计缺乏有效转化44-45
- 5.5 本章小结45-46
- 第6章 大地艺术在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中的设计研究46-54
- 6.1 我国工业废弃地的保护与发展策略46-47
- 6.1.1 保护与发展的基本观点46
- 6.1.2 建设与规划的主要策略46
- 6.1.3 我国独有的工业文明内涵的多元表达46-47
- 6.2 大地艺术在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原则47-48
- 6.2.1 奥姆斯特德原则47
- 6.2.2 “精在体宜”原则47-48
- 6.2.3 场所精神引导下的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原则48
- 6.3 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大地艺术的形态分析48-52
- 6.3.1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公园项目48-50
- 6.3.2 北京燕山煤气用具厂公园项目50-51
- 6.3.3 广州歧江公园项目51-52
- 6.4 大地艺术在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52
- 6.5 本章小结52-54
- 第7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60
- 图表来源60-62
- 致谢62-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阅;;大地艺术的景观叙事[J];山西建筑;2010年23期
2 韩多妮;;回归大地: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J];明日风尚;2009年07期
3 范存星;曹礼昆;谢翠琴;;景观中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大地艺术与当代雕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04期
4 陈柳;;从大地艺术看景观与现代艺术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7年19期
5 武静;杨麟;;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与大地艺术[J];广东园林;2008年01期
6 杨萍;;浅谈景观中的公共艺术[J];美术大观;2008年07期
7 文玉;“大地艺术”与当代景园设计[J];规划师;1999年03期
8 王昀;点、线、面所构成的大地艺术——瓜地克斯的库埃巴斯村落探访[J];华中建筑;2004年01期
9 申益春;侯则红;;大地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华晓宁;;从大地艺术到大地建筑[J];艺术评论;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不适合做大地艺术的地方[N];中国商报;2002年
2 李悦春;沙雕——迷人的大地艺术[N];云南日报;2000年
3 记者 沈良中 通讯员 李忠华;沙雕:充满“遗憾”的大地艺术[N];浙江日报;2000年
4 蒋继华;巨型鹅卵石:多种手法造美景[N];中国花卉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慕海燕;哈尔滨,冬看冰雕夏赏沙雕[N];哈尔滨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费鑫;时间的形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利;大地艺术在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常昊;大地艺术在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中的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4 廖沙泥;中国大地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5 游娟;景观与艺术[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6 徐琳;大地艺术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刘阅;大地艺术在当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爱;大地艺术在北大荒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9 刘毅娟;斯土斯景[D];清华大学;2005年
10 何婧;生态与艺术的探索[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地艺术在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中的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8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