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句法视角下广州村庄公共空间规划更新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空间句法视角下广州村庄公共空间规划更新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村庄公共空间是社会文化和制度观念的建构物,村民的交往、话语互动赋予了其空间存在的意义。对于广州村庄地区来说,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差异化的价值和道德伦理体系,导致了村庄公共空间被赋予的社会历史意义也呈现与当代平行演进的特征趋势。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元素的不断渗透,曾经生机活力的村庄公共空间日渐式微,面临着一系列的重构危机。如何深刻认识广州村庄公共空间各构成要素特征及其逻辑关系、形态演化规律、及其隐藏的背后村庄人文意识关系,成为广州村庄公共空间活力与提升的前提与基础。基于此,本文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和城市空间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期达到对村庄公共空间组构规律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探索基于广州村庄公共空间规划实践更新对策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方面,研读了空间句法理论与城市空间意象理论原理和方法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两者结合关联分析的研究新途径;第二方面,进行基础研究,针对广州村庄公共空间的实践特征进行评价,包括演变过程、特征、驱动机制及其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空间句法在广州村庄公共空间应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第三方面,归纳了广州村庄公共空间意象构成要素,并分别各个要素进行句法解构,建立空间理论定量分析与城市空间意象定性分析结合关联;第四方面,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的思路,通过具体案例大岭村公共空间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空间句法理论应用拓展的可能性;第五方面,提出了空间句法视角下广州村庄公共空间中应用保障机制。
【关键词】:空间句法 城市空间意象 空间构形 村庄公共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5
- 第一章 绪论15-27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缘起15-16
- 1.1.1 研究背景15
- 1.1.2 研究缘起15-16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1.2.1 研究目的16
- 1.2.2 研究意义16-17
- 1.3 相关概念解读17-19
- 1.3.1 公共空间和村庄公共空间17-18
- 1.3.2 空间句法18
- 1.3.3 城市空间意象18-19
- 1.4 国内外研究研究综述19-23
- 1.4.1 村庄公共空间19-20
- 1.4.2 空间句法研究20-23
- 1.5 研究框架23-26
- 1.5.1 研究内容23-24
- 1.5.2 研究方法24
- 1.5.3 研究技术路线24-26
- 1.6 研究创新点26-27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解析27-38
- 2.1 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27-33
- 2.1.1 理论解读27-29
- 2.1.2 研究方法29-33
- 2.2 城市空间意象理论33-35
- 2.2.1 理论解读33-34
- 2.2.2 研究方法34-35
- 2.3 城市空间意象理论与空间句法理论的差异与关联35-36
- 2.4 本文研究采用的侧重点36-37
- 2.5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空间句法视角下的广州村庄公共空间应用解析38-46
- 3.1 广州村庄公共空间相关特征解读38-42
- 3.1.1 村庄公共空间演变过程38-41
- 3.1.2 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41-42
- 3.1.3 村庄公共空间重构的紧迫性42
- 3.2 空间句法在广州村庄公共空间规划更新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42-43
- 3.2.1 可能性42-43
- 3.2.2 必要性43
- 3.3 空间句法视角下广州村庄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及其应用原则43-45
- 3.3.1 广州村庄公共空间现状问题43-45
- 3.3.2 空间句法理论引导下的广州公共空间规划应用原则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广州村庄公共空间意象构成要素的句法表达46-59
- 4.1 广州村庄公共空间意象构成要素46-47
- 4.1.1 街巷46
- 4.1.2 节点46-47
- 4.1.3 标志物47
- 4.1.4 空间界面47
- 4.2 广州村庄公共空间意象影响要素分析47-49
- 4.2.1 历史传统文脉的影响47-48
- 4.2.2 公共空间构成元素及其不同元素间的组构关系48-49
- 4.2.3 认知主体的空间性知识差异49
- 4.3 对广州村庄公共空间意象构成要素的句法解析49-57
- 4.3.1 街巷空间49-53
- 4.3.2 节点空间53-55
- 4.3.3 标志物55-56
- 4.3.4 空间界面56-57
- 4.4 空间句法理论在广州村庄公共空间规划更新中应用价值57-58
- 4.4.1 定量分析价值57-58
- 4.4.2 可达性和可视性分析价值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应用的广州村庄公共空间规划更新对策59-83
- 5.1 大岭村公共空间现状分析59-60
- 5.1.1 区位概括59
- 5.1.2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59-60
- 5.2 定性分析——意象数据分析60-63
- 5.2.1 调研方法和具体操作方式60
- 5.2.2 对于意象数据的分析60-63
- 5.3 定量分析——对大岭村的公共空间构形分析63-77
- 5.3.1 整体空间形态的句法解析63-66
- 5.3.2 街巷空间的句法解析——轴线分析法的应用66-72
- 5.3.3 节点空间的句法解析——凸空间分析法的应用72-76
- 5.3.4 标志物的句法解析——视区法的应用76-77
- 5.4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应用的大岭村公共空间规划更新对策77-80
- 5.4.1 街巷空间的优化策略77-78
- 5.4.2 节点空间的优化策略78-79
- 5.4.3 标志物的视觉引领79-80
- 5.4.4 空间界面的保护与传承80
- 5.5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在广州村庄公共空间应用拓展的可能性80-82
- 5.6 本章小结82-83
- 第六章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应用的保障机制83-86
- 6.1 以村民为主体的“全方位”参与机制83-84
- 6.2 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村庄集体土地84
- 6.3 优化岭南传统的文化传承路径84-85
- 6.4 原有村庄生态基底的维护与利用85-86
- 结论86-89
- 参考文献89-94
- 致谢94-95
- 附录195-97
- 附录2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提姆·斯通纳,张佶;访提姆·斯通纳/空间句法公司[J];世界建筑;2005年11期
2 比尔·希利尔,克里斯·斯塔茨,黄芳;空间句法的新方法[J];世界建筑;2005年11期
3 杨滔;;说文解字:空间句法[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1期
4 ;空间句法理论与数字城市的空间物态[J];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04期
5 吕瑞杰;;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古城交通网络分析研究——以太原古城为例[J];城市建筑;2013年20期
6 张愚,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J];建筑师;2004年03期
7 ;空间句法访谈[J];城市建筑;2005年07期
8 杨滔;;空间句法与理性的包容性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3期
9 杨滔;;空间句法是建筑决定论的回归?——读《空间是机器》有感[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5期
10 傅搏峰;吴娇蓉;陈小鸿;;空间句法及其在城市交通研究领域的应用[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飞;荣丽华;刘胜宾;;基于空间句法的区位分析初探——以呼和浩特如意总部基地规划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刚;王金岩;左长安;董睿;;济南商业中心时空变迁研究——空间句法与历史—地理描述分析的结合性互证[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3 夏海山;吴一强;;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商业布局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吕耿;;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初探——以哈尔滨三马地区空间策略规划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乃彦;;对低生活成本住区街道的空间句法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晗;;基于空间句法的长沙城市意象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7 邓凌云;黄军林;陈健;;基于空间句法的长沙商业中心演变研究[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8 史宜;杨俊宴;;城市中心区空间区位选择的空间句法研究——以南京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滔;;从空间句法的角度看参与式的空间规划[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10 余伟平;;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应用[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鹏;空间句法理论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解读—承德避暑山庄空间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泉晓;基于空间句法原理的青海郭麻日历史文化名村空间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何烨;基于空间句法的西安大华1935空间布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彭益e
本文编号:288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8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