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RP-混凝土界面有效粘结长度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4 08:05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与混凝土界面的典型破坏模式是FRP与混凝土基层的剥离,因此FRP与混凝土基层之间有效粘接长度与剥离承载力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采用双面剪切试件开展试验,得到了不同组别试件的AFRP-混凝土界面粘接剪应力与应变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另外,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基于ACI 440.2R-08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AFRP-混凝土界面有效粘结长度修正模型。研究成果可供相关规范修订时参考。
【文章来源】:人民长江. 2020,51(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试件组成示意(单位:mm)
试验采用双面剪切试件,纵向纤维中部沿长度方向从木隔板边缘开始,每隔20 mm布置一个应变片,直至试件加载端端部。用MTS动静万能试验机进行位移控制,速率为0.2 mm/min,加载方式如图2所示。3 试验结果及分析
本文依据文献[14],采用变异系数IAE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如公式(1)所示。为了便于理解分析,本文取L200试件进行试验值和模型值的对比分析,误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图4 AFRP-混凝土界面粘结剪应力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FRP和GFRP混杂后与混凝土界面性能试验研究[J]. 袁娇娇,火映霞,侯新宇. 建筑科学. 2015(11)
[2]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J]. 杨勇新,岳清瑞,胡云昌. 建筑结构学报. 2001(03)
博士论文
[1]FRP-混凝土界面行为研究[D]. 陆新征.清华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2862
【文章来源】:人民长江. 2020,51(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试件组成示意(单位:mm)
试验采用双面剪切试件,纵向纤维中部沿长度方向从木隔板边缘开始,每隔20 mm布置一个应变片,直至试件加载端端部。用MTS动静万能试验机进行位移控制,速率为0.2 mm/min,加载方式如图2所示。3 试验结果及分析
本文依据文献[14],采用变异系数IAE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如公式(1)所示。为了便于理解分析,本文取L200试件进行试验值和模型值的对比分析,误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图4 AFRP-混凝土界面粘结剪应力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FRP和GFRP混杂后与混凝土界面性能试验研究[J]. 袁娇娇,火映霞,侯新宇. 建筑科学. 2015(11)
[2]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J]. 杨勇新,岳清瑞,胡云昌. 建筑结构学报. 2001(03)
博士论文
[1]FRP-混凝土界面行为研究[D]. 陆新征.清华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2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06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