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遗产的施工技术分析及保护措施加固效果

发布时间:2021-03-08 09:55
  为严格控制地表沉降,最大限度地减小施工对不可复制建筑遗产的影响,结合郑州地铁3号线近距离侧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七纪念塔的实际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建立隧道-土体-建筑遗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盾构施工前二七纪念塔周边加固效果、施工技术参数优化、施工现场实测值与数值计算值对比分析;验证了排桩加固效果、施工技术参数选取的合理性、数值计算和监测数据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适宜的加固措施和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降,保证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遗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0(2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遗产的施工技术分析及保护措施加固效果


区间线路侧穿二七塔平面图

线路图,区间,线路,地铁


地铁1号线二七广场站施工时,已对二七塔进行了加固,在二七塔北侧打设一排φ800@1 000 mm的隔离桩,范围是62 m,桩底标高为71.54 m,距离地面为29 m,位于地铁3号线二七广场站~顺城街站区间右线南侧。在右线隧道里程YDK15+713处距隔离桩最近,距离仅为0.41 m。隔离桩距离筏板基础的水平距离为7.044 m,距离地面建筑物台阶的水平距离为0.5 m。盾构施工的影响里程为YDK15+684.886~YDK15+729.886,长度为45 m,隧道顶部埋深为17.76~18.02 m,坡度为5.140‰。区间线路与二七塔相对位置平面图如图1所示,区间线路侧穿二七塔横剖如图2[12]所示。1.3 工程地质

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盾构,建筑物


二七塔段地质剖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趋势[J]. 汪鸣.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9(07)
[2]地铁线路穿越急倾斜煤层采空塌陷区相似模型试验[J]. 黄昌富,迟大祥,田书广,丁银平,常聚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31)
[3]浅析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J]. 张乃钰.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5)
[4]盾构动态施工对邻近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影响研究[J]. 夏光辉,朱逢斌,张海亚,杨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3)
[5]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古建筑物施工技术研究[J]. 王衍丰.  现代隧道技术. 2016(04)
[6]北京地铁六号线盾构施工风险分析[J]. 黄俐,梁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06)
[7]郑州地铁建设和运营中的二七纪念塔保护方案[J]. 唐文鹏,王志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2(11)
[8]盾构侧穿邻近古建筑的施工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加固效果的研究[J]. 吴昌将,张子新,丁文其,张登雨.  岩土工程学报. 2012(01)
[9]盾构侧穿邻近古建筑地表长期沉降预测与分析[J]. 张登雨,张子新,吴昌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10)
[10]盾构隧道盾尾同步注浆机理与注浆参数的确定[J]. 宋天田,周顺华,徐润泽.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及其对邻近高速铁路桥桩和线路影响的研究[D]. 刘喆.北京交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同步注浆条件下盾构施工引起的隧道和地表沉降及其控制研究[D]. 徐英晋.北京交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070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070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