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浅圆仓基础桩-土的共同作用实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8 17:19
  大型浅圆仓的桩基础不仅要承担100kPa~160kPa的荷载,还要考虑平均每年需要7次~14次装卸粮对于桩基础的要求。我国每年有6亿吨的粮食产量,随着国际粮食贸易的增加,每年需增加建设以104为数量级的粮仓建设。然而,在100kPa~160kPa荷载下对浅圆仓桩—土共同作用、桩基础承载力性状研究并不成熟、桩基础实际沉降变形与相关《规范》矛盾显著。因此,深入研究大型浅圆仓桩—土共同作用、桩基础承载力性状以及沉降变形,并且提出优化桩基基础布置方案,对于保证我国大型浅圆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现场试验监测浅圆仓建设以及试运营过程中的桩顶反力,桩间土压力分析桩、土承载性状、桩土分担荷载比以及桩-土共同作用机理。针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以等效作用层总和法和等代实体深基础法计算浅圆仓桩基础沉降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根据大量的实测值为依据对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提出一定的修正,为大型浅圆仓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仓体—桩基础—地基”的一体化三维非线性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在加载过程中桩顶反力、桩间土的承载力变化,以...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浅圆仓基础桩-土的共同作用实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浅圆仓现场图

示意图,技术路线,论文,示意图


14(3)在装粮100MN的过程中,采集浅圆仓的仓体沉降值。通过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和等代实体深基础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与实测沉降数据对比分析,深入探讨浅圆仓桩基础在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关系,从而为以后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4)利用大型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仓体—桩基椽地基”的一体化三维非线性数值计算模型,基于数值模型对桩、土的承载性能和沉降变形特性进行数值分析,从而对桩、土的荷载传递机理、桩土分担荷载比、桩间土承载力、沉降变形特性总结出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土体、桩体的变形模量、土体泊松比以及优化桩基础布置方案分析桩基承载力、沉降变化、桩土分担荷载比,为浅圆仓的桩基础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1.3.2论文技术路线以山东日照市某粮储备库的单体浅圆仓的桩基础为工程背景,以研究浅圆仓的桩―土共同作用为目的,通过现场试验,理论计算浅圆仓的桩基础沉降与实测对比分析,利用大型数值模拟软件ABAQUS数值模拟依次深入研究,采用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桩图2论文技术路线示意图

浅圆仓基础桩-土的共同作用实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试验现场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堆煤软土场地中群桩体系工作性能的数值分析[J]. 王腾,席爱斌,崔春义,孟坤,梁志孟,邢国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9(01)
[2]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地基中刚性桩桩土相互作用研究[J]. 孙永鑫,刘海涛,何春晖,朱毅,朱斌.  工业建筑. 2018(11)
[3]桩-土-承台相互作用的有限元简化模型[J]. 符成,朱俊,方波.  水运工程. 2018(11)
[4]考虑桩-土作用的PHC管桩极限变形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乔赵阳,陶桂兰,潘跃鹏.  水运工程. 2018(07)
[5]超长桩竖向承载性状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J]. 罗滔,傅少君,敖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01)
[6]海岸软土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及应用[J]. 崔静,邵敏明,高华喜.  水运工程. 2017(12)
[7]CFG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试验研究[J]. 郅彬,李戈,王永鑫,郭洁,王番.  建筑结构. 2017(23)
[8]超长桩竖向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J]. 梅靖宇,邓友生,王欢,周友,王露,彭凯.  建筑结构. 2017(S2)
[9]PTC管桩竖向承载性能现场试验研究[J]. 郎瑞卿,陈昆,闫澍旺,曾伟,苑红凯,段晓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0)
[10]荷载作用下桩间相互作用系数计算分析[J]. 侯思强,郭院成,李明宇,张浩.  铁道建筑. 2017(06)

博士论文
[1]中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邓国清.武汉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变刚度群桩基础性能数值分析及沉降计算研究[D]. 崔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超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原位试验与分析[D]. 谭立.华南理工大学 2015
[3]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的桩基础工程特性分析与研究[D]. 刘峰.长安大学 2008
[4]黄土地区单桩竖向承载力与沉降特性的研究[D]. 张展弢.西安理工大学 2003
[5]一种桩—土三维等厚度接触单元及其应用研究[D]. 刘用暖.西安理工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71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071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8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