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特性与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5:19

  本文关键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特性与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筑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在众多事故成因中,一系列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建筑施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众多研究学者多聚焦于对个体不安全行为的研究,而对建筑工人群体视角下的行为互动涉及较少,因此,较难解决管理中存在的个体行为多变性与难控性问题,而上升到群体层次则具有一定规律可循。关注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规律,有助于从群体视角阻断偶发个体不安全行为向多发群体不安全行为的转变,乃至恶性循环的产生,有效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故亟待进行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特性与机理研究,以此提高建筑工人管理水平。本文基于行为主义理论、传播动力学理论及结构方程理论等,通过实地调查、图论分析、模型构建、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建筑工人不安行为的传播特性与机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行为观察、实地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实现对建筑工人群体特征的提炼、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现象及概念的描述。2.基于传播动力学理论,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的方法,实现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过程的分析;基于行为主义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和图论分析等方法,实现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方式的分析。3.基于上述研究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实现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的识别;从传播过程考虑,依据影响因素的识别结果,通过实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实现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从传播方式考虑,基于结构方程理论,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软件分析等方法,实现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4.基于上述研究内容,通过理论分析等方法,实现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能够实现不安全行为的复制、演化和扩散,传播过程包括行为接触、意向采纳、尝试体验和强化扩散四个阶段,传播方式分为示范模仿与感染从众。示范模仿具有传播速度较快、广度较小、力度较强及内容较直观等特点;感染从众具有传播速度较慢、广度较大、力度较弱和内容较抽象等特点。示范模仿能够实现偶发的个体不安全行为向频发的群体不安全行为演变,再通过感染从众诱发新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作用于传播过程,并显现出一定的作用关系。个体安全素养、安全氛围等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负相关;任务及安全用具不方便程度则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正相关;而关键人物的影响程度、群体成员的关系密切程度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具有双向催化作用。其中,关键人物的影响程度等与不安全行为的示范模仿显著相关,群体成员的关系密切程度等与不安全行为的感染从众显著相关。
【关键词】:施工安全 建筑工人 不安全行为 行为传播 实地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7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29
  • 1.1 研究背景14-17
  • 1.1.1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建筑施工事故的主因14-15
  • 1.1.2 行为传播对行为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5-17
  • 1.2 研究现状17-22
  • 1.2.1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综述17-19
  • 1.2.2 涉及传播的相关研究综述19-22
  • 1.3 研究现状分析22-23
  • 1.4 研究范围、内容和意义23-27
  • 1.4.1 研究范围23
  • 1.4.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23-26
  • 1.4.3 研究意义26-27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7-29
  • 1.5.1 研究方法27-28
  • 1.5.2 技术路线28-29
  • 第二章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现状调查29-36
  • 2.1 调查概况29-31
  • 2.1.1 调查开展的基本情况29-30
  • 2.1.2 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30-31
  • 2.2 建筑工人的群体特征31-34
  • 2.2.1 群体活动31-32
  • 2.2.2 群体成员角色32
  • 2.2.3 群体成员间的连接32-33
  • 2.2.4 建筑工人群体的组织结构33-34
  • 2.3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现象及概念34-35
  • 2.3.1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现象34-35
  • 2.3.2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定义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过程与方式分析36-48
  • 3.1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过程分析36-40
  • 3.1.1 传播动力学模型的设定及构建36-38
  • 3.1.2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过程分析38-40
  • 3.2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方式分析40-46
  • 3.2.1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方式40-41
  • 3.2.2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示范模仿的分析41-42
  • 3.2.3 示范模仿的特点提炼42-43
  • 3.2.4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感染从众的分析43-45
  • 3.2.5 感染从众的特点提炼45-46
  • 3.2.6 传播方式间的差异与联系分析46
  • 3.3 本章小结46-48
  • 第四章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48-71
  • 4.1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识别48-49
  • 4.2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49-53
  • 4.2.1 影响因素的类别划分及作用关系50
  • 4.2.2 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50-53
  • 4.3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53-69
  • 4.3.1 结构方程理论及模型应用分析54-59
  • 4.3.2 基于SEM模型的影响因素与传播方式相关性假设提出59-61
  • 4.3.3 基于SEM理论的指标确立61-63
  • 4.3.4 基于SEM模型的影响因素与传播方式的关系分析63-69
  • 4.4 本章小结69-71
  • 第五章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预防与控制71-77
  • 5.1 不安全行为示范模仿的预防与控制71-72
  • 5.1.1 引导不安全行为示范模仿的催化因素的阻力作用71-72
  • 5.1.2 加强不安全行为示范模仿的阻力因素的优化作用72
  • 5.2 不安全行为感染从众的预防与控制72-74
  • 5.2.1 引导不安全行为感染从众的催化因素的阻力作用72-74
  • 5.2.2 加强不安全行为感染从众的阻力因素的优化作用74
  • 5.3 两种不安全行为传播方式交叉部分的预防与控制74-76
  • 5.3.1 加强两种传播方式共同阻力因素的优化作用74-75
  • 5.3.2 改善两种传播方式共同动力因素的恶化作用75-76
  • 5.4 本章小结76-77
  • 第六章 结论77-79
  • 6.1 主要成果77
  • 6.2 研究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4
  • 致谢84-85
  • 发表论文和主要科研情况85-86
  • 附录A86-88
  • A.1 第一轮访谈提纲86
  • A.1.1 访谈对象:建筑工人86
  • A.1.2 访谈对象:安全员与管理层86
  • A.2 第二轮访谈提纲86-88
  • A.2.1 访谈对象:新工人86-87
  • A.2.2 访谈对象:班组长、技术骨干87
  • A.2.3 访谈对象:所有受访工人87-88
  • 附录B88-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锴;生产过程中个体不安全行为及其控制[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姜金善;杜绝不安全行为 减少事故的发生[J];化工劳动保护;2001年07期

3 梁玉光,陈建田;煤矿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对策[J];安全与健康;2002年19期

4 黄清武,陈伯辉,沈斐敏;人的不安全行为干预技术[J];安全与健康;2002年23期

5 王文先;对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J];中国矿业;2003年07期

6 林金本,黄俊才;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J];安全与健康;2003年17期

7 王文先;对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J];安防科技;2004年10期

8 刘凤艳;;控制不安全行为的三种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07期

9 付相秋,姜安治;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5年06期

10 薛福连;;怎样克服不安全行为[J];现代职业安全;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腊元;;不安全行为的剖析与控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梁文彦;;关爱生命 安全发展——不安全行为心理浅析[A];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曲作明;刘子英;史燕伟;;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危害辨识方法的应用[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赖德贤;;浅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张静;;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法探索[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薛爱玲;;杜绝不安全行为 确保安全生产[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谢英晖;;不安全行为与零事故活动[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学锋;;对安全生产中不安全行为控制的几点认识[A];山东铁道学会铁路运输安全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1年

9 车超;王天生;;安全沟通卡在实际应用中问题的探讨[A];“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论文集[C];2014年

10 丁魁强;;行车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与风险控制[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连家;扬子全员查找身边“不安全行为”[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邵敏;海孜矿助职工告别不安全行为[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黄斌 俞春华;不安全行为坚决纠正[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薛福连;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对策[N];经理日报;2003年

5 张玉发;行为、心理与安全生产[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杨文礼;马岭管子站对不良现象模拟罚款[N];中国石油报;2007年

7 郑红光;矿校联手研究和控制不安全行为[N];经理日报;2007年

8 唐相彦;有执行才有安全[N];人民铁道;2007年

9 山东省淄博市燃料公司 刘修殿;反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应对症下药[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10 周洪亮 董莉;“与不安全行为告别,做有素养的安全人”[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高瑞霞;不安全行为意向对煤矿火灾险兆事件作用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3 任玉辉;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赵广金;煤田地质钻探员工的可靠性因素测试及不安全行为的评估[D];天津大学;2012年

5 孙淑英;家具企业实木机加工作业安全行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梁振东;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7 李磊;矿工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及组合干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孟春;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认知机理及应用[D];清华大学;2012年

9 宁德春;矿井建设项目安全事故机理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徐卫东;海洋石油工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顺;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协同管理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白吉磊;新龙公司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赵泓超;基于生理—心理测量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4 邹湘凯;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5 张定;基于风险的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暴露及控制机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建生;金能公司井下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解学才;非煤矿山生产过程人因分析及建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冯鹏;安全行为态度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研究—感情承诺的调节作用[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9 潘杰锋;基于不安全行为校正模型的电力集体企业安全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刘禹彤;考虑行为的码头作业流程安全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特性与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07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5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