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南头古城空间形态与其物理环境的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6 15:10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形成的产物。在深圳分布着大量的城中村。深圳城中村在长期自身无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建筑密度高、人口基数大、环境质量堪忧的现状。追求高密度空间建设,造成了空间质量不规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对于城中村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对其外观的装饰,忽视了空间与物理环境居住环境的宜居性,其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作为深圳市典型的城中村,南头古城见证了深圳的成长,未来南头古城不会被拆除,以综合整治为主。因此解决宜居性问题十分重要。物理环境层面,选取了物理环境中的温度、风速、室外光照强度、噪声作为评价指标,选取城市形态中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围合度、街道朝向、街道高宽比作为变量指标,以探求空间形态与物理环境的关联性。同时,本文对南头古城空间及其现存环境现状问题进行介绍,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角度综述了目前对于城市住区物理环境的研究,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住区空间形态与物理环境相关研究方法,以及物理环境模拟技术手段进行重点研究。研究思路上,首先,本研究对南头古城物理环境及空间形态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南头古城空间现状进行片区、节点、街道三个层面梳理,选取出典型空间作为调研点位...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城中村研究综述
        1.3.2 空间形态对物理环境影响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南头古城空间形态与物理环境基础性研究
    2.1 南头古城发展历程
        2.1.1 南头古城区位及气候条件
        2.1.2 南头古城空间形成历程
    2.2 古城空间现状
        2.2.1 南头古城片区形态
        2.2.2 南头古城节点空间形态
        2.2.3 南头古城道路空间形态
    2.3 南头古城环境状况
        2.3.1 气候影响因素
        2.3.2 其他环境问题
    2.4 物理环境评价标准
        2.4.1 热环境评价标准
        2.4.2 光环境评价标准
        2.4.3 声环境评价标准
    2.5 南头古城保护规则
        2.5.1 片区层面规划目标
        2.5.2 核心节点和主要道路规划目标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头古城物理环境现状研究
    3.1 南头古城物理环境现状调研
        3.1.1 南头古城调研点位选择
        3.1.2 物理环境调研
    3.2 南头古城热环境现状研究
        3.2.1 南头古城热环境模拟
        3.2.2 南头古城热环境研究
    3.3 南头古城光环境现状研究
        3.3.1 南头古城光环境模拟
        3.3.2 南头古城光环境研究
    3.4 南头古城声环境现状研究
        3.4.1 南头古城声环境模拟
        3.4.2 南头古城声环境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形态指标与物理环境指标的关系
    4.1 片区形态指标与物理环境指标的关系
        4.1.1 建筑密度
        4.1.2 容积率
        4.1.3 片区整治建议
    4.2 节点形态指标与物理环境指标的关系
        4.2.1 围合度
        4.2.2 节点整治建议
    4.3 道路形态指标与物理环境指标的关系
        4.3.1 街道朝向
        4.3.2 街道高宽比
        4.3.3 街道整治建议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统计
    附录二 :南头古城声、光、热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三 :南头古城保护相关政策
    附录四 :噪声相关法规
    附录五 :热环境模拟软件校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的最新进展[J]. 赵亚博,臧鹏,朱雪梅.  城市发展研究. 2019(10)
[2]紫线弹性划定下的老城区可持续再生路径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J]. 董亚晖,吕斌.  规划师. 2019(16)
[3]城中村建筑物理环境分析及微改造[J]. 周孝清,方武宏,李丽.  建筑节能. 2019(08)
[4]昆明高校西向教室自然光环境实测分析[J]. 魏丽瞩,李莉萍.  城市建筑. 2019(21)
[5]基于实测及Radiance模拟的徽州传统天井民居光环境研究[J]. 段忠诚,黄晨辰,姚刚.  建筑技艺. 2019(01)
[6]建筑处理对特大空间声场特性的影响[J]. 刘培杰,赵越喆,吴硕贤.  中国铁道科学. 2018(04)
[7]深圳市典型住区热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吴昌广,夏丽丽,林姚宇,王耀武,龚咏喜,张文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5(06)
[8]深圳市城中村的热环境特征与热岛强度分析[J]. 郭秋萍,邹振东,李宏永,邱国玉.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3)
[9]非正规住房市场下深圳城中村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化研究[J]. 马航.  南方建筑. 2013(02)
[10]历史街区声喜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周志宇,康健,金虹.  建筑科学. 2012(08)

博士论文
[1]深圳城中村空间价值及更新研究[D]. 李景磊.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城市空间形态对主城区气候影响研究[D]. 周雪帆.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自然通风下外窗性能对广州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D]. 骆诗哲.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厦门传统街巷夏季热环境实测模拟与优化研究[D]. 黄耀辉.华侨大学 2018
[3]后城市化背景下的杭州骆家庄“城中村”空间研究[D]. 戚骁锋.浙江大学 2017
[4]深圳典型城市街峡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D]. 魏子恒.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5]城市中心区声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研究[D]. 钱舒皓.东南大学 2015
[6]城市中心区热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研究[D]. 孙欣.东南大学 2015
[7]深圳市下沙村物理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 娄云.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8]基于舒适性设计的高层住区景观环境研究[D]. 高振国.沈阳建筑大学 2013
[9]哈尔滨城市住区日照环境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D]. 金春花.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10]南京市居住外环境日照设计研究[D]. 王琨.南京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89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89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