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中国古代建筑材料贝壳灰的物理力学性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11:42
  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约95%的碳酸钙(CaCO3)和少量壳质素。古人用贝壳烧制成贝壳灰,用作建筑砌筑材料或胶凝材料。贝壳灰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应用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东南沿海诸多古建筑都采用了贝壳灰作凝胶材料。本文目的是全面了解贝壳灰作为建筑材料的性质,服务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本文勘察了东南沿海古建筑,研究了古建筑贝壳灰的分布、历史、烧制工艺,矿物、化学成分,微观性质和物理性质。以取自东南沿海福建省厦门市的贝壳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煅烧贝壳制得贝壳灰,研究其矿物、化学成分。对比不同砂灰比和水灰比条件下贝壳灰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特别的,论文还研究了糯米浆对贝壳灰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古建筑贝壳灰样品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约占50%—90%,且部分样品含有机物成分,这些有机物中有可能有糯米浆。贝壳灰样品可以观察到内有细小的裂隙,这些裂隙有的呈现线状,有的呈现网状;(2)掺加黏土矿物煅烧贝壳制得的贝壳灰含有水硬性成分β-硅酸钙(β-CS),且在1000℃条件下生成的β-CS含量最多;(3)砂灰比S/L=1:2、水灰比W/L=0.6的贝壳灰样品抵抗软化和崩解的能力最强,抗剪...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贝壳灰研究现状
        1.2.2 水硬性石灰研究现状
        1.2.3 无机-有机胶凝材料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贝壳灰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2.1 贝壳灰的历史及分布范围
    2.2 烧制工艺
    2.3 小结
3 古建筑中贝壳灰的性质
    3.1 矿物、化学成分及微观性质测试
    3.2 古代建筑物贝壳灰样品物理性质测试
        3.2.1 测试方法
        3.2.2 测试结果
    3.3 小结
4 现制贝壳灰的性质
    4.1 样品制备
    4.2 矿物成分
    4.3 耐崩解性质测试
    4.4 力学性质测试
        4.4.1 抗剪强度测试
        4.4.2 抗压强度测试
    4.5 添加糯米浆对贝壳灰性质的影响
        4.5.1 含水率
        4.5.2 抗剪强度
        4.5.3 抗压强度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建筑石灰灰浆的光谱分析技术[J]. 刘照军,王继英,王文佳,杨蕊.  光散射学报. 2016(01)
[2]皖南牌坊传统灰浆的科技研究[J]. 魏国锋,孙升,王成兴,张秉坚,陈希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07)
[3]桐油灰浆材料的物理性能与显微结构[J]. 魏国锋,方世强,李祖光,张秉坚.  建筑材料学报. 2013(03)
[4]基于风化剥落深度的衢州古城墙小西门岩石砌块和蛎灰勾缝条长期抗风化能力研究[J]. 杨志法,张中俭,周剑,李丽慧.  工程地质学报. 2013(01)
[5]我国古代建筑中两种传统硅酸盐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J]. 李黎,赵林毅,王金华,李最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10)
[6]中国古代石灰的燔烧及应用论略[J]. 容志毅.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1(01)
[7]广东地区古建筑灰塑的修复工艺[J]. 康新民.  古建园林技术. 2009(01)
[8]以糯米灰浆为代表的传统灰浆——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J]. 杨富巍,张秉坚,潘昌初,曾余瑶.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9(01)
[9]砂灰比和砂的级配对CA砂浆抗压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J]. 王强,阿茹罕,阎培渝.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8(06)
[10]石质文物表面生物矿化保护材料的仿生制备[J]. 刘强,张秉坚.  化学学报. 2006(15)

博士论文
[1]荷载与环境作用下青砖及其砌体结构的损伤劣化规律与机理[D]. 赵鹏.东南大学 2016
[2]多级结构石墨烯/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机理研究[D]. 姚成立.安徽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有机三合土的性能研究与仿制[D]. 戴敏.中国海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91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91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