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自复位超弹性SMA筋梁柱节点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8 17:19
  为提高框架结构的耗能能力和自恢复能力,提出了基于超弹性SMA筋的功能自恢复梁柱节点。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平台,采用SMA材料自复位双旗形本构模型,建立了自复位SMA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了低周往复作用下有限元模拟,得出节点的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通过与现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节点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参数分析,分别考虑了SMA材料的配置数量、配置长度和屈服强度等参数,分析了SMA材料参数对节点的滞回性能和自复位能力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弹性SMA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具有较高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自复位SMA筋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力下的"双旗形"滞回性能。SMA筋材力学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在适筋条件下,SMA配置数量越大,残余位移越小,复位能力越强;相同条件下,SMA筋超过塑性铰长度后,对节点性能影响不大;适筋条件下,提高SMA筋的屈服强度会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以及自复位能力。 

【文章来源】:工程力学. 2020,37(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震工程:从抗震、减隔震到可恢复性[J]. 周颖,吴浩,顾安琪.  工程力学. 2019(06)
[2]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研究进展[J]. 吕西林,武大洋,周颖.  建筑结构学报. 2019(02)
[3]混凝土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研究[J]. 唐昌辉,朱孝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6)
[4]摩擦耗能型SMA杆自复位梁柱节点滞回性能分析[J]. 李灿军,周臻,谢钦.  工程力学. 2018(04)
[5]梁柱节点的单元模型校准与其组合体试验方法对比[J]. 赵雯桐,杨红,傅剑平,李波.  建筑结构学报. 2017(05)
[6]偏心结构自复位复合摩擦阻尼器平扭耦联震动控制振动台试验研究[J]. 钱辉,李宏男,郜新军.  土木工程学报. 2016(S1)
[7]新型自复位SMA耗能梁段的滞回性能[J]. 刘文渊,孙国华,冷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6(04)
[8]OpenSEES中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模型关键问题的研究与验证[J]. 解琳琳,叶献国,种迅,蒋庆.  工程力学. 2014(03)
[9]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摩擦阻尼器设计及试验研究[J]. 钱辉,李宏男,任文杰,陈淮.  建筑结构学报. 2011(09)
[10]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崔迪,李宏男,宋钢兵.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5(01)

博士论文
[1]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 傅剑平.重庆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钢连梁研究[D]. 程光明.浙江大学 2018
[2]基于SMA/ECC的新型自复位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裴金召.郑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94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194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