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沈阳商业步行街空间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3 01:33
在沈阳的城市建设和更新迭代过程中,商业步行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具研究意义的三条历史街区为中街、太原街和西塔街。随着城市的发展,街区的空间形态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随之一些问题也相应产生。论文目的主要是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得到三条步行街区的可达性指标,从七个方面对比出几条步行街可达性高低。从而学习其优势,发现其空间形态的不足之处。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使商业步行街可达性得到改善。本文基于两个关键点进行研究,其一是空间句法理论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其二是沈阳商业步行街空间形态研究。首先本论文阐述了其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在此引入了论文关键的两个理论,空间句法与商业步行街。空间句法即为研究方法,对其概况、方法、模型以及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研究内容依托沈阳三条商业步行街:中街、太原街、西塔街为对象,分别对其历史特点、设计规划风格以及街巷交叉口的分布进行了详细介绍及对比。本论文运用了两种空间句法理论及方法进行研究,即轴线法和视域法。先使用UCL Depthmap软件,导出中街、太原街、西塔街的轴线图及视域图。在轴线法中分别得到三条街道的集成度、控制值、深度值以及可连接度...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研究对象介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步行街研究进展
1.4.2 空间句法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解读
2.1 空间句法概述
2.2 空间句法方法论
2.2.1 凸状多边形法
2.2.2 轴线法
2.2.3 视域法
2.2.4 所有线法
2.3 空间构型分析量化因子
2.3.1 连接度(Connectivity Value,简称ON)
2.3.2 控制值(Control Value)
2.3.3 深度值(Depth Value)
2.3.4 整合度(Integration Value,简称Rn)
2.3.5 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
2.4 方法论的应用
2.5 空间句法实例
第三章 沈阳步行街空间格局解析
3.1 沈阳市步行历史街区分析
3.1.1 中街历史街区形成与发展
3.1.2 太原街历史街区形成与发展
3.2 沈阳市步行街空间形态特征
3.2.1 中街空间形态特征
3.2.2 太原街空间形态特征
3.2.3 西塔街空间形态特征
3.3 沈阳市步行街巷交叉口形态分析
3.4 沈阳市步行街巷交叉口人流分析
第四章 沈阳步行街景观空间句法解析
4.1 前期准备
4.1.1 生成轴线图
4.1.2 确定边界
4.2 沈阳商业区句法解析
4.2.1 沈阳商业区集成度解析
4.2.2 沈阳步行街控制值解析
4.2.3 沈阳步行街连接度分析
4.2.4 沈阳步行街深度值解析
4.2.5 沈阳步行街协同度解析
4.3 沈阳核心步行街轴线图解析
4.3.1 中街轴线图解析
4.3.2 太原街轴线图解析
4.3.3 西塔街轴线图解析
4.4 沈阳核心步行街视域解析
4.4.1 中街视域解析
4.4.2 太原街视域解析
4.4.3 西塔视域解析
4.5 沈阳核心步行街句法指标对比
第五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问题
5.2.1 中街步行街主要问题
5.2.2 太原街步行街主要问题
5.2.3 西塔步行街主要问题
5.3 解决办法及建议
5.3.1 遵循交互性原则
5.3.2 空间发展优化
5.4 主要创新点
5.5 不足之处
5.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公共空间互动景观设计研究——以沈阳市长白岛森林公园为例[J]. 秦一博. 美术大观. 2017(04)
[2]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城市公园空间组织分析与设计管理应用——凸边形地图分析方法初探[J]. 翟宇佳. 中国园林. 2016(03)
[3]社区居民适宜步行距离阈值研究[J]. 王宁,杜豫川. 交通运输研究. 2015(02)
[4]一种改进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地铁可达性演变研究——以广佛地铁为例[J]. 周群,马林兵,陈凯,曹小曙. 经济地理. 2015(03)
[5]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J]. 刘滨谊,张亭. 中国园林. 2010(11)
[6]空间句法轴线地图在方格路网城市应用中的空间单元分割方法改进[J]. 邵润青. 国际城市规划. 2010(02)
[7]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4——行动观察法[J]. 戴菲,章俊华. 中国园林. 2009(02)
[8]论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秩序[J]. 范俊芳,文友华. 中外建筑. 2007(03)
[9]空间句法与空间认知[J]. 茹斯·康罗伊·戴尔顿,窦强. 世界建筑. 2005(11)
[10]厦门旧城街巷空间特色及其保护对策[J]. 兰贵盛. 规划师. 2004(06)
博士论文
[1]基于空间句法的多尺度城市空间网络形态研究[D]. 杨滔.清华大学 2017
[2]空间句法理论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解读—承德避暑山庄空间环境研究[D]. 孙鹏.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基于空间组构理论的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策略分析[D]. 鲁政.江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空间句法的广府古城空间研究[D]. 王向凯.河北工程大学 2020
[2]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市西山区中小学布局研究[D]. 尹忠燕.云南大学 2019
[3]基于空间句法的防灾公园空间分析与优化[D]. 屠梦慈.苏州科技大学 2018
[4]基于空间句法的沈阳市中街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D]. 周兆强.东北大学 2017
[5]基于空间句法的博物馆外部空间研究[D]. 王天宽.合肥工业大学 2016
[6]基于空间句法的武汉市综合性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D]. 孙雅婷.华中农业大学 2015
[7]基于空间句法的南京河西中轴三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彭耕.东南大学 2015
[8]郑州城市商业中心布局的空间句法研究[D]. 张玥.河南农业大学 2014
[9]基于空间句法的梅山文化园空间形态研究[D]. 易婷.湖南大学 2014
[10]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研究[D]. 钱冶澄.厦门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02030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研究对象介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步行街研究进展
1.4.2 空间句法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解读
2.1 空间句法概述
2.2 空间句法方法论
2.2.1 凸状多边形法
2.2.2 轴线法
2.2.3 视域法
2.2.4 所有线法
2.3 空间构型分析量化因子
2.3.1 连接度(Connectivity Value,简称ON)
2.3.2 控制值(Control Value)
2.3.3 深度值(Depth Value)
2.3.4 整合度(Integration Value,简称Rn)
2.3.5 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
2.4 方法论的应用
2.5 空间句法实例
第三章 沈阳步行街空间格局解析
3.1 沈阳市步行历史街区分析
3.1.1 中街历史街区形成与发展
3.1.2 太原街历史街区形成与发展
3.2 沈阳市步行街空间形态特征
3.2.1 中街空间形态特征
3.2.2 太原街空间形态特征
3.2.3 西塔街空间形态特征
3.3 沈阳市步行街巷交叉口形态分析
3.4 沈阳市步行街巷交叉口人流分析
第四章 沈阳步行街景观空间句法解析
4.1 前期准备
4.1.1 生成轴线图
4.1.2 确定边界
4.2 沈阳商业区句法解析
4.2.1 沈阳商业区集成度解析
4.2.2 沈阳步行街控制值解析
4.2.3 沈阳步行街连接度分析
4.2.4 沈阳步行街深度值解析
4.2.5 沈阳步行街协同度解析
4.3 沈阳核心步行街轴线图解析
4.3.1 中街轴线图解析
4.3.2 太原街轴线图解析
4.3.3 西塔街轴线图解析
4.4 沈阳核心步行街视域解析
4.4.1 中街视域解析
4.4.2 太原街视域解析
4.4.3 西塔视域解析
4.5 沈阳核心步行街句法指标对比
第五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问题
5.2.1 中街步行街主要问题
5.2.2 太原街步行街主要问题
5.2.3 西塔步行街主要问题
5.3 解决办法及建议
5.3.1 遵循交互性原则
5.3.2 空间发展优化
5.4 主要创新点
5.5 不足之处
5.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公共空间互动景观设计研究——以沈阳市长白岛森林公园为例[J]. 秦一博. 美术大观. 2017(04)
[2]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城市公园空间组织分析与设计管理应用——凸边形地图分析方法初探[J]. 翟宇佳. 中国园林. 2016(03)
[3]社区居民适宜步行距离阈值研究[J]. 王宁,杜豫川. 交通运输研究. 2015(02)
[4]一种改进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地铁可达性演变研究——以广佛地铁为例[J]. 周群,马林兵,陈凯,曹小曙. 经济地理. 2015(03)
[5]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J]. 刘滨谊,张亭. 中国园林. 2010(11)
[6]空间句法轴线地图在方格路网城市应用中的空间单元分割方法改进[J]. 邵润青. 国际城市规划. 2010(02)
[7]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4——行动观察法[J]. 戴菲,章俊华. 中国园林. 2009(02)
[8]论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秩序[J]. 范俊芳,文友华. 中外建筑. 2007(03)
[9]空间句法与空间认知[J]. 茹斯·康罗伊·戴尔顿,窦强. 世界建筑. 2005(11)
[10]厦门旧城街巷空间特色及其保护对策[J]. 兰贵盛. 规划师. 2004(06)
博士论文
[1]基于空间句法的多尺度城市空间网络形态研究[D]. 杨滔.清华大学 2017
[2]空间句法理论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解读—承德避暑山庄空间环境研究[D]. 孙鹏.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基于空间组构理论的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策略分析[D]. 鲁政.江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空间句法的广府古城空间研究[D]. 王向凯.河北工程大学 2020
[2]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市西山区中小学布局研究[D]. 尹忠燕.云南大学 2019
[3]基于空间句法的防灾公园空间分析与优化[D]. 屠梦慈.苏州科技大学 2018
[4]基于空间句法的沈阳市中街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D]. 周兆强.东北大学 2017
[5]基于空间句法的博物馆外部空间研究[D]. 王天宽.合肥工业大学 2016
[6]基于空间句法的武汉市综合性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D]. 孙雅婷.华中农业大学 2015
[7]基于空间句法的南京河西中轴三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彭耕.东南大学 2015
[8]郑州城市商业中心布局的空间句法研究[D]. 张玥.河南农业大学 2014
[9]基于空间句法的梅山文化园空间形态研究[D]. 易婷.湖南大学 2014
[10]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研究[D]. 钱冶澄.厦门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02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0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