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分析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3 02:37
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大学校园景观建设在新的设计理论指导下向着人性化、生态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行,而校园景观作为体现校园理念和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既是学生生活的基础物质保障,又是潜移默化陶冶学生性情的重要场所,是校园规划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是校园景观空间的使用主体,校园景观要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诉求为目标,建设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校园环境,通过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校园地域和文化特点,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校园景观设计原则。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先进校园景观规划理论的总结,对校园景观的规划策略进行研究,并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校园中的使用主体-学生出发,以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为依据,通过对学生的行为分析总结出学生的行为心理对校园景观产生的影响,指出当今校园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使用者的身份提出适宜的校园景观规划原则,探讨相应的设计策略。结合国内外优秀校园规划案例,对进一步的设计实践提供指导的方向。最后以齐鲁师范学院景观设计为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创设满足学生行为需求的校园空间。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案例研究
1.4.3 实地观察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校园景观
2.1.1 校园景观的概念
2.1.2 国外校园景观研究现状
2.1.3 国内校园景观研究现状
2.2 行为科学
2.2.1 行为科学的概念
2.2.2 行为科学的产生背景
2.2.3 行为科学的内涵特征
2.3 环境心理学
2.3.1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2.3.2 环境心理学的演进过程
第三章 校园环境景观与大学生行为特点分析
3.1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特点
3.1.1 明确的功能分区
3.1.2 丰富的空间层次
3.1.3 浓厚的文化氛围
3.2 大学生的行为模式
3.2.1 大学生的行为需求
3.2.2 大学生的行为类型
3.2.3 大学生的行为形态
3.2.4 大学生的行为特征
3.3 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问题
3.3.1 校园风格的趋同化
3.3.2 以人为本理念的不足
3.3.3 景观单一缺乏生态性
第四章 基于行为分析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4.1 影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因素
4.1.1 自然因素
4.1.2 人文因素
4.1.3 社会因素
4.2 基于行为分析的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4.2.1 校园文化的独特性
4.2.2 景观环境的生态性
4.2.3 空间秩序的合理性
4.3 基于行为分析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4.3.1 建构有序的校园路网
4.3.2 营造合理的动静分区
4.3.3 景观环境“体验感”设计
第五章 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案例调研与分析
5.1 辛辛那提大学
5.1.1 校区概况
5.1.2 主要景观规划内容及特点
5.1.3 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启示
5.1.4 小结
5.2 北京林业大学
5.2.1 校区概况
5.2.2 主要景观规划内容及特点
5.2.3 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启示
5.2.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行为分析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实践
6.1 校园概况
6.1.1 区域位置
6.1.2 基地现状
6.1.3 校园文化
6.2 调查分析
6.3 设计理念和原则
6.3.1 设计理念
6.3.2 设计原则
6.4 总体规划
6.4.1 布局结构
6.4.2 功能分级
6.4.3 景观带设计
6.5 特色景点设计
6.5.1 校园主入口
6.5.2 校前广场
6.5.3 生态湖绿地
6.5.4 生活区绿地
6.5.5 教学区绿地
6.6 专项分析
6.6.1 交通分析
6.6.2 种植规划设计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录1
附录2
本文编号:3202122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案例研究
1.4.3 实地观察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校园景观
2.1.1 校园景观的概念
2.1.2 国外校园景观研究现状
2.1.3 国内校园景观研究现状
2.2 行为科学
2.2.1 行为科学的概念
2.2.2 行为科学的产生背景
2.2.3 行为科学的内涵特征
2.3 环境心理学
2.3.1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2.3.2 环境心理学的演进过程
第三章 校园环境景观与大学生行为特点分析
3.1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特点
3.1.1 明确的功能分区
3.1.2 丰富的空间层次
3.1.3 浓厚的文化氛围
3.2 大学生的行为模式
3.2.1 大学生的行为需求
3.2.2 大学生的行为类型
3.2.3 大学生的行为形态
3.2.4 大学生的行为特征
3.3 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问题
3.3.1 校园风格的趋同化
3.3.2 以人为本理念的不足
3.3.3 景观单一缺乏生态性
第四章 基于行为分析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4.1 影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因素
4.1.1 自然因素
4.1.2 人文因素
4.1.3 社会因素
4.2 基于行为分析的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4.2.1 校园文化的独特性
4.2.2 景观环境的生态性
4.2.3 空间秩序的合理性
4.3 基于行为分析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4.3.1 建构有序的校园路网
4.3.2 营造合理的动静分区
4.3.3 景观环境“体验感”设计
第五章 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案例调研与分析
5.1 辛辛那提大学
5.1.1 校区概况
5.1.2 主要景观规划内容及特点
5.1.3 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启示
5.1.4 小结
5.2 北京林业大学
5.2.1 校区概况
5.2.2 主要景观规划内容及特点
5.2.3 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启示
5.2.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行为分析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实践
6.1 校园概况
6.1.1 区域位置
6.1.2 基地现状
6.1.3 校园文化
6.2 调查分析
6.3 设计理念和原则
6.3.1 设计理念
6.3.2 设计原则
6.4 总体规划
6.4.1 布局结构
6.4.2 功能分级
6.4.3 景观带设计
6.5 特色景点设计
6.5.1 校园主入口
6.5.2 校前广场
6.5.3 生态湖绿地
6.5.4 生活区绿地
6.5.5 教学区绿地
6.6 专项分析
6.6.1 交通分析
6.6.2 种植规划设计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录1
附录2
本文编号:3202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0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