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与台湾两地骑楼街空间形式类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11:20
“骑楼”是十九世纪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其广泛的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闽粤以及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骑楼因为其良好的气候适应性,使得人们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同时骑楼檐下空间转变为十分良好的购物空间。这种“商住混合”的骑楼样式很快在具有相似气候的地区推广开来。广州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西方建筑技术以及审美在这一地区最早融合,骑楼建筑就是在这一语境之下产生的独特地方样式建筑,而且作为当时中国经济中心,广州骑楼建设在政府的支持之下,“遍地开花”,并且被作为城市建设的模范推广到其他省份;台湾地区自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和大陆联系阻断,虽然之前传统建筑样式沿袭自闽南地区,但自1901年之后,台湾地区的骑楼发展基本自成体系,在这样一背景之下骑楼街道产生许多不同于广州的形式。本文以两地骑楼街道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骑楼街道的空间形式。一方面希望借研究骑楼街道这一具有良好气候适应性,功能协调性的建筑,理清其空间形式,为之后亚热带地区都市建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另一方面重点在于两地对比,广州和台湾具有相似的气候,文化同源,骑楼建筑样式自然有很多相似点,但因为空间以及政治原因,两地骑楼各自发展,相互之间并没有影响,...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图片来源:Studies?in?Tectonic?Culture?(1995)迪朗《新课程概述》??
劳吉埃原始木屋?迪朗几何图形表达建筑类型??图2-?2图片来源:Studies?in?Tectonic?Culture?(1995)迪朗《新课程概述》??[8]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与解析[D].天津大学,2002.??17??
300万人城市?人体mod?u?I?e??图2-?1范型类型学图片来源:柯布西耶全集??在接下来将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之下,建筑类型学.发展在时间顺序上可以总结为3??个部分,汪丽君总结为:w原型类型学%?“范型类型学”和“第三种类型学”。PI??2.1.3三种类型学??1.原型类型学??12trloiTrirr^SE??劳吉埃原始木屋?迪朗几何图形表达建筑类型??图2-?2图片来源:Studies?in?Tectonic?Culture?(1995)迪朗《新课程概述》??[8]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与解析[D].天津大学,2002.??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改造”落地之时——恩宁路永庆片区改造设计回顾[J]. 朱志远,宋刚. 建筑技艺. 2017(11)
[2]浅析广州骑楼与闽南骑楼风貌地域性差异[J]. 姚敏瑛. 中外建筑. 2017(03)
[3]建筑类型学视野下的中外骑楼建筑之比较研究[J]. 赵冲,张鹰,诸汉涛. 中外建筑. 2015(12)
[4]广州与厦门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比较研究[J]. 梅青,郑紫嫣. 住宅科技. 2015(07)
[5]新形势下广州骑楼街保护规划探索——以中山六路骑楼街保护规划为例[J]. 余倩雯,王霖,汪成刚. 规划师. 2014(S5)
[6]漳州近代骑楼立面的特征[J]. 李纪翔,陈志宏. 中外建筑. 2014(06)
[7]传统骑楼街与现代商业的一次对话——基于历史保护的上下九步行街更新改造设计[J]. 张智敏. 南方建筑. 2011(02)
[8]泉州近代骑楼与当代骑楼比较[J]. 王珊,关瑞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9]骑楼制度与城市骑楼建筑[J]. 彭长歆,杨晓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10]泉州传统民居中的类设计要素[J]. 关瑞明,陈力.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厦门近代骑楼建筑立面特征及构成要素分析[D]. 姚博健.北京建筑大学 2017
[2]厦门中山路与台北迪化街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 张政.华侨大学 2017
[3]广州骑楼的印象与传承研究[D]. 崔琛瑶.广州大学 2017
[4]岭南骑楼历史街区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D]. 黄万湖.广西师范大学 2017
[5]从《建筑十书》探析西方古代工程知识及思维方式[D]. 高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6]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岭南传统骑楼街空间尺度研究[D]. 殷实.华南理工大学 2015
[7]厦门市旧城区骑楼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高蟒.厦门大学 2014
[8]商业街的界面与空间的关系研究[D]. 孙莉.华侨大学 2013
[9]广州传统骑楼的特点及修缮保护研究[D]. 方剑.湖南大学 2012
[10]近代广州骑楼装饰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 刘楠.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14280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图片来源:Studies?in?Tectonic?Culture?(1995)迪朗《新课程概述》??
劳吉埃原始木屋?迪朗几何图形表达建筑类型??图2-?2图片来源:Studies?in?Tectonic?Culture?(1995)迪朗《新课程概述》??[8]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与解析[D].天津大学,2002.??17??
300万人城市?人体mod?u?I?e??图2-?1范型类型学图片来源:柯布西耶全集??在接下来将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之下,建筑类型学.发展在时间顺序上可以总结为3??个部分,汪丽君总结为:w原型类型学%?“范型类型学”和“第三种类型学”。PI??2.1.3三种类型学??1.原型类型学??12trloiTrirr^SE??劳吉埃原始木屋?迪朗几何图形表达建筑类型??图2-?2图片来源:Studies?in?Tectonic?Culture?(1995)迪朗《新课程概述》??[8]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与解析[D].天津大学,2002.??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改造”落地之时——恩宁路永庆片区改造设计回顾[J]. 朱志远,宋刚. 建筑技艺. 2017(11)
[2]浅析广州骑楼与闽南骑楼风貌地域性差异[J]. 姚敏瑛. 中外建筑. 2017(03)
[3]建筑类型学视野下的中外骑楼建筑之比较研究[J]. 赵冲,张鹰,诸汉涛. 中外建筑. 2015(12)
[4]广州与厦门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比较研究[J]. 梅青,郑紫嫣. 住宅科技. 2015(07)
[5]新形势下广州骑楼街保护规划探索——以中山六路骑楼街保护规划为例[J]. 余倩雯,王霖,汪成刚. 规划师. 2014(S5)
[6]漳州近代骑楼立面的特征[J]. 李纪翔,陈志宏. 中外建筑. 2014(06)
[7]传统骑楼街与现代商业的一次对话——基于历史保护的上下九步行街更新改造设计[J]. 张智敏. 南方建筑. 2011(02)
[8]泉州近代骑楼与当代骑楼比较[J]. 王珊,关瑞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9]骑楼制度与城市骑楼建筑[J]. 彭长歆,杨晓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10]泉州传统民居中的类设计要素[J]. 关瑞明,陈力.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厦门近代骑楼建筑立面特征及构成要素分析[D]. 姚博健.北京建筑大学 2017
[2]厦门中山路与台北迪化街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 张政.华侨大学 2017
[3]广州骑楼的印象与传承研究[D]. 崔琛瑶.广州大学 2017
[4]岭南骑楼历史街区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D]. 黄万湖.广西师范大学 2017
[5]从《建筑十书》探析西方古代工程知识及思维方式[D]. 高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6]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岭南传统骑楼街空间尺度研究[D]. 殷实.华南理工大学 2015
[7]厦门市旧城区骑楼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高蟒.厦门大学 2014
[8]商业街的界面与空间的关系研究[D]. 孙莉.华侨大学 2013
[9]广州传统骑楼的特点及修缮保护研究[D]. 方剑.湖南大学 2012
[10]近代广州骑楼装饰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 刘楠.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14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1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