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残积土地区人工边坡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5 05:12
《广东省地质灾害成灾规律研究》(GDGTKJ2014007)报告指出,广东梅州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本文以广东省国土厅科研课题《梅州市人工边坡稳定分析及其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为依托,采用查阅文献、调查统计、室内外实验和数值模拟多种方法,重点研究不同边坡特性和降雨条件对边坡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梅州边坡灾害以小、中型为主,多为浅层滑坡和土质边坡灾害。此地区灾害频发是因广泛分布花岗岩残积土及其特殊的工程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山地丘陵地貌、人类因发展经济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削坡活动。此外,还统计了梅州削坡情况及降雨情况,为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依据。(2)花岗岩残积土是一种结构性土,经室内直接剪切实验得出残积土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现场单环渗透实验并结合文献得到黏性土、砾质黏性土和全风化花岗岩的饱和渗透系数在1.78×10-5、3.14×10-5、5.00×10-6左右。本文通过土水特征曲线实验、边坡体积含水率实验验证Geo-studio软件的可靠性,并得到桂田村降雨预警阈...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花岗岩残积土[2,3]
第一章 绪 论开研究[4-7]。石按照风化程度至上而下可划分为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残积土已经风化成土状,铁锹、干钻容易挖掘和钻进,组织结构全部破性。波速比 Kv<0.2,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按 N<30 即为残积土[8]。强风化强风化之上的全风化带虽仍具有原岩结构的外观特征,却已不符合岩石“结、呈整体”的定义。一般定义的残积土岩体构造已完全丧失,是风化彻土[9, 10]。由图 1-2 可见,区别于坡积土是经雨雪水冲刷、剥蚀、搬运工及用下顺着山坡逐渐堆积移动而成,花岗岩残积土则是经过物理和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母岩的性质、风化类型、风化程度。花候和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风化残余物能够在原地残留下来,说明残余物之接强度和整体性,使其有不同于其他土的结构和特征,归为特殊土。
图 1-3 花岗岩残积土分类[14]花岗岩残积土粒度组份中粗颗粒与细颗粒分配不均匀,呈“两头多,中间少”状态。天然状态下大多处硬塑-可塑状态,在与水接触时容易发生软化、崩解、土体强度丧失,从而引发地质灾害[15]。花岗岩残积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不均匀和各向异性、崩解软化性、扰动性等诸多性质[16]。我国南北气候有显著差异,南方风化程度要高于北方,风化作用使得土质均匀性差,其归属于中低压缩性土,高强度,大孔隙比,各向物理指标为中-高变异性。浸水后,因花岗岩残积土中的胶结物多可溶于水,土体结构联结和强度丧失,导致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发生碎裂、散体。王辉[17]针对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建立物理实验模型,观察到边坡从顶部开始开裂、变形、滑动这一系列渐进过程,得出失稳基本是滑动面自上而下逐渐破坏最终贯通而成,滑动面大部分由两端沿着结构面的直线和中间土体中的圆弧面组成。花岗岩残积土可能存在母岩的原生裂隙、内外力作用而成的次生裂隙、母岩结构面
本文编号:3248568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花岗岩残积土[2,3]
第一章 绪 论开研究[4-7]。石按照风化程度至上而下可划分为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残积土已经风化成土状,铁锹、干钻容易挖掘和钻进,组织结构全部破性。波速比 Kv<0.2,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按 N<30 即为残积土[8]。强风化强风化之上的全风化带虽仍具有原岩结构的外观特征,却已不符合岩石“结、呈整体”的定义。一般定义的残积土岩体构造已完全丧失,是风化彻土[9, 10]。由图 1-2 可见,区别于坡积土是经雨雪水冲刷、剥蚀、搬运工及用下顺着山坡逐渐堆积移动而成,花岗岩残积土则是经过物理和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母岩的性质、风化类型、风化程度。花候和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风化残余物能够在原地残留下来,说明残余物之接强度和整体性,使其有不同于其他土的结构和特征,归为特殊土。
图 1-3 花岗岩残积土分类[14]花岗岩残积土粒度组份中粗颗粒与细颗粒分配不均匀,呈“两头多,中间少”状态。天然状态下大多处硬塑-可塑状态,在与水接触时容易发生软化、崩解、土体强度丧失,从而引发地质灾害[15]。花岗岩残积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不均匀和各向异性、崩解软化性、扰动性等诸多性质[16]。我国南北气候有显著差异,南方风化程度要高于北方,风化作用使得土质均匀性差,其归属于中低压缩性土,高强度,大孔隙比,各向物理指标为中-高变异性。浸水后,因花岗岩残积土中的胶结物多可溶于水,土体结构联结和强度丧失,导致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发生碎裂、散体。王辉[17]针对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建立物理实验模型,观察到边坡从顶部开始开裂、变形、滑动这一系列渐进过程,得出失稳基本是滑动面自上而下逐渐破坏最终贯通而成,滑动面大部分由两端沿着结构面的直线和中间土体中的圆弧面组成。花岗岩残积土可能存在母岩的原生裂隙、内外力作用而成的次生裂隙、母岩结构面
本文编号:3248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4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