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02:09
水对于人类聚居空间营造的重要性自古已达成共识,传统乡村水系统不仅是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是乡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水系统与乡村空间关系有三:一、仅凭朴素的生态智慧即维系生活、生产中的良性水循环;二、“集、取、用、排”等水基础设施虽然有较大规模,但与院落、道路、景观、公共空间、自然环境等形成有机结合;三、各类“涉水”空间构成优良的景观空间体系,实质性地影响着村落的空间特征。然而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绝大多数村落为满足不断提升的生活、生产需求,在水系统的现代化改造过程中往往更多关注于各类水基础设施自身技术指标,忽略了水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乡村水循环平衡难以长久维系,从而使得乡村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同时现代施工技术将大多数设施入地敷设,虽节省了一定空间、确保了供水排水的安全性,但是破坏了由乡村水系统统领的宜居村落空间组织;这些思考触发了本研究的动机,即技术如何让优雅的继承传统,现代乡村水系统如何良性循环地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塑造村落空间风貌特色。研究以半湿润区与寒冷区交汇的山东区域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水系统概念、空间植入方式、空间组织结构和适变应用等方面对乡村水系...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纽约高线公园空间(图片来源:https://www.gooood.cn/high-line-park-section2.htm)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验”的公共空间,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空间的活力[15]。Kempten水电发电站在空间设计中区别于以往城市基础设施建筑套用表皮来呼应城市环境的做法,设计师更多的考虑将基础设施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设计考虑,从而在满足基础设施实用性的同时形成新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图1.2)。图1.2Kempten水电发电站空间视角(图片来源:刘亚琴.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及其活动的关联性研究—以武汉长江大桥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综上可知,基础设施空间对城乡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丰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可以有力的证明这一点。但目前对于基础设施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层面,对于乡村空间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乡村水基础设施空间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和大尺度的水基础设施系统与乡村发展关系的探究,忽略了水基础设施与乡村空间关系的联系性。乡村水基础设施作为乡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服务功能的作用,而且还与乡村景观、公共空间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于乡村水基础设施空间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5.2水代谢循环相关研究资源代谢理论源于生物学的新陈代谢,指的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19世纪,生物学的新陈代谢概念被马克思等学者延伸至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它描述的是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16]。虽然新陈代谢的思想很早便延展到建筑学领域,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城市资源代谢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1965年Wolman在其著作《城市代谢》中引入了城市新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陈代谢的概念,认为城市系统的运作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个包含输入与输出的线性城市代谢模型[17];20世纪90年代,城市新陈代谢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衍生,并被广泛用于测度城市一区域尺度的社会经济代谢,此时的城市资源代谢概念不仅局限于城市物理结构和生境的直接变换,水代谢循环也被纳入到城市新陈代谢的内涵中,并获得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对城市水代谢循环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国内也逐渐开展相关的模型研究,部分学者通过系统动力学、生态网络分析等经典模型的建构,展开了对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区的城市水代谢循环模式和经济环境效益的系统研究[18](图1.3)。图1.32007年上海市水环境代谢图(图片来源:邵田.中国东部城市水环境代谢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8)随着新城代谢概念的不断延伸,水代谢循环在乡村领域的也展开了研究。李响(2017)梳理乡村循环再生空间研究中提出乡村水循环应当结合乡村景观进行一体化设计,并探讨了其中的可能性[19];张铁坚等(2010)针对当前农村水资源急剧恶化的状况,分析了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生命周期中供给、利用、回归三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结合起来,建立农村健康的水代谢循环体系[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途径分析[J]. 刘德东,石飞,刘廷廷,张娟. 中国水利. 2019(09)
[2]基于Agent的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进展[J]. 练继建,徐梓曜,宾零陵,徐奎,CHANHoi Yi. 水科学进展. 2019(02)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J]. 许珊珊,陈楚文. 现代园艺. 2019(03)
[4]寒地乡村宜居社区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策略研究[J]. 荣婧宏,刘晓光,吴冰. 低温建筑技术. 2018(12)
[5]美丽村庄规划中雨水集蓄利用与低影响设计[J]. 张文中,宋姣. 山西建筑. 2018(36)
[6]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及其设计策略研究[J]. 陈力,杨晓慧,关瑞明. 建筑与文化. 2018(06)
[7]山地型村落及水系统的空间形态研究——以半湿润区典型村落为例[J]. 孔亚暐,宗烨. 建筑与文化. 2018(01)
[8]从“海绵城市”视角反思乡村景观规划[J]. 冯艳,刘传龙,胡继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2)
[9]略论依法加强农村空闲宅基地的使用与管理[J]. 郭艳梅. 农家参谋. 2017(20)
[10]论景观都市主义实践中的城市基础设施[J]. 黄宇驾. 中外建筑. 2016(12)
博士论文
[1]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互馈研究[D]. 康红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智慧转译的南旺分水枢纽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D]. 王梦颖.山东建筑大学 2019
[2]基于LPS理念的太行山脉于家古村水空间绩效分析[D]. 刘斯迪.吉林建筑大学 2018
[3]苏南水网乡村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策略研究[D]. 武玲.苏州科技大学 2018
[4]新型乡村生活圈规划及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 张贝贝.山东建筑大学 2018
[5]资源代谢理念下的生态乡村设计研究[D]. 赵彦博.山东建筑大学 2017
[6]秦岭北麓乡村循环再生机制及其空间模式研究[D]. 李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7]“海绵”理念下的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周艳.武汉大学 2017
[8]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基础设施公园构建研究[D]. 周欣蔚.北京林业大学 2016
[9]农户庭院微环境生态化构建技术研究[D]. 刘星池.山东农业大学 2015
[10]基于基础设施都市主义的城市空间整合设计[D]. 张硕松.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71846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纽约高线公园空间(图片来源:https://www.gooood.cn/high-line-park-section2.htm)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验”的公共空间,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空间的活力[15]。Kempten水电发电站在空间设计中区别于以往城市基础设施建筑套用表皮来呼应城市环境的做法,设计师更多的考虑将基础设施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设计考虑,从而在满足基础设施实用性的同时形成新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图1.2)。图1.2Kempten水电发电站空间视角(图片来源:刘亚琴.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及其活动的关联性研究—以武汉长江大桥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综上可知,基础设施空间对城乡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丰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可以有力的证明这一点。但目前对于基础设施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层面,对于乡村空间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乡村水基础设施空间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和大尺度的水基础设施系统与乡村发展关系的探究,忽略了水基础设施与乡村空间关系的联系性。乡村水基础设施作为乡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服务功能的作用,而且还与乡村景观、公共空间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于乡村水基础设施空间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5.2水代谢循环相关研究资源代谢理论源于生物学的新陈代谢,指的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19世纪,生物学的新陈代谢概念被马克思等学者延伸至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它描述的是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16]。虽然新陈代谢的思想很早便延展到建筑学领域,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城市资源代谢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1965年Wolman在其著作《城市代谢》中引入了城市新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陈代谢的概念,认为城市系统的运作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个包含输入与输出的线性城市代谢模型[17];20世纪90年代,城市新陈代谢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衍生,并被广泛用于测度城市一区域尺度的社会经济代谢,此时的城市资源代谢概念不仅局限于城市物理结构和生境的直接变换,水代谢循环也被纳入到城市新陈代谢的内涵中,并获得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对城市水代谢循环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国内也逐渐开展相关的模型研究,部分学者通过系统动力学、生态网络分析等经典模型的建构,展开了对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区的城市水代谢循环模式和经济环境效益的系统研究[18](图1.3)。图1.32007年上海市水环境代谢图(图片来源:邵田.中国东部城市水环境代谢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8)随着新城代谢概念的不断延伸,水代谢循环在乡村领域的也展开了研究。李响(2017)梳理乡村循环再生空间研究中提出乡村水循环应当结合乡村景观进行一体化设计,并探讨了其中的可能性[19];张铁坚等(2010)针对当前农村水资源急剧恶化的状况,分析了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生命周期中供给、利用、回归三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结合起来,建立农村健康的水代谢循环体系[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途径分析[J]. 刘德东,石飞,刘廷廷,张娟. 中国水利. 2019(09)
[2]基于Agent的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进展[J]. 练继建,徐梓曜,宾零陵,徐奎,CHANHoi Yi. 水科学进展. 2019(02)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J]. 许珊珊,陈楚文. 现代园艺. 2019(03)
[4]寒地乡村宜居社区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策略研究[J]. 荣婧宏,刘晓光,吴冰. 低温建筑技术. 2018(12)
[5]美丽村庄规划中雨水集蓄利用与低影响设计[J]. 张文中,宋姣. 山西建筑. 2018(36)
[6]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及其设计策略研究[J]. 陈力,杨晓慧,关瑞明. 建筑与文化. 2018(06)
[7]山地型村落及水系统的空间形态研究——以半湿润区典型村落为例[J]. 孔亚暐,宗烨. 建筑与文化. 2018(01)
[8]从“海绵城市”视角反思乡村景观规划[J]. 冯艳,刘传龙,胡继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2)
[9]略论依法加强农村空闲宅基地的使用与管理[J]. 郭艳梅. 农家参谋. 2017(20)
[10]论景观都市主义实践中的城市基础设施[J]. 黄宇驾. 中外建筑. 2016(12)
博士论文
[1]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演化的互馈研究[D]. 康红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智慧转译的南旺分水枢纽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D]. 王梦颖.山东建筑大学 2019
[2]基于LPS理念的太行山脉于家古村水空间绩效分析[D]. 刘斯迪.吉林建筑大学 2018
[3]苏南水网乡村景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策略研究[D]. 武玲.苏州科技大学 2018
[4]新型乡村生活圈规划及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 张贝贝.山东建筑大学 2018
[5]资源代谢理念下的生态乡村设计研究[D]. 赵彦博.山东建筑大学 2017
[6]秦岭北麓乡村循环再生机制及其空间模式研究[D]. 李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7]“海绵”理念下的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周艳.武汉大学 2017
[8]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基础设施公园构建研究[D]. 周欣蔚.北京林业大学 2016
[9]农户庭院微环境生态化构建技术研究[D]. 刘星池.山东农业大学 2015
[10]基于基础设施都市主义的城市空间整合设计[D]. 张硕松.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71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37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