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形节点域工字形柱弱轴刚性组合连接中轻骨料混凝土楼板的有效宽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16:36
在组合梁中,楼板与钢梁的共同作用是通过抗剪连接件来实现的,对于完全抗剪组合梁由于剪力滞后效应的存在,使得楼板中的应力分布极其复杂,为了简化计算,引入了楼板有效宽度的概念,使用楼板有效宽度来计算楼板组合效应的影响。对于楼板有效宽度的影响及计算方法,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基本都是针对组合梁进行的研究,而且对于刚性组合连接中楼板有效宽度的研究也集中在工字形柱强轴连接,对于工字形柱弱轴连接的研究少之又少。在实际工程中,工字形柱弱轴方向的连接同强轴一样普遍,因此找到一种适合弱轴刚性组合连接中楼板有效宽度的设计方法,对工程设计及科学研究都有较高的科学意义。本文在箱形节点域工字形柱弱轴刚性连接的基础上,将轻骨料混凝土楼板应用于新型弱轴刚性组合连接中,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带轻骨料混凝土楼板的弱轴刚性组合连接进行模拟研究。首先,对与轻骨料混凝土楼板刚性组合连接在正、负弯矩作用下楼板有效宽度相关的因素(包括梁柱尺寸、楼板尺寸等)进行变参数分析,在分析出极限正弯矩和极限负弯矩作用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运用MATLAB软件分别拟合出相应的楼板有效宽度计算公式,对公式的适用性及可靠性进行讨论,并与各国...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钢结构建筑
图 1.2 组合节点认为钢结构的刚性连接具有良好的塑性及韧性,在地震作用地震能量,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然而发生于上世纪Nanbu 地震[5]和美国的 Northridge 地震[6]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这研究中发现,梁柱节点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塑性,而是在梁缝处发生了严重的脆性破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于组合节点是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组成,使得要高,受力机理也相对复杂。设计中应考虑楼板组合效应,宽度的计算方法并不统一,且主要是针对组合梁的,对于组计算方法。内外学者对各种轻骨料混凝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轻骨火性、耐久性及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势,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凝土具有轻质高强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重更轻,更
第一章 绪论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6G519)[14]中推荐使用的连接方式。虽广泛应,但是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在梁端发生塑性屈曲,这显然不满柱弱梁”的规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箱形节点域DRBS型弱轴连接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J]. 卢林枫,刘岩,李康生.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19(03)
[2]方管束腹板削弱型弱轴连接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 卢林枫,艾龙,郝振奋,张廷强,陈李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02)
[3]H形梁-柱弱轴角钢折形腹板连接的抗震性能分析[J]. 卢林枫,陈李锰,郝振奋. 结构工程师. 2019(01)
[4]弱轴连接组合节点的滞回性能分析[J]. 徐莹璐,卢林枫,马蓬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5]箱形节点域H形柱弱轴削弱型连接的设计方法[J]. 苟海刚,刘杰,卢林枫. 钢结构. 2018(08)
[6]带悬臂梁段的弱轴连接组合节点循环荷载试验研究[J]. 卢林枫,徐莹璐,郑宏,周天华,黄鹏刚.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7)
[7]考虑楼板组合作用的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张冬芳,贺拴海,赵均海,代岩,张磊.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7)
[8]箱形节点域工字形柱弱轴盖板加强连接的设计方法[J]. 苟海刚,郑辉晓,卢林枫.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1)
[9]轻骨料混凝土性能、本构关系和破坏机理研究进展[J]. 范利丹,李培涛,余永强,张子建. 混凝土. 2017(11)
[10]楼板厚度对蜂窝组合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J]. 贾连光,张梓健,徐晓霞,李显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博士论文
[1]带混凝土楼板的钢框架梁柱弱轴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D]. 徐莹璐.长安大学 2018
[2]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楼板空间组合效应[D]. 陶慕轩.清华大学 2012
[3]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D]. 刘殿忠.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及参数优化分析[D]. 葛海峰.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箱形节点域工字形柱钢框架的抗震性能与节点域剪切变形效应研究[D]. 袁野.长安大学 2016
[3]钢-混凝土组合梁正常使用阶段时有效翼缘宽度的研究[D]. 李俊文.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梁端扩大翼缘型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边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 刘子龙.长安大学 2015
[5]梁端加腋型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边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 于颢杰.长安大学 2015
[6]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楼板有效宽度及组合梁刚度放大系数有限元研究[D]. 包晗.合肥工业大学 2015
[7]扩大翼缘式节点域箱形加强型工字形柱弱轴连接单调荷载试验研究[D]. 张浩松.长安大学 2014
[8]钢材微观损伤准则在钢框架极端荷载条件下损伤分析中的应用[D]. 李文超.长安大学 2014
[9]刚性组合节点在负弯矩和拉力共同作用下的性能[D]. 赵金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10]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拉弯受力性能分析[D]. 高山.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55607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钢结构建筑
图 1.2 组合节点认为钢结构的刚性连接具有良好的塑性及韧性,在地震作用地震能量,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然而发生于上世纪Nanbu 地震[5]和美国的 Northridge 地震[6]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这研究中发现,梁柱节点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塑性,而是在梁缝处发生了严重的脆性破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于组合节点是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组成,使得要高,受力机理也相对复杂。设计中应考虑楼板组合效应,宽度的计算方法并不统一,且主要是针对组合梁的,对于组计算方法。内外学者对各种轻骨料混凝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轻骨火性、耐久性及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势,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凝土具有轻质高强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重更轻,更
第一章 绪论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6G519)[14]中推荐使用的连接方式。虽广泛应,但是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在梁端发生塑性屈曲,这显然不满柱弱梁”的规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箱形节点域DRBS型弱轴连接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J]. 卢林枫,刘岩,李康生.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19(03)
[2]方管束腹板削弱型弱轴连接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 卢林枫,艾龙,郝振奋,张廷强,陈李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02)
[3]H形梁-柱弱轴角钢折形腹板连接的抗震性能分析[J]. 卢林枫,陈李锰,郝振奋. 结构工程师. 2019(01)
[4]弱轴连接组合节点的滞回性能分析[J]. 徐莹璐,卢林枫,马蓬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5]箱形节点域H形柱弱轴削弱型连接的设计方法[J]. 苟海刚,刘杰,卢林枫. 钢结构. 2018(08)
[6]带悬臂梁段的弱轴连接组合节点循环荷载试验研究[J]. 卢林枫,徐莹璐,郑宏,周天华,黄鹏刚.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7)
[7]考虑楼板组合作用的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张冬芳,贺拴海,赵均海,代岩,张磊.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7)
[8]箱形节点域工字形柱弱轴盖板加强连接的设计方法[J]. 苟海刚,郑辉晓,卢林枫.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1)
[9]轻骨料混凝土性能、本构关系和破坏机理研究进展[J]. 范利丹,李培涛,余永强,张子建. 混凝土. 2017(11)
[10]楼板厚度对蜂窝组合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J]. 贾连光,张梓健,徐晓霞,李显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博士论文
[1]带混凝土楼板的钢框架梁柱弱轴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D]. 徐莹璐.长安大学 2018
[2]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楼板空间组合效应[D]. 陶慕轩.清华大学 2012
[3]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D]. 刘殿忠.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及参数优化分析[D]. 葛海峰.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箱形节点域工字形柱钢框架的抗震性能与节点域剪切变形效应研究[D]. 袁野.长安大学 2016
[3]钢-混凝土组合梁正常使用阶段时有效翼缘宽度的研究[D]. 李俊文.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梁端扩大翼缘型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边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 刘子龙.长安大学 2015
[5]梁端加腋型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边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 于颢杰.长安大学 2015
[6]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楼板有效宽度及组合梁刚度放大系数有限元研究[D]. 包晗.合肥工业大学 2015
[7]扩大翼缘式节点域箱形加强型工字形柱弱轴连接单调荷载试验研究[D]. 张浩松.长安大学 2014
[8]钢材微观损伤准则在钢框架极端荷载条件下损伤分析中的应用[D]. 李文超.长安大学 2014
[9]刚性组合节点在负弯矩和拉力共同作用下的性能[D]. 赵金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10]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拉弯受力性能分析[D]. 高山.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55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5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