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上海城市绿地夏季降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10-26 02:43
  城市绿地在夏季高温时具有明显降温作用,但在不同地区降温效果及其影响因子存在一定差异。以上海市为例,基于高分影像和实地观测,调查分析了18个典型样地夏季降温效应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发现:上海城市绿地夏季日均降温1.17—5.60℃,其中67%观测样地降温幅度低于平均值(2.51℃);绿地降温幅度与对照点的环境温度显著正相关,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26℃时,城市绿地降温效应不明显;此外,城市绿地覆被格局对其降温效应有明显影响,当绿地乔木密度增加5%、叶面积指数增大1或者水面比例增加20%时,可使夏季绿地降温率分别提高1.73%、1.66%和1.18%。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优化提升上海城市绿地覆被格局可有效提升夏季绿地降温效应。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1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上海城市绿地夏季降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观测样点降温幅度箱线图

趋势图,绿地,幅度,趋势


图3为观测样地中心与对照点温差的日间变化趋势,其中6个样地观测期内出现降雨事件。整体上来看,观测样地上午(8:00—11:00)、中午(11:00—14:00)、下午(14:00—18:00)的平均降温幅度分别为3.13℃、2.56℃和2.27℃,除滴水湖公园(DSP)和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WWP)以外,其余样点上午降温幅度高于其他时间段,其中奉浦四季生态园(FEP)和海湾国家森林公园(BNP)下午降温幅度略高于中午。滴水湖公园(DSP)下午降温幅度最高,为7.3℃,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WWP)降温幅度在中午达到最大值。此外,一天中局部下雨会影响绿地的热岛效应,其中嘉北郊野公园(JCP)于13:00—16:00左右持续降雨,浦江郊野公园(PCP)在14:30—16:30出现小雨,昆秀湖湿地公园(KWP)和双桥公园(SQP)也在下午出现降雨。在这些时间段内对照点与观测点的气温差值为负,在其他晴朗的时间段内,气温差值为正(图3),这说明在雨天中绿地降温效应不明显,在晴朗无云的天气下,公园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更明显。

城市绿地,格局,相关性,因子


表3 绿地降温率及观测点与对照点地表覆被特征Table 3 Values of the landscape parameters in the 18 monitored urban green spaces 样地Sites 降温率Cooling rate/% 观测点Observation site 对照点Reference site 叶面积指数LAI 灌木盖度Shrub cover/% 草坪盖度Turf cover/% 水面比例Water cover/% 不透水面比Impervious land cover/% 乔木密度Tree density/(株/m2) 硬化地面比例Pavement cover/% 交通用地比例Road cover/% SQP 4.54 1.36 16.84 38.67 0.00 16.07 0.037 40.88 25.32 GGE 6.93 2.31 11.97 19.00 0.00 5.81 0.083 37.84 30.39 GCP 9.46 2.23 35.00 29.00 5.43 0.36 0.085 100.00 0.00 JCP 2.92 1.32 20.00 22.00 0.00 55.23 0.070 22.55 0.00 CRG 3.86 1.84 20.67 10.00 10.06 18.60 0.058 55.00 47.85 PCP 3.61 1.54 29.90 40.23 22.68 3.05 0.070 34.64 0.00 WJP 4.89 2.51 8.15 45.50 12.58 6.69 0.065 29.35 21.01 DSP 15.99 2.97 0.00 44.80 64.08 6.95 0.148 68.55 53.58 GSE 5.87 1.51 29.33 4.20 10.30 21.90 0.070 38.55 33.55 BNP 5.42 3.08 1.48 28.50 0.00 19.65 0.098 42.48 0.00 GHR 6.67 2.01 0.00 4.20 1.56 0.00 0.153 64.95 64.95 FEP 4.60 1.86 35.33 34.10 21.37 14.88 0.043 34.50 33.50 KWP 6.20 1.17 5.56 12.50 34.45 13.45 0.023 84.43 33.10 GFP 8.00 1.25 6.67 56.43 0.00 14.17 0.060 63.91 47.90 SNP 10.97 3.87 28.78 27.00 5.82 7.08 0.080 80.36 8.65 FXP 8.76 3.56 61.67 17.78 0.00 10.90 0.060 80.32 43.39 GLR 6.73 2.35 54.33 40.00 0.00 10.35 0.050 62.31 38.56 WWP 10.38 2.14 58.33 21.10 33.89 0.00 0.128 68.53 26.07 LAI:Leaf area index为降低不同覆被格局因子之间的内部相关性,开展绿地内部7个覆被格局因子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图6),叶面积指数、乔木密度、草坪密度和水面比例均与绿地斑块面积相关,其中LAI、乔木密度和水面比例与绿地面积呈较强的正相关,而灌木盖度与绿地面积负相关,原因可能在于观测样地群落结构以乔草为主;乔木密度和灌木盖度均与叶面积指数正相关,绿地内不透水面比例与叶面积指数为负相关,其中乔木密度的相关性最强;而水面比例与乔木密度也表现出较强相关性,原因可能是水体较多的绿地斑块更适宜乔木生长;叶面积指数与乔木密度和不透水面比例负相关性较强,因为在缓冲区面积内,不透水面比例的增加意味着植被覆盖面积的减少。整体来看,乔木密度和面积有着较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2(P<0.05),优化乔木种植方式、提高乔木植株密度有助于提升绿地降温效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昆明市绿地斑块特征对地表降温的影响[J]. 钮子鹏,章皖秋,岳彩荣.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6)
[2]上海市城市空间功能结构研究综述[J]. 郭帅新,林久人.  南都学坛. 2018(06)
[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夏季绿地小气候及人体环境舒适度效应分析[J]. 张彪,Majid AMANI-BENI,史芸婷,谢高地.  生态科学. 2018(05)
[4]高温天气植被蒸腾与遮荫降温效应的变化特征[J]. 王晓娟,孔繁花,尹海伟,徐海龙,李俊生,蒲英霞.  生态学报. 2018(12)
[5]上海城市热岛的变化特征[J]. 徐伟,杨涵洧,张仕鹏,茅懋,陈琛,梁萍,夏立.  热带气象学报. 2018(02)
[6]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J]. 栾博,柴民伟,王鑫.  生态学报. 2017(15)
[7]城市公园对夏季热环境的影响——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J]. 阮俊杰.  生态环境学报. 2016(10)
[8]北京城市绿地群落结构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J]. 高吉喜,宋婷,张彪,韩永伟,高馨婷,冯朝阳.  资源科学. 2016(06)
[9]上海常绿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研究[J]. 薛雪,张金池,孙永涛,庄家尧,王鹰翔.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10]北京市六环内绿色空间滞蓄雨水径流功能的变化评估[J]. 张彪,王硕,李娜.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9)



本文编号:3458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58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e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