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吐鲁番坎儿井水量监测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发布时间:2017-05-07 14:01

  本文关键词:吐鲁番坎儿井水量监测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吐鲁番地区处于中国西北内地,其干旱炎热的气候造成该地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坎儿井是吐鲁番盆地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生态维护的重要水源,是一种古老神奇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是我国古代新疆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水文地质特点创造出的水利设施,工程的主体是位于地下的“暗渠”,该工程是通过水的自重流由地下暗渠输送到用水区。坎儿井主要由人工开挖的竖井、暗渠、明渠、蓄水的涝坝等部分组成,被吐鲁番各族人民誉为“生命之泉”。环境的破坏以及吐鲁番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坎儿井出现断流而不能正常供水;同时许多大型水利设施的兴建,使当地对坎儿井的依赖程度降低,导致许多坎儿井年久失修、功能逐渐丧失并最终被废弃。坎儿井作为一种古老的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数百年来为新疆地区的农业灌溉做出了巨大的经济贡献。除此之外,坎儿井对当地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鉴于坎儿井对当地的重要性以及面临日渐衰退的现状,对坎儿井的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日益重要。通过对坎儿井近几年的水量监测与动态分析可知,从2006年至2014年所监测的坎儿井中干涸了6条,现能正常监测的坎儿井数量为14条。除了可用的坎儿井的数量减少之外,坎儿井的总出水量也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为了吐鲁番地区人们的生存、生产与当地的生态用水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坎儿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迫在眉睫。具体建议如下:(1)维护和整修坎儿井,确保坎儿井能够正常供水,改进防渗措施,减少水资源损失。(2)保护艾丁湖,艾丁湖作为地表水源能够通过影响地下水水位从而影响坎儿井水源的供给。(3)从人们的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坎儿井 水量监测 动态分析 水资源 合理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1.12;TV21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9-10
  • 1.1.1 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水资源概况9
  • 1.1.2 吐鲁番地下水特征9-10
  • 1.1.3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0
  • 1.2 坎儿井的衰落与原因分析10-12
  • 1.2.1 坎儿井的形成与分类10-11
  • 1.2.2 坎儿井的衰落与原因11-12
  • 1.3 坎儿井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及现存问题12-13
  • 1.3.1 坎儿井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12
  • 1.3.2 坎儿井水资源现存问题12-13
  • 1.4 主要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13-15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14-15
  • 第二章 吐鲁番坎儿井的水量监测15-23
  • 2.1 坎儿井水量监测的目的和任务15-16
  • 2.1.1 水量监测的目的15
  • 2.1.2 动态监测的任务、内容15-16
  • 2.2 区域概况与坎儿井的结构图16-18
  • 2.2.1 气候16-17
  • 2.2.2 水资源量17
  • 2.2.3 吐鲁番盆地水资源利用状况17-18
  • 2.2.4 坎儿井的结构18
  • 2.3 坎儿井的历年变化和现状18-20
  • 2.3.1 坎儿井的历年变化18-19
  • 2.3.2 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现状19-20
  • 2.4 坎儿井的水量监测成果20-23
  • 2.4.1 水量监测结果20-21
  • 2.4.2 水温监测结果21-23
  • 第三章 吐鲁番坎儿井的水量分析23-53
  • 3.1 坎儿井水量监测分析23-36
  • 3.1.1 吐鲁番市坎儿井水量监测分析23-27
  • 3.1.2 鄯善县坎儿井水量监测分析27-31
  • 3.1.3 托克逊县坎儿井2014年水量监测分析31-36
  • 3.2 坎儿井水量监测动态分析36-50
  • 3.2.1 吐鲁番市坎儿井水量动态分析36-41
  • 3.2.2 鄯善县坎儿井水量动态分析41-45
  • 3.2.3 托克逊县坎儿井水量监测动态分析45-50
  • 3.3 坎儿井灌溉期供水量、灌溉面积、生态供水量推算50-53
  • 3.3.1 灌溉期供水量50
  • 3.3.2 灌溉面积50
  • 3.3.3 生态供水量(非灌溉期水量)的推算方法50-51
  • 3.3.4 坎儿井水量分析小结51-53
  • 第四章 坎儿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53-63
  • 4.1 坎儿井与地表水源关系53-55
  • 4.1.1 艾丁湖主要入湖水系53-54
  • 4.1.2 艾丁湖的区域水循环54-55
  • 4.1.3 坎儿井与艾丁湖的关系55
  • 4.2 坎儿井与地下水水位关系55-58
  • 4.3 坎儿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58-63
  • 4.3.1 坎儿井的保护建议58-59
  • 4.3.2 艾丁湖水资源的保护59
  • 4.3.3 合理利用水资源59-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9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水资源保护》杂志特约通讯员会议在宁召开[J];水资源保护;2000年01期

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J];人民长江;2001年07期

3 张文理,郝仲勇;德国的水资源保护及利用[J];北京水利;2001年03期

4 郭志全,周海山,鲁青;辽宁省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1年08期

5 王泽云;丰润县城水资源保护对策[J];海河水利;2001年05期

6 张学峰,李玉洪,张芳珠,梁海燕;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1年04期

7 徐俊仁;关于我省水资源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江苏水利;2001年04期

8 关立军,王洪亮;浅谈雾灵山保护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J];河北林业科技;2002年06期

9 马冬明,张大伟,毛丽娟;大庆市水资源保护对策与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年03期

10 刘仲桂;德国、法国、荷兰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概况[J];人民珠江;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从学;;加强水资源保护 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A];重庆市水利学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09年

2 贾绍凤;;如何突破中国水资源保护的瓶颈——制度分析与建议[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德敏;周启梁;;三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立法新思路[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王恩庆;;关于陕北煤炭开采中水资源保护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对策[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任晓雪;;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水资源保护面面观[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6 李贵宝;高断军;;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标准的现状和发展建议[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7 苏艳超;韩纯亮;;平山县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思考[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徐洋;王磊;;日本水资源保护标准化情况及启示[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9 高光淑;;浅议忠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A];重庆市水利学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唐云松;;大型滑雪场度假区的人工造雪对环境影响及生态水资源保护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光木;保护水资源是最大的节水[N];长江日报;2005年

2 发行;《水资源保护及其立法》一书出版发行[N];中国水利报;2002年

3 李洪波(浙江余姚市水利学会);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6年

4 柳德新 通讯员  刘和平;我省将建水资源保护监测体系[N];湖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刘士明 刘迎春;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N];朔州日报;2006年

6 胡然邋通讯员 张晓敏;运用司法手段保护水资源[N];天津日报;2008年

7 曾志明邋吴荣微;人大代表视察我市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N];闽西日报;2008年

8 记者 赵亮;我市与上海水资源保护基金会、 同济大学达成初步科技合作意向[N];陇东报;2009年

9 记者 韩金伟;水资源保护手段不能太单一[N];团结报;2009年

10 记者 涂曙明 王健康;开创水资源保护工作新局面[N];中国水利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波;生命周期条件下水资源增值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林祚顶;水资源实时监测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黄兴国;陕西省水资源禀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张春玲;水资源恢复的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白明华;跨国水资源的国际合作法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6 秦长海;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尹鹏;哈尔滨市水资源发展态势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杨朝晖;面向生态文明的水资源综合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9 于义彬;水资源系统风险管理与优化决策理论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叶锐;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启迪;利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常亮;水资源保护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沈文;我国水资源税费改革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林彤;福建省水足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茜茹;临夏回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6 裴强;盘锦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谢丹丹;水资源空间信息系统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刘瑜洁;基于水足迹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叶康;吐鲁番坎儿井水量监测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D];吉林大学;2016年

10 来淼强;浙江省水资源补偿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吐鲁番坎儿井水量监测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49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