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钢渣粉混凝土具有水化热低、粘聚性好、泌水率小等优点,常制成泵送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但是钢渣粉混凝土也存在强度发展慢,早期强度低,后期更多的游离氧化物水化,引起混凝土开裂等问题。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纤维,能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阻止裂缝的扩展。本文通过开展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裂性能等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和钢渣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基本力学性能以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0kg/m3、2kg/m3、3kg/m3、4kg/m3和5kg/m3)和不同钢渣粉掺量(O%、10%、20%、25%、30%和35%)为变量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单掺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增加,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玄武岩纤维掺量为3kg/m3时,效果最佳,强度较素混凝土分别提高了3.7%、8.7%和7.8%;单掺钢渣粉的混凝土随着钢渣粉掺量的增加,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当钢渣粉掺量超过20%时,强度下降较快;对于双掺玄武岩纤维和钢渣粉的混凝土,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3kg/m3、钢渣粉掺量为10%~20%时,混凝土强度较好,较素混凝土可分别增加6.5%、11.9%和1 0.3%,但当钢渣粉掺量大于20%时,强度下降明显。由此可见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的玄武岩纤维和钢渣粉的合适掺量分别为3kg/m3和10%-20%,而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强度而言,具有更好工程意义的玄武岩纤维掺量和钢渣粉掺量分别为3kg/m3和20%。合适掺量下早期力学性能试验表明,钢渣粉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较素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12.4%、8.0%和3.1%,7d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13.9%、14.9%和8.8%,7d抗折强度分别提高-9.0%、12.3%和7.5%,说明玄武岩纤维对钢渣粉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有较明显的提高。四类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表明,钢渣粉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的裂缝降低系数分别为68.0%、85.2%和95.7%,早期抗裂等级分别为二级、一级和一级。可见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效果最好。
【关键词】:钢渣粉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裂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2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1 绪论14-22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4-16
- 1.1.1 课题研究背景14-15
- 1.1.2 课题研究意义15-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9
- 1.2.1 钢渣粉混凝土16-18
- 1.2.2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18-19
- 1.2.3 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的发展前景19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方法19-22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9-20
- 1.3.2 研究目的20
- 1.3.3 研究方法20-22
- 2 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基本理论22-27
- 2.1 钢渣粉的组成与作用机理22-24
- 2.1.1 钢渣粉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22-23
- 2.1.2 钢渣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23
- 2.1.3 钢渣粉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23-24
- 2.1.4 钢渣粉对界面过渡区的影响24
- 2.2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机理24-27
- 2.2.1 复合材料力学理论24-25
- 2.2.2 纤维距离理论25-26
- 2.2.3 多缝开裂理论26-27
- 3 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试验设计和方法27-37
- 3.1 试验材料27-29
- 3.2 试验配合比设计29-32
- 3.2.1 初步配合比29-30
- 3.2.2 试验配合比30-32
- 3.3 试验内容32-33
- 3.4 试件制作及养护33-36
- 3.4.1 试验准备阶段33-34
- 3.4.2 试件制备与养护34-36
- 3.5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36-37
- 3.5.1 试件制作设备36
- 3.5.2 力学性能试验设备36
- 3.5.3 抗裂性能试验设备36-37
- 4 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37-71
- 4.1 试件表面现象37-39
- 4.2 抗压强度测试39-48
- 4.2.1 抗压强度测试方法39
- 4.2.2 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破坏形态39-40
- 4.2.3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及分析40-48
- 4.3 劈裂抗拉强度测试48-57
- 4.3.1 劈裂抗拉强度测试方法48
- 4.3.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试件破坏形态48-49
- 4.3.3 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结果及分析49-57
- 4.4 抗折强度测试57-65
- 4.4.1 抗折强度测试方法57
- 4.4.2 抗折强度试验试件破坏形态57-58
- 4.4.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及分析58-65
- 4.5 早期力学性能测试65-69
- 4.5.1 早期力学性能测试方法65-66
- 4.5.2 早期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66-69
- 4.6 本章小结69-71
- 5 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抗裂性能分析71-80
- 5.1 试验内容71
- 5.2 试验结果测定与计算方法71-73
- 5.3 试验结果与抗裂等级评定73-78
- 5.3.1 素混凝土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73-76
- 5.3.2 钢渣粉混凝土与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76-78
- 5.4 抗裂机理分析78-79
- 5.5 本章小结79-80
- 6 结论与展望80-82
- 6.1 结论80-81
- 6.2 展望81-82
- 参考文献82-86
- 致谢86-87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里;;钢渣挤密桩处理地基[J];住宅科技;1987年03期
2 邓明;钢渣在工程中的合理应用[J];工业建筑;2005年S1期
3 张钧林;吴奕欣;;钢渣综合利用优化方案的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07期
4 王强;;钢渣活性激发的研究进展[J];商品混凝土;2010年05期
5 施惠生;黄昆生;吴凯;郭晓璐;;钢渣活性激发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年01期
6 王玮;郭鹏;栾秀莉;;钢渣热焖工艺防爆喷措施的研究与改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05期
7 黎载波;赵三银;赵旭光;贺图升;蔡森勤;;钢渣在线重构技术的工业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钢渣的性质及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J];硅酸盐建筑制品;1974年03期
9 ;自然养护钢渣空心大砖的生产[J];硅酸盐建筑制品;1975年04期
10 孟祥杰;黄小文;张胜彪;;钢渣粉作掺合料配制混凝土性能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桂林;杨景玲;李可;孙树杉;;生产钢渣粉是钢渣高价值利用的重要途径[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2 吕林女;陈凤琴;刘秀梅;熊付刚;丁庆军;胡曙光;;钢渣粉的水化及其对水泥水化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益民;李永鑫;张洪滔;张文生;贺行洋;;磨细钢渣粉掺合料的活性评价指数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冯向鹏;王荣;吴朝锋;崔金印;;钢渣矿渣复合粉生产现状及展望[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5 高艳青;徐永强;王波;;钢渣粉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A];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明利;;钢渣粉在瓷砖填缝剂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5th NCCM)[C];2013年
7 文天阳;连芳;杨淇;张作顺;张光明;;激发剂对钢渣基脱硫石膏体系性能的影响[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史汉祥;刘玉荣;刘常胜;饶文军;史跃展;焦景民;张彦明;;钢渣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工业运用[A];2013年全国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夏春;孙树杉;朱桂林;张宇;;采用先进可靠的设备,加快钢渣“零排放”[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树青;杨全兵;;钢渣的粉磨特性及其复合技术研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匡华安 张厚东;钢渣综合利用要有政策导航[N];中国冶金报;2005年
2 记者 袁缨;钢渣粉成就高性能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04年
3 唐朝林 夏臻;攀钢钒钛钢渣利用取得新成果[N];中国冶金报;2003年
4 钱强;攀钢废钢渣用于转炉压渣取得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记者 赵文娟;宁钢将上国内首条钢渣综合利用生产线[N];宁波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传佳 通讯员 朱向前;莱钢百万吨钢渣进入循环链[N];中国冶金报;2008年
7 全国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知识竞赛组委会专家组;政策支持钢渣变废为宝[N];中国冶金报;2009年
8 林立恒;铁钢渣萃取活性硅化肥的创新工艺[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9 朱桂林 张淑芩 陈旭斌 郝以党 孙树杉;钢铁渣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10 南京苏材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孙铭海;分段粉磨高效除铁新工艺助推《钢铁渣粉》新标准[N];中国建材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昭阳;钢渣粒子三维电极系统构建及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彭艳周;钢渣粉活性粉末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永鑫;含钢渣粉掺合料的水泥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3年
4 关少波;钢渣粉活性与胶凝性及其混凝土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钢渣配煤对焦炭性能影响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李晃;窑尾钢渣直接外加法生产水泥熟料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5年
3 马驰;冶金钢渣物性分析及碳酸化制备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杨质子;废旧轮胎胶粒改性全钢渣集料混凝土的变形行为及机理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刚林;碳化钢渣制备墙地建材制品[D];济南大学;2015年
6 郝伟;钢渣—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王应乐;基于卧辊磨的钢渣粉制备及其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8 付其;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9 余远明;安钢钢渣辅助胶凝性的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郭宗明;钢渣膨胀、激发及其电阻率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5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