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老城区中小学校园操场地下空间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07 06:4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老城区、老旧小区停车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所以科学、高效、合理地发掘老城区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资源意义重大。通过对国内外各大城市中小学地下空间开发案例、政策的研究,从地下空间特点、技术层面、项目投资管理和经济效益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层面对老城区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利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总结了学校地下空间项目实施急需解决的问题,并结合宁波市海曙老城区中小学地下空间利用现状调研,探讨性地提出了校园地下空间合理化、可实施的开发建议,以期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建筑学角度的参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14975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 宁波市历年汽车保有量发展状况分析图
为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自2013年上半年开始,宁波市治堵办就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宁波市主城区老旧小区停车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对当时宁波市核心的海曙、江东、江北、鄞州4个区28个街道、214个社区、626个小区进行了地毯式的摸底。统计结果显示,主城区老居住小区的配建停车位仅能....
图2 校园地下空间项目开发运营方式
建设资金和运营管理方面,学校可自筹资金开发,也可采用转让使用权的方式,与周边小区联合,吸引开发商进行建设[13],甚至可以改善和创新融资模式,建立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届时政府可在土地使用权、收费和税收政策、运营年限等方面给予特许权....
图3 海曙老城区内中小学及现有公共停车库位置分布
海曙老城区内有包括海曙中心小学、广济中心小学、第二中学、李兴贵中学、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镇明中心小学、翰香小学、赫德实验学校(海曙校区)以及东恩中学在内共9所中小学(如图3),这些学校基本分布于月湖和奉化江周边,学校周边环境基本以老小区和商业为主,学校出入口的街道尺度规模都不大。....
图4 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图
将老城区中小学地下空间作为出发点,以植物根系生长方式为蓝本,提出根系状开发利用模式,如图4(a)。该模式首先完善老城区中小学地下空间,然后拓展节点,利用发展状况较好的地下空间位置中心向外延伸,开拓发展,形成以中小学地下空间为中心的综合地下空间区域。一般而言,从停车点到达出行目的地....
本文编号:4014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014975.html
上一篇:渝东北城口地区黑色页岩微组构特征与膨胀特性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