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格局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格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乡村是人类聚居的基本空间环境,也是我国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乡村景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紧密联系着人们的生活。然而长期以来,得到人们更多关注的往往是传统园林及现代城市景观的研究,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自然村落数量大大减少,乡村景观也应该向着现代化前进。如何使乡村景观能够顺应城市发展,又能保留其优良的文化景观和乡村风貌,使得乡村景观得以延续、与城市协调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北京市约有五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郊区,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公报,近年来中心城区的人口聚集度有所降低,北京常住人口呈现向郊区集聚的趋势。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山区,该区内有众多的古村落,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个性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同时也是山地型村落景观的典型代表。其中还有多个村落被评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本文前两章节首先对乡村景观的背景资料及概念进行了整理和阐述,对国内外的乡村景观研究展开了梳理。接着,从整体上阐述了门头沟地区的地域性背景和乡村景观的生成环境。通过对门头沟地区的乡村聚落实地考察并分析总结,对该地区的乡村景观格局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门头沟地区古村落作为案例,从村落选址、外部格局、内部结构、景观构成几个方面分层次展开分析和总结。最后,根据对门头沟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格局的研究,以及在此过程中进行的相关分析和所得结论,提出了相对应的保护和规划建议,希望能够对未来对门头沟地区乃至整个城市乡村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建议。
【关键词】:门头沟 乡村景观 自然 古村落 景观格局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内容10-12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3.1 研究目的12-13
- 1.3.2 研究意义13
- 1.4 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乡村景观研究概述15-25
- 2.1 相关概念解析15-18
- 2.1.1 乡村景观15-16
- 2.1.2 古村落16-17
- 2.1.3 景观格局17-18
- 2.2 乡村景观特征18-19
- 2.3 乡村景观格局研究要素19-20
- 2.4 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20-23
- 2.4.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20-22
- 2.4.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22-23
- 2.5 乡村景观发展进程中的问题23-25
- 2.5.1 乡村景观规划现存问题23
- 2.5.2 城镇化和乡村建设发面临问题23-25
- 第三章 门头沟地区乡村景观生成环境25-38
- 3.1 乡村景观生成自然环境25-27
- 3.1.1 地理环境25
- 3.1.2 气候条件25
- 3.1.3 自然景观25-27
- 3.2 乡村景观生成历史文化环境27-30
- 3.2.1 历史背景27
- 3.2.2 文化背景27-29
- 3.2.3 人口分布29-30
- 3.3 乡村景观生成地域资源环境30-38
- 3.3.1 文物古迹资源30-34
- 3.3.2 煤矿资源34-35
- 3.3.3 景观资源35-38
- 第四章 门头沟地区乡村景观外部环境格局38-65
- 4.1 门头沟古村落形成因素38-41
- 4.1.1 自然因素38-39
- 4.1.2 社会因素39
- 4.1.3 文化因素39-40
- 4.1.4 宗教因素40
- 4.1.5 心理因素40-41
- 4.2 门头沟村落分布情况41-47
- 4.2.1 村落海拔分布格局41-42
- 4.2.2 村落地域分布格局42-47
- 4.3 门头沟村落历史演变47-50
- 4.4 门头沟村落选址特征50-57
- 4.4.1 典型村落现状50-53
- 4.4.2 村落选址理念53-56
- 4.4.3 村落选址特征总结56-57
- 4.5 门头沟村落形态特征57-60
- 4.5.1 集团型分布57-58
- 4.5.2 线型分布58-59
- 4.5.3 发散型分布59
- 4.5.4 自由型分布59-60
- 4.6 门头沟村落植物景观环境60-65
- 第五章 门头沟地区乡村景观内部格局65-94
- 5.1 村落布局与风水理念65-66
- 5.2 村落入口空间特征66-69
- 5.3 村落边界特征69
- 5.4 村落街巷特征69-85
- 5.4.1 整体街巷形态特征69-73
- 5.4.2 道路节点空间特征73-76
- 5.4.3 街巷层次特征76-78
- 5.4.4 街巷空间特征78-82
- 5.4.5 街巷可达性特征82-85
- 5.5 村落节点空间特征分析85-90
- 5.5.1 村落入口节点85-86
- 5.5.2 广场空间节点86-87
- 5.5.3 寺庙空间节点87-88
- 5.5.4 水井磨坊节点88-89
- 5.5.5 村落古树节点89
- 5.5.6 古建宅院节点89
- 5.5.7 村落节点特征总结89-90
- 5.6 村落院落格局分析90-94
- 5.6.1 院落空间分布形式90-91
- 5.6.2 典型村落院落布局分析91-94
- 第六章 乡村景观格局特征总结及规划建议94-99
- 6.1 门头沟乡村景观格局特征总结94-95
- 6.2 门头沟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发展建议95-97
- 6.3 乡村景观规划策略及建议97-99
- 参考文献99-10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02-103
- 致谢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苹;张玉钧;刘克锋;胡宝贵;;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翁有志;丁绍刚;;国内乡村景观规划文献研究分析与评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3 章广明;;苏南丘陵地区乡村景观特色与保护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4 董小静;陈东田;高旺;徐学东;张晓鸿;;乡村景观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5 尤志斌;鲁晓军;;浅析乡村景观价值与审美[J];江苏城市规划;2009年07期
6 赵伟韬;陈卉;;我国新型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7 张碧华;严力蛟;王强;;美国芝加哥北部乡村景观建设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8 高彩彩;杨坤;;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探讨[J];绿色科技;2012年01期
9 魏强;;新农村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10 黄斌;吴少华;;加快漳州乡村景观建设的若干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欧阳高奇;;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景观的影响[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8年
2 陈晶晶;张爱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3 张良;;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民;张俊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汉平原乡村景观发展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赖晓雪;张德顺;;山地乡村景观保育研究进展[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6 姚亦锋;;基于多元视角的镇域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江苏省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肖胜和;;乡村旅游规划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以杭州富阳白鹤村为例[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8 帅凯;尚改珍;;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昌华 刘国英;晋商文韵受青睐 乡村景观成新宠[N];晋中日报;2014年
2 张建华 陈火英;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N];建筑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孙乃会;唐勇力委员:在新农村建设中改进乡村景观[N];农民日报;2009年
4 王岩松;别把“千城一面”问题带到农村[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记者 蔡莽 光印;全民动员建设绿色山川[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6 ;村庄规划要体现农民关切[N];人民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瑾;为弱势人群而设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季翔;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布局模式[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朱怀;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的浙北乡村景观营建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周心琴;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佳莉;宁夏吴忠市苦水河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解晓丽;乡村景观中农业景观的探索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吕春玲;浅析闽西客家元素在乡村景观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5年
4 邵国权;苏州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王汉超;乡村景观变迁及现代乡村景观设计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6 高远修;浅谈乡村景观建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赵楠;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8 毕嘉思;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格局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9 沈珊珊;我国传统与现代乡村景观语汇的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10 晋国亮;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与规划设计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格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1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