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振动台试验
本文关键词:双排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振动台试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随着国内高速公路、铁路及民航等工程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出现了很多推力巨大的工程滑坡,往往具有多层、多级的显著特征,双排抗滑桩是治理该类大型滑坡的有效措施。结合青海玉树机场路滑坡、四川攀枝花机场滑坡等典型实例,采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X、Z和XZ三类加载工况研究双排抗滑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动力响应和坡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论:(1)试验表明双排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效果明显,体现了"大震不倒"的设计理念;(2)试验过程中,坡体整体变形以拉剪破坏为主,坡体后部平台以震陷为主,滑体分层前倾,接触面效应明显,滑面逐步向深层发展,模型箱两侧加持作用显著;(3)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前、后排桩荷载分担不均,后排桩承担大部分滑坡推力(主要来源于深层滑体的滑坡推力),前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较小;(4)本项研究对双排桩的动力学性能分析有着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双排抗滑桩 多滑动面滑坡 振动台试验 滑坡推力
【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5RJZA068) 青海省交通建设科研项目(2010-03) 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1-引导-60)
【分类号】:TU473.1;P642.22
【正文快照】: ~~双排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振动台试验@吴红刚$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冯文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研究目的:随着国内高速公路、铁路及民航等工程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出现了很多推力巨大的工程滑坡,往往具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江波;郑颖人;叶海林;冯夏庭;;埋入式抗滑桩支护地震边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俊飞;双排埋入式抗滑桩工作机理分析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涛;;农业水利建设中黄土边坡抗震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2 赵涛;折学森;;基于地震力的边坡优化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唐晓松;王永甫;郑颖人;;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4 马飞;郭长春;;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间距计算方法综述[J];重庆建筑;2014年03期
5 余灏;程远志;;GEO-SLOPE软件在岳武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14年02期
6 杨加智;张岩;;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中控楼后边坡稳定计算[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05期
7 王昆;张恒;吴勇;;黄登水电站施工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4年02期
8 张位华;罗勇;;香火岩特大桥岸坡稳定性评价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5期
9 潘思渝;;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4年03期
10 赵普意;钟声;;降雨对某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模拟[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江波;郑颖人;;埋入式抗滑桩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2 陈绍义;;某高层商住楼人工挖孔桩抽排地下水引发不稳定斜坡变形成因分析及建议措施[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昌龙;;织纳公路伍佐河特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吕菲;郭晓亮;;降雨作用下山西中南部通道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二十四届铁路地质路基年会论文专辑[C];2014年
5 阚生雷;孙世国;王维;;露天矿边坡分步开采稳定性分析[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第三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唐晓松;王永甫;郑颖人;;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明喜;h型抗滑桩力学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王丽萍;土质边坡加固机理与安全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向波;小直径钢管排桩抗滑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成永刚;滑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与防治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单博;基于3S技术的奔子栏水源地库区库岸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及灾害风险性区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王振强;悬臂抗滑桩土拱效应的静力及动力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胡俊强;双排桩土拱效应及嵌固段受力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任权;十天高速汉中西段公路沿线滑坡分布特征及破坏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张凯选;海州露天矿闭坑后滑坡灾害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罗正东;基于逆可靠度理论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红丹;驻留矿体开采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何惠军;巴东新城区库岸岩质滑坡变形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祝光岑;强震条件下边坡悬臂式抗滑桩抗震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黄昱清;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工程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5 姜少涛;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在边坡支护中的综合应用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6 邱鹏;全埋式抗滑桩的拔出破坏模型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周金成;h型抗滑桩受力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8 谭树成;西南油气田分水1井井场公路K3+800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鲍海涛;十天高速封家坝收费站高边坡监测与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10 柏涵;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锚杆支护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世仁;下沉式抗滑桩的设计[J];重庆建筑;2003年01期
2 王湛,刘冰花;双排桩计算方法探讨[J];东北地震研究;2001年02期
3 贾海莉,王成华,李江洪;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与护壁桩的桩间距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4 郑颖人,赵尚毅,张鲁渝;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0期
5 王士川,陈立新;抗滑桩间距的下限解[J];工业建筑;1997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文杰;沉埋桩加固滑坡体的有限元设计方法与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中原;埋入式抗滑桩实用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刘鸿;双排抗滑桩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黄新文;多排抗滑桩的计算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昌清;李想;张玉萍;;双排桩支挡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与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2 ;[J];;年期
本文关键词:双排桩治理大型多滑动面滑坡的振动台试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4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2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