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冬季冷风的寒地居住区内街优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龙凤祥城回迁保障住房为例
本文关键词:应变冬季冷风的寒地居住区内街优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龙凤祥城回迁保障住房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哈尔滨的气候特点,采用改进的RNG k-ε湍流模型对居住区内街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布局、形状、入口、尺度等内街参数的多方案比对,得出其对风环境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将内街优化设计策略归纳为街道布局、开口形式、界面设置、开放空间4方面,藉此为应变寒地居住区内环境的冷风问题提供策略支持。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冷风 寒地 居住区 内街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131)
【分类号】:TU984.12
【正文快照】: 在我国城乡建设的持续推进下,传统寒地居住区设计过于专注建筑性能而忽视了对室外微气候的考量,已成为遏制居住品质提升的瓶颈,在建筑规模和密度不断攀高的同时,冬季冷风凸显为一个普遍问题。内街是指由商服和住宅限定而成的组团级街道或非主干小区级街道,作为承载居住区内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滨;杜柏山;;居住区设计施工图的技术审查(一)[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4期
2 何一帆;黄炜;吴云;;中国既有老居住区停车现状调查分析——以杭州市为例[J];浙江建筑;2013年02期
3 岳宗晓;人·空间·环境──居住区设计“以人为本”之我见[J];北京规划建设;1998年06期
4 辛华;;北京市提高居住区机动车停车指标[J];城市规划通讯;1999年04期
5 张东秀;居住区庭园空间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00年04期
6 唐佳佳;九龙家园B地块居住区设计[J];建筑创作;2002年04期
7 田心,韩丽桃;城市·绿野·mI城——mI城百丽居住区设计的几点体会[J];建筑创作;2002年07期
8 蒋晓红;现代居住区设计新模式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2期
9 夏玮;新时期的居住区设计[J];住宅科技;2002年09期
10 苏勇;诗意地栖居——从家园的本体含义谈现代居住区设计的主要特征[J];建筑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洁;龚斌;;关于居住区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思考——以广州金地·荔湖城项目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特约记者 田祯福;大悟严河村新农村建设有特色[N];孝感日报;2010年
2 范敏 编译;融生态安全的休闲美景[N];中国花卉报;2011年
3 章译 编译;奇妙神秘的绿意空间[N];中国花卉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富宝;内蒙古武川县新农村居住区设计探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润姣;山地居住区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王江飞;关于居住区设计规范中日照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顾筱娴;中国城市低收入者居住区的形成与改造[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应变冬季冷风的寒地居住区内街优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龙凤祥城回迁保障住房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3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