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下的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以上海西站及其周边地块为例
本文关键词: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下的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以上海西站及其周边地块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传统交通枢纽地区的发展存在城市土地与空间利用不合理、综合交通体系缺失及体系化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多种现代交通方式的汇聚点,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如何利用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契机,对其周边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上海西站及其周边地块城市设计实践,从用地布局、开发容量调整、城市空间与景观系统营造、交通体系构建及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探讨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下的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法,以期为我国同类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国际规划设计中心;上海安墨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中心区 城市设计 上海西站
【分类号】:TU984.16
【正文快照】: □薛鸣华,王旭潭0引言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作为汇集多种交通方式,实现转运和换乘功能的综合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车站、港口和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的建设问题是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交通枢纽和城市中心区受城市特定的交通条件、发展水平及土地利用的制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艾昕;;常州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城市陆地港建设概论[J];重庆建筑;2006年03期
2 张明,丁成日,Robert Cervero;土地使用与交通的整合: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3 惠英;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与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4 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J];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03期
5 王哲;洪再生;;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带动下城市中心区的规划与发展——以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素霞;;试论土地储备与城市理性增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奚汀;;国内“新城市主义”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3 金磊;彭建;柳昆;彭芳乐;;城市地铁车站分类理论及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4 孙淮中;;上海城市郊区化与“新都市主义”理念的未来吸纳[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王锡福,徐建刚,李杨帆;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复合利用研究——以南京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6 盛鸣,顾朝林;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技术流程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7 侯勇军;沈锐;;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结构模式初探[J];城市;2007年09期
8 丁成日;;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J];城市交通;2010年05期
9 官莹,黄瑛;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J];城市问题;2004年01期
10 盛鸣;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技术流程[J];城市问题;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科;刘浪;;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轻轨站点综合评价中的应用[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冯满;;“区域公交网”与“公交都市”发展策略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芳;张波;;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对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卢梦超;;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隆德路站的交通衔接方案[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石慧琼;沈陆澄;;基于动力机制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研究——以汕头市空间拓展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芳;;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更新模式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曹玮;;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用地与交通一体化衔接研究——以南京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运迎霞;田健;;可持续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土地使用与交通发展协调评价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9 任帅;吴晓;;地铁站点的介入对老城区空间开发的影响分析——以南京三山街地铁站为实证[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10 尹晓水;加崇曦;;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研究——以重庆五号线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4绿色交通、公交优先与综合交通体系[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伟;城乡统筹发展下区域土地精明利用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刘晓晖;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D];重庆大学;2010年
4 滕夙宏;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陈明;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聚集与扩散机制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
6 陈瑛;特大城市CBD系统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曹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沈磊;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袁晓勐;城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梁兴辉;城市发展战略的理论与方法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成;既有校园的改造与发展[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
2 付倩;西安卫星城发展策略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沙沙;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区的分形网络连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石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覃玲;高速铁路客运站功能使用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潘聪林;杭州城西土地利用特征与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徐雯霁;城市地铁的外部性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杨维;高速铁路站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邹胜蛟;重庆主城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杨文杰;基于PPP模式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金杰;杨其新;;建设与开发城市大规模地铁车站综合体的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2 金笠铭;浅论新城市文化与新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创建中国国际化大城市的新思维[J];城市规划;2001年04期
3 戴晓晖;新城市主义的区域发展模式——Peter Calthorpe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读后感[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5期
4 惠英;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与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5 林鹤;怀念步行城市[J];读书;2000年10期
6 倪旭东,陶小马;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商业开发价值初探[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9年02期
7 王雪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分类与布局[J];综合运输;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铠针;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劲松;李旭宏;朱彦东;;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内部交通组织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20期
2 ;上海 最大交通枢纽明年底完工[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8年12期
3 苏小军;胡兴华;唐热情;王晓凯;;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构建思路[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年03期
4 孙春玲;;综合交通枢纽灾害防控中的管理因素研究[J];综合运输;2009年09期
5 ;日本综合交通枢纽[J];铁道建筑;2009年10期
6 杨飞;赵炜;王亮;;构建乐山综合交通枢纽战略规划[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年01期
7 卢齐南;;综合交通枢纽的未来趋势——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生态化[J];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03期
8 吉程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研究与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22期
9 谢志明;徐士伟;邓兴栋;;广州市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规划研究[J];城市交通;2012年06期
10 ;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勘察设计;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锦雄;温志雅;谢耀明;;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策划的新趋势[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叶冬青;;国内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案例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郑建;晏克非;;长沙汽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方案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4 蒋顺章;;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金;李建忠;;武汉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秀媛;;加大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化研究——向综合集成要效益[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朱江;;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纪宏;王建宙;张晓妍;;当前时期北京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策略[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9 顾承东;林晨;;国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开发[A];上海空港(第4辑)[C];2007年
10 蒋方;曾杰;段炼;;城市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标志系统的研究[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君华;加快乐山综合交通枢纽建设[N];乐山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敏敏;我州全面启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N];凉山日报(汉);2009年
3 本报记者 秦力勇;原则通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N];绵阳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大力破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难题[N];四川日报;2009年
5 张渺 张晓欢;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服务承接产业转移[N];安庆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晓萌 通讯员 张艳 徐涛 实习生 杨柳;武汉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试点研究通过专家评审[N];长江日报;2010年
7 记者 邹立新 通讯员 邹蓬;长沙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开工[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津玉;“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N];上饶日报;2014年
9 记者 毛丽新 通讯员 闫玉玲;铁三院启动3个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前期规划[N];人民铁道;2008年
10 欣华;《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编制完成[N];中国建设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广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综合交通枢纽价值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齐一鸣;综合交通枢纽站点协调规划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岩峥;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研究与实践[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闫昊e,
本文编号:434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3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