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无黏性土流土发生机制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均质无黏性土流土发生机制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室内砂槽模型试验模拟均质无黏性土垂向流土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无黏性土发生渗透变形和渗透破坏过程中,土体渗透系数、水力梯度、渗透流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土体渗透变形过程中优势流的产生、发展的循环过程,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发生流土破坏后的土体经过一段时间自重固结后的抗渗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均质无黏性土在渗流作用下发生渗透变形的过程中,有一个渗透系数不变的阶段。这一阶段土体中还没有形成优势流,土体处于稳定的安全渗流阶段。土体中优势流的空间可变性造就了一个优势流"形成→发展→消失→再形成"的循环过程,这种循环过程伴随着土体中不断的微小渗透变形。土体发生流土破坏后,破坏区域的土体出现了水力筛分现象,水力筛分过程改变了土体结构,降低了土体的抗渗强度。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土力学 无黏性土 流土 优势流 水力筛分 临界水力梯度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 0231)
【分类号】:TU411
【正文快照】: 1引言江河沿岸的地层很多都是分层结构,这种分层结构在江河流经的平原地带多表现为弱透水性的上覆黏土层和强透水性的下伏砂层。在汛期江水位较高时,地层中上覆黏土层承担了较大的静水压力。在黏土层厚度较小的薄弱地带(如人工或自然形成的沟渠等)极易发生流土破坏。这种流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建生,刘建刚,焦月红;接触冲刷发展过程模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7期
2 杨建;蔡元奇;朱以文;;考虑应力状态的接触流土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0年07期
3 唐益群,施伟华,张先林;关于流土和管涌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J];上海地质;2003年01期
4 程竹华,张佳宝,徐绍辉;黄淮海平原三种土壤中优势流现象的试验研究[J];土壤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健植;余新晓;张志强;;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优先流研究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2 毛昶熙;段祥宝;吴良骥;;再论渗透力及其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S1期
3 张婷婷;晏鄂川;胡显明;范彬彬;;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滑坡变形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4期
4 董宾芳;李南海;;陕北黄土水分人渗的野外试验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周红星,曹洪,林洁梅;管涌破坏机理模型试验覆盖层模拟方法的影响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5年02期
6 陈震宇;曹洪;周红星;;渗透破坏模型试验中覆盖层影响的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07年01期
7 朱安宁,张佳宝,赵炳梓,毕经纬,信秀丽;黄泛区潮土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的响应[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3期
8 李怀恩;拦继元;史文娟;张建丰;王智;李贺丽;;层状土壤指流实验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06期
9 何晓文;许光泉;李青青;;充填结构包气带水分运动参数试验研究[J];地下水;2012年06期
10 俞缙;穆康;李宏;蔡燕燕;张亚洲;;砂岩渗透性演化特性的孔隙率分布细观模拟分析[J];工程力学;201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明耀;余长洪;钱晓晴;;基于孔隙分形维数的土壤大孔隙流水力特征参数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2 沃飞;刘凤枝;蔡彦明;刘传娟;;土壤大孔隙及大孔隙溶质运移研究进展[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海涛;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坝基渗流控制计算方法和防渗措施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伟;三峡库区紫色砂岩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徐浩峰;含生物气非饱和软土的固结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周红星;双层堤基渗透破坏机理和数值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建丰;黄土区层状土入渗特性及其指流的实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为东;芦苇型水陆交错带中根孔结构及其影响下的水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2年
7 周明耀;农田水分高效利用理论与管理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周晓杰;堤防的渗透变形及其发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陈善雄;膨胀土工程特性与处治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朝丽;土壤胶体和优势流对镉环境行为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黄河口潮间带沉积物水及溶质优先迁移的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毕明宇;多相耦合管涌机理及堤防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周岩;土壤调理剂(保水剂)对砂土和砂壤土结构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4 蒋小金;典型黑土耕地土壤优先流特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兴华;堤基渗透破坏过程及管涌通道冲刷扩展的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曹友贤;高烈度地震区浸水路基变形特征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青青;充填结构包气带水分运动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8 唐静;压力相关的粗粒土渗透变形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9 星月;水土交互耦合作用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9年
10 王焕之;稻田土壤水分优先流的发生、发展与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理芬 ,曹敦履;荆江大堤堤基管涌破坏[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1年02期
2 张家发,王满星,丁金华;典型条件下堤身堤基渗流规律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05期
3 靳晓光;李晓红;;高地应力区深埋隧道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吴俊校;塑料井管减压井的施工[J];广东水电科技;1986年01期
5 周红星,曹洪,林洁梅;管涌破坏机理模型试验覆盖层模拟方法的影响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5年02期
6 张继勋;任旭华;束加庆;单治刚;;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期涌突水数值模拟[J];红水河;2009年05期
7 沈振中;张鑫;孙粤琳;;岩体水力劈裂的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4期
8 曹敦侣,曹罡,邹火元,常耀胜;水工建筑物渗流管涌的Monte-Carlo模拟[J];人民长江;1997年06期
9 姚秋玲;丁留谦;孙东亚;刘昌军;张启义;;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02期
10 丁留谦;姚秋玲;孙东亚;刘昌军;;三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晓杰;堤防的渗透变形及其发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鞠远江;;流土灾害的形成机理与治理[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益群;林志;黄雨;叶为民;张阿根;;流土的模拟试验[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唐益群;林志;叶为民;黄雨;;流土和管涌破坏机理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本文关键词:均质无黏性土流土发生机制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3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