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P模式在滨海旅游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辽宁省葫芦岛休闲旅游创意产业园为例
本文关键词:RMP模式在滨海旅游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辽宁省葫芦岛休闲旅游创意产业园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滨海旅游区开发是带动城市发展的活力点。目前我国滨海旅游区规划设计大多采用空间规划的模式,以展示滨海风光为主,缺少对具体方法的应用以及对实际开发需求的分析。辽宁省葫芦岛休闲旅游创意产业园项目基于RMP模式,整合R性旅游资源,确定园区的主题形象,分析M性市场需求及客源结构,明确园区的目标定位,并围绕P性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园区的主题板块及体验流线,以期为我国滨海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做出探索性实践。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滨海旅游区 RMP模式 可持续发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322)
【分类号】:TU984.18;F592.7
【正文快照】: □卓想,陈可石,陈一,周波0引言旅游引导多产业集聚,从而带动区域综合开发,促进城市转型,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旅游区作为旅游的活力吸引点,其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区位条件成为旅游开发竞相争夺的热点。在国外滨海旅游区开发中,希腊Aegean大学环境规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辉;;基于修正RMP模式的旅游小镇主题策划——以云南省玉溪市高古楼文化旅游小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2 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3 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4 蔡霞;李志勇;;湛江“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规划探讨[J];规划师;2013年03期
5 刘业日;魏武强;;“国际旅游岛”特色的滨海旅游区规划探索——以陵水香水湾为例[J];规划师;2013年08期
6 何尤刚;;江西森林旅游开发的RMP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0年04期
7 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0年03期
8 谷明;;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维;;池州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2 严宽荣;;基于RMP分析的九江城郊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3 刘琴;;旅游项目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4 范恒君;;基于RMPP分析的滨海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析——以广西北部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5 雷波;薛宝琪;范例;;我国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淇县旅游发展规划为例[J];商业研究;2006年09期
7 李胜利;;旅游景区主题体验设计:以陕北民俗文化村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8 蔡朝双;白如山;;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RMP分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刘雪蕾;姚国荣;;洛阳旅游宣传口号的文化探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黄泽霞;母贤政;;北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RMP分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祖群;;卢云亭学术生命路径与学术树研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隋芹芹;;滨海旅游国内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宋长海;楼嘉军;;《旅游学刊》25年载文研究的国际化述评(1986-2010)[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李悦铮;俞金国;王恒;刘伟;李红波;;海岛旅游度假区规划创新研究——以大连长山群岛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振克;张云峰;;当前我国海岛开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与对策[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杨小雨;于吉涛;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7 孙兆明;马波;;我国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冯维波;罗世伟;;对我国旅游开发规划中若干问题的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9 郝帅帅;;旅游区位理论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瑞;;港口旅游发展研究——以宁波市港口旅游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林明太;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翠林;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徐海军;基于入境旅游视角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成海;“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1年
6 曾武灵;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1年
9 张国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江俊浩;城市公园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华;体验经济视角下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伟俊;武义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炯翟;云南省镇雄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孙作玉;基于时空特征的福建省滨海地区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畅书;汨罗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阚玉丽;非物质遗产视角下孔子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于冬璇;森林文化视域下的森林旅游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葛小涛;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丽;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海岛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邢娟娟;海岛旅游与港口建设的互动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聃;曹昀;郑林;;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2 宋yN;刘钊军;刘业日;;突出热带岛屿特色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读《海南城乡总体规划》[J];城市规划;2007年03期
3 乐忠奎;舟山海岛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J];东海海洋;2000年02期
4 张灵杰;玉环大鹿岛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东海海洋;2000年04期
5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舟山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6 李永文;论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年01期
7 朱连奇;开封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02期
8 乔忠孝,陈家振;三门峡市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意见[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04期
9 刘绪震;论徐霞客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1年02期
10 卢琦,王明付;河南省旅游景观的美学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燕萍;基于RMP模式的无锡国际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D];扬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良;饶琼娟;;打造南洋文化旅游小镇——海南文昌铺前滨海旅游区策划[J];小城镇建设;2007年08期
2 蔡霞;李志勇;;湛江“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规划探讨[J];规划师;2013年03期
3 李平,董志文;滨海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海岸工程;1999年02期
4 盛红;我国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文化问题思考[J];海岸工程;1999年02期
5 吴松青;滨海旅游特色初探——以湛江东海岛龙海天旅游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2年04期
6 杨群,盛红;深圳发展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前景探析[J];海岸工程;2003年03期
7 ;海南清澜大桥正式通车 建东部滨海旅游新通道[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1期
8 黄莉苹;侯学钢;;转型期天津滨海旅游开发区发展规划研究[J];城市;2013年01期
9 赖伟胜;;丰富城市边缘业态,发展滨海旅游创新模式——厦门黄厝滨海渔村开发研究[J];福建建筑;2013年07期
10 吴碧君;青岛滨海旅游工程建设规划构想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海岸工程;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碧君;;青岛滨海旅游工程的创新性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隋芹芹;;滨海旅游国内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郝艳萍;;滨海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2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慎丽华;森豪利;;山东滨海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设想[A];中国海洋学会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善梅;陈扬乐;;浅析海南滨海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丽伟;沈和江;;滨海旅游度假区安全管理系统及保障机制研究——以唐山乐亭滨海度假区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7 黄越才;;充分发挥广州海洋资源优势 促进滨海旅游发展[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吴碧君;;日照市滨海旅游特色形象的探讨[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2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曲进;曹卫;;广东省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裘亦书;;滨海旅游目的地安全与环境预警系统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全胜 尹娜;滨海旅游冬季逆风升温[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2 孔磊 李明春;青岛滨海旅游面临新机遇[N];中国海洋报;2003年
3 董立万;上海拟建五大滨海旅游区[N];中国海洋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徐行 通讯员 李曦;滨海新区,让旅游业的表情灿烂起来[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皮黔生;滨海新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记者 印重九;南汇滨海旅游经济带功能渐显[N];东方城乡报;2006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郝丽萍;东部滨海旅游定位世界级[N];深圳商报;2006年
8 杨丽萍;深圳应塑造滨海旅游品牌[N];深圳特区报;2007年
9 周莲娣邋阎永明;滨海优势引航津城旅游[N];天津日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李敏 通讯员 东田 周赫 敏文;广东滨海旅游迎来新契机[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刘世栋;滨海旅游区异质性景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娟;广东省滨海旅游开发的监督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袁省;北戴河滨海旅游发展演化机理与动力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程宝英;滨海旅游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刘洋;河北省滨海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5 赵冰茹;大连建国际滨海旅游名城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6 黄梅;即墨市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7 于晓丽;滨海旅游系统的动力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魏少琴;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利华;滨海旅游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罗小斌;滨海旅游目的地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RMP模式在滨海旅游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辽宁省葫芦岛休闲旅游创意产业园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7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