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对比及可靠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4 20:06

  本文关键词: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对比及可靠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构件承载力的试验结果与采用各国规程的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从统计意义上表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用DBJ13-51-2003规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用DL/T5085-1999规程较好.并利用改进一次二阶矩法(JC法)对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可靠度指标随荷载组合和荷载效应比的变化而变化,随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钢管壁厚、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可靠指标无明显影响.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钢管再生混凝土 设计规程 轴压 可靠度分析 改进一次二阶矩法(JC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40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15380)
【分类号】:TU375
【正文快照】: 钢管再生混凝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它既继承了钢管混凝土承载力高、延性好等优点,又能够解决克服了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延性较差等缺陷.目前,对这种新型结构的力学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的_研究,做了一些的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61.但尚没有相关设计规范指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志武;贺飒飒;;钢管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可靠度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11期

2 尧国皇;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3-51-2003)设计方法及可靠度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01期

3 陈娟;曾磊;;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柯晓军;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5 肖建庄;杨洁;黄一杰;王正平;;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轴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6期

6 吴波;赵新宇;张金锁;;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中长柱的轴压与偏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7 陈宗平;柯晓军;薛建阳;苏益声;;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机理及强度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福冬;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数理统计分析和可靠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懿虬;黄靓;;中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剪扭构件承载力的对比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02期

2 刘蕾蕾;贺智功;吴涤;;特种车辆荷载作用下州河大桥非线性可靠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0年03期

3 李卫宁;徐金俊;陈宗平;苏益声;;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支正东;张大长;徐恩祥;陈恺;;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12期

5 张向冈;陈宗平;王讲美;薛建阳;郑述芳;李启良;苏益声;;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偏压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3期

6 陈宗平;张士前;王妮;薛建阳;陈宝春;;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的试验与理论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4期

7 潘国锋;张惠华;;骨料取代率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J];福建建筑;2013年03期

8 陈娟;曾磊;;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柯晓军;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10 马辉;薛建阳;林建鹏;王刚;雷思维;;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及其可靠度分析[J];工业建筑;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向天宇;赵人达;徐腾飞;;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承载力概率分布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2 董江峰;侯敏;王清远;袁书成;;再生混凝土及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查晓雄;张晓伟;万城勇;王成武;吴和坤;胡洋拓;;钢管混凝土构件可靠度分析[A];第五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尧国皇;郭明;;《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T13-51-2010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介绍[A];第十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吴波;计明明;赵新宇;;再生混合混凝土及其组合构件的研究现状[A];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5年

6 崔晓曦;张建伟;曹万林;;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板的受弯性能分析[A];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阿林;钢骨-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组合柱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徐腾飞;钢管混凝土非线性稳定承载能力与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甘丹;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的静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王二磊;圆端形钢管混凝土受压力学性能与可靠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黄频;端板螺栓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试验及力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赵新宇;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及其节点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春晖;再生混合混凝土的受压尺寸效应及外置薄钢板再生混合墙的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马辉;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9 李宁波;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10 张向冈;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其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安;管桩水平承载力可靠度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宇超;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复合受力时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3 林爱洁;整体式外套框架增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4 马小春;圆端形钢管混凝土轴压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平;薄壁方形钢管再生块体混合短柱的轴压性能试验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张晨晖;再生粗骨料制备透水性混凝土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7 朱倩;钢管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马国梁;不锈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和弯曲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辉;FRP加固钢管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10 孔艳;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力学性能数值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跃东;王涛;;再生骨料强化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何益斌;张铁成;肖阿林;黄频;;极限平衡法分析钢骨-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的简化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3 侯景鹏,宋玉普,史巍;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J];低温建筑技术;2001年02期

4 王健,孟秦倩;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性能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5 吴波;刘琼祥;刘伟;许;;钢管再生混合构件初探[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4期

6 贺锋,周绪红,唐昌辉;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0年04期

7 丁发兴,余志武;钢管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研究—理论分析[J];工程力学;2005年01期

8 丁发兴,余志武;钢管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研究—实用计算方法[J];工程力学;2005年03期

9 余志武;贺飒飒;;钢管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可靠度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11期

10 张正国;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机理和承载力的分析[J];工业建筑;198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阿林;钢骨-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组合柱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赵大洲;钢骨—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于峰;PVC-FRP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远征;钢骨—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和组合刚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袁飚;再生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取值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钟毅,李阳;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J];粉煤灰;2004年04期

2 肖建庄,兰阳,李佳彬,王军龙;再生混凝土长期使用性能研究进展[J];结构工程师;2005年03期

3 李彦军;刘志奇;;新型再生混凝土特性及前景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13期

4 马勤;李腾忠;王云飞;;再生混凝土发展及应用现状[J];广东建材;2008年10期

5 吴清芳;杜辉;欧阳宏辉;;再生混凝土在承秦出海路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09年02期

6 戴婷婷;;再生混凝土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7 石宵爽;王清远;;从灾后重建探讨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张波;;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对比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9 王兵;朱平华;;钢骨再生混凝土的耐火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9年12期

10 苏发慧;袁旭梅;;再生混凝土的投资前景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庄;黄啸;;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曹万林;张建伟;尹海鹏;陈家珑;;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与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3 施养杭;彭冲;;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发展析议[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傅晓剑;吕爱增;雒斌;李福海;;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福海;叶跃忠;赵人达;;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肖建庄;;前言[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传增;肖建庄;雷斌;;德国再生混凝土应用概述[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U,

本文编号:479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79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7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