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后工业化时代城市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策略分析——以南京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03 20:11

  本文关键词:后工业化时代城市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策略分析——以南京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老旧工业区 改造 更新 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城市面临产业结构提档升级需要,城市中心区产生功能结构性重组变化。老旧工业区何去何从,引发广泛关注。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历史机遇,实施"青奥战略"为南京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就城市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城市老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及其保护性再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单位】: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老旧工业区 改造 更新 设计
【分类号】:TU984.114
【正文快照】: 城市老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涉及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等诸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产生了较大影响。这股热潮逐步从欧美发达国家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城市职能与产业结构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国;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淑敏;;对国外产业遗产地生态恢复实践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1期

2 李提莲;时圣淘;;近代产业类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3 阳建强;;老工业城市的转型与更新改造[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S1期

4 朱小雷;;重构与共享:广州芳村旧工业滨水区的整治[J];城市规划;2007年09期

5 张毅杉;夏健;;塑造再生的城市细胞——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6 王建国;张愚;沈瑾;;唐山焦化厂产业地段及建筑的改造再利用[J];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7 阳建强;罗超;;后工业化时期城市老工业区更新与再发展研究[J];城市规划;2011年04期

8 Peter G. Rowe;Har Ye Kan;;Accommod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Heritage in Urban Conservation Practices (I)[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2年01期

9 杨琳;王小凡;;创意产业与工业类建筑遗存的结合——以北京798地区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2期

10 杨晋毅;杨茹萍;;“一五”时期156项目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瑾;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1年

2 刘力;资源型城市工业地段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高宏宇;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D];同济大学;2007年

4 张明欣;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同济大学;2007年

5 朱强;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北京大学;2007年

6 黄琪;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D];同济大学;2008年

7 刘抚英;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8 田燕;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汉冶萍工业遗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孙钊;生态城市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许东风;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捷;旧工业建筑再生中空间形象的重塑[D];江南大学;2010年

2 冯磊;新乡市白垩土矿石废弃地生态与景观重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忠宏;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初探[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赵画;城市工业历史地段景观更新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邸锐;废旧工业建筑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翟妍;城市工业区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7 魏超;铁路大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婧;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价值评价因子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林雁;青岛纺织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10 魏娜;吉林柴油机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麦哈德·冯·格康,吴蔚;建筑与可持续性──走向未来的建筑[J];世界建筑;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百镇;城市转型:周期、战略与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5期

2 陈劲;;绿色智慧城市(一)[J];信息化建设;2010年03期

3 陈劲;;绿色智慧城市(三) 绿色智慧城市的设计[J];信息化建设;2010年05期

4 壹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变形记”[J];小康;2013年06期

5 李耀武;鄂粤城市比较研究[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6 陈敏玉;宝山动工兴建城市工业园区[J];上海建设科技;1994年06期

7 王力平;缺水──400座城市陷危局[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0年S1期

8 杨新海;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工业园区功能定位研究[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9 孙文初;广东省城市工业用水现状、节水水平及潜力初步分析[J];广东水电科技;1995年03期

10 黄亚平;王智勇;;簇群式城市工业聚集区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J];城市规划;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理查德·V·奈特;冯炳昆;;持久性发展与适合居住的城市[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2 盛鸣;;转型期我国大城市工业空间演进及其影响要素刍议——以石家庄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泰涛;王如松;;城市工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4 关阳;;基于心理和生理实验的城市体验设计的科学研究——城市自主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光庭;;试论构建宜居城市的几个关系[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怡星;;区域中心城市职能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闫岩;朱郁郁;;省域次位城市发展路径的探索——以株洲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8 姚德民;王绍军;;我国城市化的效益分析[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西尔维亚·瑟拉普;杜恺;;作为社会秩序概念的城市[A];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C];2005年

10 赵振军;;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化[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唐婷 田甜;我省启动城市工业灾害整治[N];湖南日报;2011年

2 记者黄雄;湖南:防治城市工业灾害[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3 马丹 记者 尹雪;白城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N];吉林日报;2013年

4 李铁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奎福;城市精神在呼唤[N];辽源日报;2013年

6 李邦田;聊城市工业考察团来我市[N];济宁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黄雄;别让工业灾害变成百姓身边炸弹[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8 丹阳市规划局副局长 谢安坤;浅议城市特色研究的理论构架[N];江苏经济报;2008年

9 记者 胡稳 通讯员 程文科;安全生产锁定“13项”整治[N];常德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司建楠;城市工业发展模式面临转型[N];中国工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传滨;城市工业产业规划与调整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张付刚;我国省会城市城市功能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素军;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刘力;资源型城市工业地段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王炬;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张晨峰;城市化,人力资本积累和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海超;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明贵;城市规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李玉荣;中国共产党由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变[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U,

本文编号:515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515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