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高黏粒含量新吹填淤泥加固新技术室内研发

发布时间:2017-07-28 12:19

  本文关键词:高黏粒含量新吹填淤泥加固新技术室内研发


  更多相关文章: 吹填淤泥 高黏粒含量 真空预压技术(VPT) 纯化学加固技术(CT) 真空预压联合化学加固技术(VPCT)


【摘要】:新吹填淤泥处于"稀泥汤"状态,工程特性极差,几乎无承载力,现有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效果不理想,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小,土体强度增长有限。为此,提出了"真空预压联合化学加固"的新思路。室内采用3种环保型化学加固剂设计了3种真空预压联合化学加固方案(VPCT1、VPCT2、VPCT3)和1种纯化学加固方案(CT),与现行真空预压加固方案(VPT)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有效的化学加固剂后,新吹填淤泥在抽真空前较短的静置时间内就基本完成了自重沉积过程;(2)化学加固剂选取得当能有效提高土体的加固效果;(3)宏观上,VPCT3方案加固效果较均匀,加固后土体中黏粒含量明显降低、湿密度最大,孔隙比降低幅度明显,无侧限抗压强度也最大,为66.7 k Pa(为VPT方案的3.5倍);(4)微观上,VPCT3方案加固后,土颗粒之间的孔隙总面积、孔隙平均周长、总孔隙数、孔隙比、孔隙率等最小,单元体之间有良好的定向度、排序性最好,连结方式以面-面为主导,相互之间接触紧密,团聚现象最明显。因此,相对于现行的真空预压技术而言,VPCT3方案土体加固效果非常明显,也较均匀,可以进一步开展现场试验研究,探讨其付诸于工程实践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新加坡凯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吹填淤泥 高黏粒含量 真空预压技术(VPT) 纯化学加固技术(CT) 真空预压联合化学加固技术(VPCT)
【基金】:中交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科研资助项目(No.Y2013D27)
【分类号】:TU472
【正文快照】: 1引言新吹填淤泥处于稀泥汤状态,工程特性极差,几乎无承载力,因此,该类地基的处理难度十分大,目前,主要采用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进行加固[1-6]。然而,天津滨海新区新吹填淤泥地基经该技术加固30 d后,仅形成了厚度为15~30 cm的硬壳层,壳层内土体实测十字板抗剪强度在4.0~9.0 k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晶;王清;夏玉斌;陈允进;陈慧娥;苑晓青;;真空预压处理高黏粒吹填土的物理化学指标[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梁文泉,,何真,李亚杰,秦学优;土壤固化剂的性能及固化机理的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3 黄新;许晟;宁建国;;含铝固化剂固化软土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4 董志良;张功新;周琦;罗彦;邱青长;李燕;;天津滨海新区吹填造陆浅层超软土加固技术研发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5 关云飞;唐彤芝;陈海军;李小梅;;超软地基真空预压浅层加固现场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6 曹玉鹏;卞夏;邓永锋;;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新型复合固化材料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S1期

7 董志良;周琦;张功新;邱青长;罗彦;李燕;;天津滨海新区浅层超软土加固技术现场对比试验[J];岩土力学;2012年05期

8 周源;刘传俊;吉锋;洪鹏云;陶辉;;透气真空快速泥水分离技术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9 武冬青;董志良;徐文雨;;化学 物理复合法在海底淤泥填海造地工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彬;李真;;土壤固化剂研究进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陈晓明,刘瑾,张峰君,朱文锋;高分子水溶性土固化剂对改善土体耐水性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李战国;赵永生;黄新;;工业废渣制备软土地基固化剂设计方法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沈宇鹏;冯瑞玲;余江;刘辉;;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软基的加固机理[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李琴;孙可伟;徐彬;李世萍;;土壤固化剂固化机理研究进展及应用[J];材料导报;2011年09期

6 刘瑾 ,陈晓明 ,张峰君 ,朱文锋;高分子土固化剂的合成及固化机理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2期

7 许海英,叶群山,梁文泉;新型道路稳定层固结剂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4期

8 冯炜;王新岐;;滨海新区路基处理新方法的探索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9期

9 冯炜;王新岐;;滨海新区路基改良技术研究[J];城市;2010年07期

10 李刚;孙永军;张洪贵;张振;;土壤固化剂室内材料性能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光照;武晟;王云正;;土壤固化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慧莉;石一彤;石景山;;SY土壤固化剂对砂质粉土工程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09年

3 李兵;刘弘;李永业;孙西欢;;固化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4 廖云;刘建军;陈少峰;;混凝土渠道冻胀破坏机制与抗冻技术研究进展[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5 李新;;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剂在浦东国际机场货运和社会停车场中的应用[A];上海空港(第3辑)[C];2006年

6 郭炳川;孙立强;闫澍旺;;基于ABAQUS的真空预压全过程有限元模拟[A];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法;新型高分子沙土稳定材料的研制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邵玉芳;含腐殖酸软土的加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汪益敏;路基边坡坡面冲刷特性与加固材料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4 杜长学;铝土矿矿泥物理力学性质及固化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郭印;淤泥质土的固化及力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贺为民;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及止水帷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张丽萍;黄土边坡坡面稳定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单志杰;EN-1离子固化剂加固黄土边坡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9 苑晓青;新型真空预压法室内模拟试验与沉降的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麻勇;近海软土水泥搅拌加固体强度提高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宝;土壤固化剂稳定细粒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侯立国;营口地区工业废料固化处理及工程应用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卢淑雯;沿海固化双层地基应力与变形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王春红;云南省农村公路新型路面典型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李超;弧底梯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石河子大学;2010年

6 乐旭东;土壤固化剂稳定砂土的路用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郭璞;黄河淤泥激活、固化及其粘土基胶凝材料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徐峰;寒冷地区衬砌渠道基土换填深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9 丁小龙;固化剂对几种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戴艳辉;防冲刷边坡生态固化技术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建国;黄新;;固化土结构形成及强度增长机理试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房后国,刘娉慧,肖树芳,林德全;海积软土排水固结机理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宋晶;王清;陈慧娥;孙铁;张中琼;张鹏;;高粘性高盐量吹填土固结过程孔隙分维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邓东升;;Comparison of Remolded Shear Strength with Intrinsic Strength Line for Dredged Deposits[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7年02期

5 张铁军;洪振舜;邓东升;邓永锋;丁建文;;水泥固化粉质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文海家,张永兴;超软土的排水固结机理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7 朱伟,张春雷,刘汉龙,高玉峰;疏浚泥处理再生资源技术的现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年04期

8 叶柏荣;关于吹填浮泥造陆的技术问题[J];港工技术;1994年01期

9 韦剑锋;;天津市滨海新区吹填土工程处理现状及技术改进试验研究——吹填土水平辐射真空排水固结技术初探[J];工程勘察;2008年06期

10 叶柏荣;张敬;张欣;;超软地基加固技术[J];港口工程;198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晶;分级真空预压法加固高粘性吹填土的模拟试验与三维颗粒流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慧娥;有机质影响水泥加固软土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吴春勇;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土路基稳定控制与沉降预测[D];吉林大学;2007年

4 柴寿喜;固化滨海盐渍土的强度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成玉祥;滨海吹填土结构强度形成机理与真空预压法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王清;;水泥与生石灰处理吹填土对比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3期

2 王春波;王江宏;卢广宁;;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固化方案的技术比较[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范逸峰;陈星;;钱塘江河口软弱低洼场地吹填试验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3年01期

4 张文龙;;南通渔轮厂吹填土的利用[J];上海地质;1982年02期

5 朱福明;;软土吹填港区翻晒法再造素土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6 刘娉慧;王清;石丙飞;蒋剑;;快速加固吹填泥浆的试验研究与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12期

7 王春波;王江宏;卢广宁;;天津吹填土掺和处理技术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36期

8 王芳;郭进京;郑忠成;;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的讨论[J];岩土工程界;2009年06期

9 杨爱武;闫澍旺;杜东菊;;等向应力下吹填软土结构强度形成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S1期

10 杨爱武;李潇雯;张静娴;;吹填软土结构强度形成的灰色关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明;林本义;;关于吹填淤泥的松方系数[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耀庭;郑爱荣;李卫;;吹填超软土固结特性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张绍华;蒋昌波;邵亮;程谨;宋俊强;陈杰;;吹填流失观测与影响因子辨识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4 朱耀庭;郑爱荣;;深圳吹填软土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志伟;李永强;周海斌;;烟台港西港池二期工程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方法[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成玉祥;杜东菊;李忠良;;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结构性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胡文浩;王宁伟;宋桂荣;;吹填土固化处理试验对比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王益国;熊明;于志强;张勇;;深圳前海湾新吹填超软土地基的预压加固[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夏玉斌;王永吉;宋晶;王清;桑伟峰;彭湘林;;真空预压法加固吹填土的沉降试验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牛岑岑;王清;杨静;;渗流作用下吹填土沉降的时效特征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泓;中新生态城开始吹填造地[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2 ;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始吹填明年7月完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郁剑波;吹填海砂筑路行[N];中国建设报;2012年

4 记者 王春楠;海滨新区月底开始吹填造陆[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姜源 记者 王波;连云新城金海片区建设全面拓展[N];连云港日报;2010年

6 上海浦高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蹇国强;浅论大面积吹填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N];建筑时报;2010年

7 记者 赵贤钰 通讯员 律玫静;天津港吹填土改良绿化获成功[N];滨海时报;2010年

8 曹大正 闫海新;海湾淤泥 筑起绿色长堤[N];中国水利报;2005年

9 记者 张文君;建行唐山分行贷款4.12亿元支持曹妃甸建设[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爱武;结构性吹填软土流变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杨静;高粘粒含量吹填土加固过程中结构强度的模拟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明;深圳前湾吹填淤泥固结性状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波;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固化技术及固化机理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08年

2 陈洁;吹填土固化结构强度的再形成试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雷;天津滨海新区高粘粒吹填土初始沉降阶段排水固结过程中微结构形成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吴浩宁;吹填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及其工程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张玲玲;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沉降固结前期的微结构与力学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邹燃;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固结前期微观特征及沉降过程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王晓颖;滨海吹填土作为绿化基质障碍特征及调控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柯丽丽;利用电石渣等固体废弃物改性吹填土来配制绿化新基质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郭连营;海河干流治理工程吹填土筑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倪鹏冲;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4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584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e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