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可更换钢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10:23

  本文关键词:可更换钢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可更换钢连梁 消能梁段 消能梁段与非消能梁段连接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可更换能力 轴力


【摘要】: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由跨中部消能梁段和两端非消能梁段组成的可更换钢连梁的抗震性能和震后可更换能力。试验共包括4个连梁试件,采用4种不同的消能梁段与非消能梁段连接方式,分别为端板-抗剪键连接、拼接板连接、腹板-螺栓连接、腹板-结构胶连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端板-抗剪键连接时,连梁的塑性变形和损伤集中在消能梁段,连梁的极限塑性转角可达0.06 rad,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采用拼接板连接或腹板-螺栓连接时,消能梁段剪切屈服,连接处摩擦型高强螺栓有不同程度的滑移,连梁的极限塑性转角也可达0.06 rad;采用腹板-结构胶连接时,连接处结构胶开裂导致连梁脆性破坏。在连梁转角为0.02 rad加载后对消能梁段进行更换,采用端板-抗剪键连接的试件更换时间最短,而腹板-螺栓连接的试件能在更大的残余转角时更换。此外,消能梁段在较大塑性剪切变形时伴有轴向变形,导致连梁试件承受较大轴力,连梁的轴力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可更换钢连梁 消能梁段 消能梁段与非消能梁段连接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可更换能力 轴力
【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A70950)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2THZ02-1)
【分类号】:TU391;TU352.11
【正文快照】: 0引言重要高层建筑需具备震后功能可快速恢复的能力,综合使用低损伤构件和可更换构件是提升高层建筑结构震后功能可快速恢复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1]。连梁是高层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主要耗能构件,但钢筋混凝土(RC)连梁跨高比小,易发生剪切破坏,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西林;陈云;蒋欢军;;新型可更换连梁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1期

2 毛晨曦;王大磊;王涛;李惠;;安装SMA阻尼器的钢筋混凝土连梁拟静力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4期

3 纪晓东;马琦峰;王彦栋;钱稼茹;;钢连梁可更换消能梁段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6期

4 吕西林;陈云;蒋欢军;;可更换连梁保险丝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纪晓东;钱稼茹;;震后功能可快速恢复联肢剪力墙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妤;高烈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西林;陈聪;;带有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体系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1期

2 武豪;郭子雄;刘阳;;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震损可替换钢连梁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2期

3 吕西林;周颖;陈聪;;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新体系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4期

4 暏东东;万金国;苗启松;;设置消能连梁的某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S1期

5 张爱军;王海亮;边龙潭;;某高层框架的结构设计[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5年04期

6 史佩芝;;浅谈石油化工装置钢结构冷换框架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28期

7 肖旺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球类运动馆结构设计[J];福建建材;2015年08期

8 郭俊杰;;如何从结构设计中节约工程造价[J];福建建材;2015年08期

9 汪玉龙;;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改造加固设计[J];福建建材;2015年08期

10 孔令平;;兰州市某7层办公楼的结构方案优化设计[J];甘肃科技;2015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晓东;钱稼茹;;震后功能可快速恢复联肢剪力墙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2 杨宏宇;;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控制措施[A];“中国建筑发展论坛——建筑与科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闫思凤;李家富;周莉桦;;国锐广场A、B座结构设计[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4 邓玉孙;;大型水池和冷却塔叠放集中泵站屋面的设计实践[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5 康加华;;某广电中心超限结构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6 李洪波;杨俊杰;;带楼梯典型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7 朱见励;欧阳红星;楼超超;;某工厂宿舍内走廊板受力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8 周善来;;华府天地4号楼超限高层结构抗震设计[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9 何佳琦;李祯;侯钢领;;大型LNG储罐地震响应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10 张文利;程亚兴;;基于拆除构件法的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远中;半通缝连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2 胡妤;高烈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3 逯登成;新型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陆星吉;高速铁路三跨连续梁桥设计地震作用和抗震性能指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陈永辉;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上部结构)优化分析及节材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6 赵庆邦;水平地震作用下模盒空腔楼盖受力特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何非非;邢台市赵庄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工程效益评价[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5年

8 郭建东;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9 张U,

本文编号:650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650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2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