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比较视域下中英两国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活动——基于杭州和伦敦实践的分析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21 20:21

  本文关键词:比较视域下中英两国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活动——基于杭州和伦敦实践的分析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实践 案例 比较 启示


【摘要】:城市规划领域进行公众参与的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但却跨越了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障碍,在世界各地得以推广和发展,并在不断地丰富着它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探索。本文从回顾中外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起源、实践历史入手,以杭州市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朝晖、塘北单元和伦敦郊区霍尔斯特德堡社区的更新改造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为例,对两者间的异同进行比较,讨论了公众参与不断演进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推进我国今后城市规划领域中公众参与活动的启示。
【作者单位】: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七所;英国Barton
【关键词】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实践 案例 比较 启示
【分类号】:D621.5;D756.1;TU984
【正文快照】: 【修改日期】2015-04-13(2015)05-0032-061引言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公众参与活动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保罗·达维多夫(Paul Davidoff)提出的“倡导性规划”和“规划选择理论”概念以及雪莉·阿恩斯坦(Sherry R Arnstein)的《市民参与的阶梯》(ALadder o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奇志;公众参与与城市规划(摘登)[J];城市规划;1991年01期

2 陈锦富;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J];城市规划;2000年07期

3 赵秀敏,葛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4 邹兵;范军;张永宾;王桂林;;从咨询公众到共同决策——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全过程公众参与的实践与启示[J];城市规划;2011年08期

5 闵忠荣,丁小兰,郑林;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以南昌为例[J];城市问题;2002年06期

6 游俊霞;朱骏;;转型期城市规划精细化编制与管理的实践探索——以深圳法定图则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S1期

7 周丽亚,林晨;深圳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规划师;2000年05期

8 王学海;昆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成功实践[J];规划师;2005年05期

9 孙施文,殷悦;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10 张京祥;赵丹;陈浩;;增长主义的终结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王倩;范晓梅;温静;;景观规划设计中公众参与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2 胡蓉;张晓东;;城市规划在城市公共物品开发中的引导作用[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张路峰,罗颖;现代城市社区中心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王华春;段艳红;赵春学;;国外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经验与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杨晓玲;史海涛;;北美城市规划决策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以加拿大城市和土地使用规划决策听证为视角[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吴晓军;;治理视域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决策模式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安娜;;参与式城市区域经济规划——上海市杨浦区个案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赵德关;;城市管理公众参与的理性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张立新;;对沟通规划的批判认识和适应性分析[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3期

10 吕斌;杜姗姗;黄小兵;;公众参与架构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以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夏村村庄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波;;“全方位、全过程”公众参与——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叶芳芳;;“新媒体时代”的公众参与何从何去——从番禺垃圾焚烧事件看新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蔚俊杰;;公众参与浅析——以海珠桥南广场旧城改造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潇;;基于公共政策的社区规划研究——以贵州省赫章县“汉阳花园”居住社区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方豪杰;陈沧杰;王婷;;用益物权语境下新城开发空间利益研究——以万象塔銮湖新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武磊;党安荣;史慧珍;;基于WebGIS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韩志刚;崔彩辉;;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8 曹德兰;谭斌;;欧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经验及借鉴[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9 熊思博;彭轶君;;论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10 侯小平;;基于湖南新型城市化的公众参与提升路径研究[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兵;农民动迁安置住区绿化环境重构[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强;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宁;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英姿;“源”文化影响下潮汕小城镇空间集约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夏春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与实施保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欧海若;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谢琳琳;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刘勇;旧住宅区更新改造中居民意愿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娅;倡导性规划在珠三角地区的探索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佳;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公众参与的实践与探索[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名虎;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竹丽;长沙市园林绿化现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冯婕;北京月坛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公众参与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6 刘剑;总体规划制定中城市政府行为的政策分析[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7 曹建业;山西古城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吴昊;上海市城市高密度环境与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张蕴青;公寓化新农村住区规划建设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杨守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制度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J];成人教育;1999年05期

2 田力男;公众参与的探索——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宣传引发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0年01期

3 范文国,曾尊固;论以人为本的城镇体系规划[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4 汪坚强;“民主化”的更新改造之路——对旧城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5 孙骅声,周劲,陈宏军;深圳市法定图则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1998年03期

6 华晨,胡晓鸣,单锦炎;增强规划成果的可接受性——湖州市市河街区规划的价值观[J];城市规划;1998年04期

7 张宇星;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建构与改革——以深圳市规划管理体系为例[J];城市规划;1998年05期

8 梁鹤年;公众(市民)参与:北美的经验与教训[J];城市规划;1999年05期

9 陈易;公众参与中的若干问题[J];城市问题;2002年01期

10 王敏;城市规划中的“本位”问题[J];城市问题;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诚,曹荣林,朱兴平;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及借鉴[J];城市问题;2003年05期

2 李东;公众参与在加拿大[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6期

3 张磊;;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秦诗立;;积极提高规划公众参与水平[J];中国工程咨询;2012年07期

5 华智亚;;香港的城市安全建设与公众参与[J];城市观察;2013年02期

6 ;环保总局发布《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5种途径参与环评报审报告书须附公众意见采纳情况[J];节能与环保;2006年03期

7 方群莉;朱远;;村庄规划中公众参与有效实施研究[J];安徽建筑;2013年06期

8 Aloysius C.Mosha,Banko Cavric,黄剑;新规划范式中的公众参与:以博茨瓦纳为例[J];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9 杜春梅;浅议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J];海岸工程;2003年04期

10 杜雪媛;;浅论澄海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J];能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现学;;对公众参与制度化的探索——深圳市龙岗“顾问规划师制度”的构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石莎;;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3 任清娟;;浅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公众参与[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宋万忠;;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环境监管效力[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刘华;;论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若干问题[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樊振辉;罗雅雪;;世界银行环评的公众参与实例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庞少静;樊振辉;;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及方法探讨[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高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讨[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姜世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珞珈山;土地规划应吸引公众参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孙田;公众参与:最关注的热点[N];建筑时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徐晓敬;公众参与环保 沈阳首开先河[N];辽宁日报;2005年

4 卢新宁;加快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机制[N];人民日报;2003年

5 ;公众参与环保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5年

6 实习记者  彭羡;专家共议公众参与环保立法[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陈谦;从公众参与看利益协调[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丽萍;环保三支柱:政府推动+企业支持+公众参与[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吴学安;公众参与是环保的建设性力量[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刘婧娟;“危改”过程中的公众参与[N];财经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认知、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春雷;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谢远学;中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杨秋波;邻避设施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与行为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王卫;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D];武汉大学;2010年

7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9 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付健;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明红;我国环境执法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郭迎春;我国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俊;长沙市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杨亚东;建构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治理模型[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吕嘉欣;广州“三旧”改造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6 宋万忠;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监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王旎;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的公众参与[D];中南大学;2009年

8 潘军海;新时期公众参与反腐败之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曲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晓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4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14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