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改进物元可拓模型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改进物元可拓模型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安全工程 地下工程 物元可拓模型 关联函数 围岩稳定性评价
【摘要】:为弥补现有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不足,建立了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通过构造一种新的关联函数,解决了因传统的物元可拓模型的关联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而存在的不便于计算的缺陷,以及评价指标间的互不相容性问题,拓宽了物元可拓法的应用范围。将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应用于某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样本1、2、5属于Ⅱ级(较稳定),样本3、4属于Ⅰ级(稳定)。通过将其评价结果与传统可拓法及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明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地质情况更为吻合,准确度更高,能够反映各因素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下工程 物元可拓模型 关联函数 围岩稳定性评价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09B02-05)
【分类号】:TU91;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是判断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前提,是进行工程设计侧定相应工程措脑重栥据[气如何对围岩稳定性进行正确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相关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关于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春梅;许金余;;坑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可拓评价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2 张继宝;汪明武;谢慧敏;;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徐佩华;陈剑平;阙金声;仲志成;王清;;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三峡水库库岸稳定性分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郑美田;陈乐求;王曰国;;洞室围岩质量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7年05期
5 李丽;汪明武;;岩体稳定性熵可变模糊分类模型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张继勋,于纪玉;水工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现状与展望[J];红水河;2005年01期
7 施东风;饶运章;陈国梁;黄凯龙;朱为民;李闯;;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评价[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1年05期
8 行鹏飞;陈国梁;;可变模糊空区稳定性评价在月山铜矿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2年09期
9 王纪鹏;欧阳治华;刘夏临;;基于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的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3年05期
10 宋尚鑫;范柱国;李贤;钱玲玲;宋禹霖;;会泽铅锌矿深部矿区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J];河南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德义;岩盐溶腔稳定性及失稳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肖云华;双峰隧道围岩稳定性非线性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于国新;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区岩体结构面分布规律的混沌特征及围岩分级预测[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江学良;岩石地下洞室与边坡的相互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陈志敏;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压力研究和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6 苏利军;深埋软岩隧洞双护盾TBM施工围岩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D];武汉大学;2010年
7 邹灿;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兆溱;王京;吕亚平;;模糊模式识别法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上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2 蔡煜东,宫家文,姚林声;砂土液化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1993年06期
3 冯玉国;灰色优化理论模型在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1996年03期
4 杨朝晖,刘浩吾;对“灰色优化理论模型在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一文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高飞;李梅;;基于物元可拓的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性能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01期
2 曾永明;张果;万铁军;;基于物元可拓学的区域社会负担态势评价初探——以四川省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孙弘安;关于物元可拓集的若干性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02期
4 田双亮;;物元可拓性在突破思维障碍中的应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5 李立铮;董增川;牛俊;;物元可拓模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7年05期
6 游黎;周就猫;邓京虎;赵宝苹;章文;;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评价——以江西省樟树市光明村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7 易武英;苏维词;李安定;;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的贵州草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J];贵州科学;2014年05期
8 欧阳彦;刘秀华;;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老河口市孟楼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李祚泳,彭荔红;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物元可拓识别及其效果检验[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荀文会;刘友兆;王雨晴;;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腾飞;王少伟;;物元可拓模型的改进及在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A];2012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委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雅波;我国海运强国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25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25137.html